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地膜不同覆盖方式对秋季黄瓜设施栽培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欧洲类型短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秋冬季节塑料大棚下畦面地膜覆盖、畦面覆膜畦沟铺稻壳、畦面畦沟全膜覆盖3种不同的地膜覆盖对大棚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CO_2浓度以及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畦面覆膜畦沟铺稻壳的方式降低了土壤温度,使得大棚内空气湿度略有增加,容易诱发病害。畦面畦沟全膜覆盖明显地提高了大棚内的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降低了空气湿度,增加了CO_2浓度,这些都有利于秋季黄瓜的生长和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黄瓜产量。

关键词: 黄瓜 塑料大棚栽培 地膜覆盖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断喙方式对青年后备蛋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国内饲养量最大的海兰褐壳商品蛋鸡为研究对象,采用Nova-Tech红外断喙器不同断喙模块和强度对鸡只进行断喙处理,同时以不断喙和传统热刀断喙为对照组。定期收集青年后备鸡不同组别鸡只生长和16周龄龙骨发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外断喙模式对鸡前期发育有一定影响,但是随着鸡生长,红外-浅断喙模式越来越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发育性状。

关键词: 红外断喙 断喙模块 断喙强度 后备蛋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对根际高温胁迫下黄瓜生理特性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瓜‘春秋王二号'为材料,研究了0.05—0.20 mmol/L水杨酸(SA)对35℃根际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0.20 mmol/L处理会降低脯氨酸(Pro)含量外,其他不同浓度水杨酸溶液均可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0_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EL);显著提高了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Pr0)含量。外源水杨酸缓解苗期根际高温胁迫具有剂量效应,以0.1 mmol/L的SA缓解根际高温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伤害效果最好。

关键词: 黄瓜 生理特性 根际高温胁迫 水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崇明东滩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其配比对崇明东滩上实农业园区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小麦生产氮肥合理用量为300—337.5 kg/hm~2,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以5:5或6:4为宜。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施肥试验 崇明东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上海渔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中国科技论坛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文章采用改进的偏离—份额模型对上海渔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行分解,把技术和制度对渔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分离。计算表明,1978—2012年间,上海的渔业经历了"发展—调整—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渔业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进步占主导地位。研究发现上海渔业的"相对生产优势"高于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提出渔业技术发展应依照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的方向演进,在领域上注重种源技术研发,在功能上注重生态价值的体现。

关键词: 渔业 技术进步 制度变迁 偏离-份额分析 劳动生产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妃鸡的蛋用性能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妃鸡作为珍禽从欧洲引入我国后,除作为独立珍禽品种外,还参与鸡合成系和配套系的育种。本研究测定了经过4个世代闭锁群选育后笼养贵妃鸡的产蛋性能,统计了19—90周龄存栏母鸡的存活率和产蛋率,检测了36周龄和90周龄的蛋品质,分4批次进行了46—56周龄时的种蛋孵化。结果表明:72周龄入舍鸡产蛋量176.8个,存栏鸡产蛋量187.2个,90周龄入舍鸡产蛋量213.3个,存栏鸡产蛋量228.3个。36周龄贵妃鸡与90周龄相比蛋重差异极显著,蛋壳强度差异极显著,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蛋黄颜色等差异不显著。50周龄时贵妃鸡种蛋保存10 d的入孵蛋孵化率74.3%,种蛋保存30 d的入孵蛋孵化率63.6%。贵妃鸡笼养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应激能力,产蛋性能、鸡蛋品质和孵化性能有进一步提高的潜能。

关键词: 贵妃鸡 产蛋量 蛋品质 孵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蛋鸡100周龄生产性能观察

