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鲜食枣的快速繁殖体系研究初报
《山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了建立鲜食枣的快速繁殖体系,以稷山板枣、上海白蒲枣、疙瘩枣、孔府酥脆枣、宁阳六月鲜和尖枣6个鲜食枣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适合鲜食枣组织培养的生长调节剂浓度,以及不同的取材部位组织培养的效果。结果表明,启动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浓度6-BA为1.0 mg/L,IBA为0.2 mg/L时,启动率最高,为63.33%;增殖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浓度6-BA为2.0 mg/L,IBA为0.3 mg/L时,芽苗粗壮,长势良好,增殖系数最高,为2.33;不同取材部位,启动率表现不同,枣头接种后存活率最高,为53.33%~83.33%,是枣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很好的启动材料。初步筛选出鲜食枣的快速繁殖体系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2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g/L+IBA 0.3 mg/L,最佳外植体材料为枣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趋化性的影响
《植物病理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在不同棉花品种根际定殖能力表现不同,在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根际的定殖能力最强,而在耐病品种中棉所41根际的定殖能力最弱。本研究收集了5个不同棉花品种的根系分泌物,测定了NCD-2菌株对根系分泌物的趋化作用,结果表明NCD-2菌株对冀棉11根系分泌物的趋化作用最强,而对中棉所41根系分泌物的趋化作用最差。通过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AccQ-Tag-HPLC)测定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氨基酸在不同棉花品种中含量不同。冀棉11的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种类最多,可达17种。在中棉所41的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种类最少且大多数氨基酸含量均为最低。测定了NCD-2菌株对14种氨基酸标准品的趋化性,结果表明NCD-2菌株对精氨酸(Arg)、丙氨酸(Ala)和赖氨酸(Lys)趋化性最强,但对甘氨酸(Gly)呈现负趋化性。RT-qPCR试验表明冀棉11的根系分泌物可提高cheA和cheD基因在NCD-2菌株中的表达量。室内防治试验表明,NCD-2菌株对冀棉11黄萎病的防效最好,防治效果可达到66.68%。本研究明确了棉花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对NCD-2菌株趋化性的影响,该菌株在棉花根际定殖能力与棉花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对本菌株的趋化性相一致。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根系分泌物 液相色谱 趋化性 RT-q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丘陵山区旱作节水技术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丘陵山区旱作农业节水技术与全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保障区域作物生产以及农业机械化全面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丘陵山区旱作农田机械化节水技术的核心是以"少耕护土、深耕贮墒、集雨补灌,减蒸降耗"为主线的降水的高效利用。目前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不充分,全程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多,机具供给结构失衡、适用机具缺乏等问题突出。先天不利的自然条件,农机农艺不配套,机制不健全及投资收益低等是制约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突破山区农机发展制约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大扶持宣传力度等。未来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将会朝农机农艺高度融合化、适度规模化、全程机械化、智能高效信息化等方向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药材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药材品质的影响,以生晒法为对照,研究了煮-晒、蒸-晒、煮-烘和一体化机器加工方式对连翘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式下,连翘药材水分和总灰分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一体化机器加工的连翘药材中醇溶性浸出物、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加工方式;煮-晒、蒸-晒和煮-烘加工方式下,连翘药材中醇溶性浸出物和连翘酯苷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药材品质影响差异较大,各指标都达到《中国药典》规定范围内,一体化机器加工的连翘药材品质最优,煮-晒、蒸-晒和煮-烘方式次之,生晒方式效果最差。
关键词: 连翘 加工方式 水分 总灰分 醇溶性浸出物 连翘苷 连翘酯苷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与红地球葡萄硬枝嫁接亲和力评价及遗传背景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红地球葡萄与不同遗传背景砧木的硬枝嫁接亲和力,筛选红地球适宜的抗性砧木,利用8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砧木品种与红地球配置砧穗组合进行硬枝嫁接,并对各砧穗组合萌芽率、接口愈合率、愈伤生成率、营养钵苗生长势、秋后新梢生长量、根系生长量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遗传背景不同的砧木和红地球嫁接组合的亲和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来自河岸葡萄×沙地葡萄组合的101-14和3309与红地球嫁接亲和力均较强,秋后成苗率分别为73.0%和50.0%;来自冬葡萄×河岸葡萄组合的砧木5C、SO4、5BB与红地球亲和力较差,主要因为该杂交组合的砧木有来自冬葡萄的遗传背景。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最终成苗率与温床催根后的萌芽率、根粗<2.0 mm的根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分析,筛选出亲和力强的红地球嫁接组合2个:红地球/101-14和红地球/3309,而5C、SO4、5BB三个砧木品种与红地球亲和力极差,在嫁接育苗生产实践中应谨慎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甜樱桃新品种-早蜜露
《中国果业信息 》 2019
摘要:"早蜜露"是利用胚抢救技术从"红灯"实生后代中选出的早熟甜樱桃新品种.2019年1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果实心形,果皮深红色,有光泽.果个大,平均单果重8.5 g,最大可达11.0 g,平均横径2.67 cm,纵径2.41 cm.果肉红色,多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果实可食率为93.3%.果柄平均长4.5 cm.该品种树势较强.早果、丰产稳产性好,6~8年生树平均产量16 500 kg/hm~2.在河北省昌黎地区,4月1-3日萌芽,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冠'梨果实采收和贮藏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采自'黄冠'梨主产区的30份果实样品为试材,测定了采收品质和贮藏品质指标,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确定了色泽、风味、果心褐变指数及单果重为代表性品质指标,根据主因子得分及相应权重之积的累加计算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因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黄冠'梨果实采收品质、冷藏品质以及货架品质评价模型方程,调整R2分别为0.974、0.950和0.979,说明评价模型可靠性较高.基于此模型分析30个果园'黄冠'梨品质的理论得分,经聚类分析将'黄冠'梨品质指标分为4类.以因子分析为基础建立的'黄冠'梨品质评价体系简化了品质评价指标,并反应'黄冠'梨综合品质;因此,该评价模型可在生产上为'黄冠'梨品质评价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