中国畜牧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高产蛋鸡100周龄产500个蛋是蛋鸡产业关注的话题。本研究开展高产蛋鸡品种100周龄的生产性能观察,为开展100周龄产蛋量选育做可行性研究。观察群体为上海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的白来航鸡父母代种鸡、洛岛红鸡A系和洛岛红鸡B系,这3个群体都是开展新杨蛋鸡配套系生产的高产蛋鸡。在种鸡群生产周期后分别保留240只母鸡继续饲养,洛岛红鸡B系保留30只公鸡。白来航鸡、洛岛红鸡A系和B系100周龄存栏鸡产蛋量分别达到481.8、433.8个和449.5个,入舍母鸡产蛋量分别达到456.8、389.9个和421.1个。全同胞家系配种99周种蛋受精率为87.8%~89.5%,家系受精蛋孵化率73.6%~84.9%。99周龄种鸡与47周龄种鸡的后代雏鸡48日龄体重没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高产蛋鸡100周龄产蛋量与蛋鸡的健康状态相关,种鸡100周龄的种蛋孵化性能和雏鸡生长发育性能可以满足纯系鸡选育留种的需要。

关键词: 100—500计划 蛋鸡 育种 生产性能 孵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创制大麦黄花叶病不同抗性突变体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创制具有不同黄花叶病抗性的大麦突变体材料,对大麦品种花30的干种子和游离小孢子分别采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处理,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一批纯合稳定的加倍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株系,并利用黄花叶病种植鉴定圃进行突变体DH株系的大田抗性筛选与鉴定,比较2种诱变方式结合小孢子培养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以400 Gy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干种子诱变方式对小孢子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和绿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获得的大部分株系(84.2%)对黄花叶病表现感病(感病或高感),未筛选到比亲本抗性增强(高抗)的材料;以3 mg·L-1剂量EMS处理游离小孢子诱变方式对小孢子培养相对影响较小,筛选到少量(5.5%)比亲本抗性增强(高抗)的株系,只有近1/3的材料(31.1%)表现为感病(感病或高感),进一步鉴定筛选到2份高感和1份高抗黄花叶病的大麦突变体材料。综上所述,EMS处理游离小孢子结合小孢子培养诱变效果较好。本研究为利用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突变体材料进行其抗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麦 60Co-γ射线辐照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 小孢子培养 黄花叶病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耐低温突变菌株Vtlt-1和原始菌株V23转录组差异的研究

菌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培育草菇耐低温菌株与解析其耐低温的分子机制,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选育出耐低温草菇菌株Vtlt-1,并利用表达谱芯片技术,比较突变菌株Vtlt-1与原始菌株V23的表达差异基因,筛选差异显著基因后利用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等方法分析,结果发现与V23相比Vtlt-1表达显著差异基因共有1 600个,其中704个基因上调表达,896个基因下调表达。针对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类结果发现:生物学过程方面,差异基因主要分布在金属离子结合、氧化还原过程、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与核酸的结合。细胞组分方面主要与细胞核相关;分子功能中,氧化还原活性以及解旋酶活性,依赖于ATP的解旋酶活性、DNA指导的RNA聚合酶活性。KEGG注释结果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与氮类物质的代谢、脂肪酸与生物碱的合成这两方面,此外还富集到核糖体的生物合成、细胞色素P450、RNA聚合酶、硫和氨基酸的代谢、核酸的修复等通路。这些结果为解析草菇耐低温机制提供分子依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草菇 表达谱芯片 耐低温 KEGG代谢通路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籽粕对7~9周龄浙东白鹅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菜籽粕对7~9周龄浙东白鹅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60只7周龄浙东白鹅,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Y0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Y1、Y2、Y3组)分别饲喂以4%、7%、10%的菜籽粕代替基础饲粮中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试验组鹅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Y1、Y2、Y3组鹅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鹅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Y2组总能、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磷利用率均达到最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粗脂肪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钙利用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Y2组甘氨酸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Y1组色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利用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Y3组甘氨酸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各组血清总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三碘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素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Y3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Y1、Y2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用7%~10%的菜籽粕代替部分豆粕能够提高7~9周龄浙东白鹅大部分养分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浙东白鹅 菜籽粕 生长性能 养分利用率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