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草莓新品种红星

农村百事通 2019

摘要:草莓新品种红星质优、个大、丰产、抗病、耐储运,2014年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长势强,株型半开张,株高14.2厘米,冠径27.3~33.1厘米。叶片长7.3厘米、宽7厘米,革质,脆,较粗糙。每株有花序3~5个,花序低于叶面,较直立,每花序着生花7~12朵。花为两性花、单层花瓣,每朵花有花瓣5~6片。每株抽生匍匐茎20根左右,抽生能力强,能二次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物和温湿度对二点委夜蛾幼虫取食和为害玉米苗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查显示,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在田间的虫口密度与玉米被害率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田间虫口密度并不能准确预测玉米苗被害率.为了探索二点委夜蛾幼虫发生量与玉米苗被害程度之间的关系,解释田间调查遇到的幼虫即使有时大量发生玉米苗却受损轻微的现象,本研究室内检测了外部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湿度对二点委夜蛾幼虫取食为害玉米的影响以及昆虫自身的相关取食习性.[方法]将3龄末、4龄初二点委夜蛾幼虫分别置于下述8种温湿度和食物组合条件下进行处理:低温低湿无食物(15℃, 30%RH,饥饿)、低温干燥无食物(15℃, 0%RH,饥饿)、低温低湿有食物[15℃, 30%RH,饲喂人工饲料(AD)]、低温干燥有食物(15℃, 0%RH, AD)、高温高湿有食物(36℃, 90%RH, AD)、高温干燥有食物(36℃, 0%RH, AD)、高温高湿无食物(36℃, 90%RH,饥饿)、高温干燥无食物(36℃, 0%RH,饥饿);处理4 h后,评价其对盆栽玉米苗的为害程度,并测定幼虫在4个不同温度(15℃, 24℃, 28℃和33℃)下对玉米叶片的取食量.分别用8种食物(马齿苋、紫苏、甘薯、白菜、大豆、南瓜和玉米叶叶片以及麦秸)将初孵幼虫驯化饲喂至3龄后,检测经过驯化处理后的幼虫对初始驯化食物、麦秸和和玉米叶片的选择性.[结果]在干燥条件下,无论是否经过饥饿处理,幼虫对玉米苗的为害程度均较高,尤其是高温干燥处理后,对玉米苗的平均为害级别达3.1级;低温干燥处理组和高温干燥处理组为害级别在4级以上(含4级)的幼苗数分别占幼苗总数的50%和40%.在15-33℃,二点委夜蛾幼虫的取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48 h校正取食量分别为12.8, 31.8, 38.0和60.0 mg.用甘薯、白菜、大豆和南瓜叶片驯化的幼虫对初始驯化食物的选择率显著高于对玉米和麦秸的选择率;初始取食紫苏叶片的幼虫对紫苏和麦秸的选择率显著高于对玉米的选择性,初始取食玉米叶片、麦秸的幼虫分别对玉米、麦秸的选择性更高.[结论]干燥是二点委夜蛾幼虫增加对玉米摄入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二点委夜蛾适应短时高、低温的能力较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15-33℃),短时间内的取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作为干燥的一个辅助因素,温度通过影响二点委夜蛾幼虫的取食量而决定其为害玉米苗的程度;二点委夜蛾倾向于选择初孵幼虫最先接触的食物;二点委夜蛾在玉米苗上的发生为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食性.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干燥 温度 取食量 取食选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专利的山药保健功效研发态势与热点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了解我国山药保健功效研发态势与热点,利用智慧芽(Pat Snap)专利检索平台和分析工具,运用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对山药相关专利总体概况、专利趋势、专利申请地域分布、技术构成及技术焦点变迁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山药相关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药 保健功效 智慧芽 专利分析 研究态势 研究热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原料对分离蛋白加工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大豆科技 2019

摘要:为研究不同大豆品种对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及功能特性的影响,选取了5个品种的大豆为原料,对比分析了原料对大豆分离蛋白得率、粗蛋白含量、凝胶特性、持水性、乳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冀豆12为原料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得率最高,五星4最低;采用质构分析法对凝胶特性进行分析,以冀豆12为原料生产的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强度值最高,五星3号最低;持水性最高为冀豆12,最低为五星3号;乳化性最高为五星3号,与冀豆12相差不大,乳化性最低为冀豆20。综上,以冀豆12为原料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具备极高的持水性、凝胶特性和极佳的乳化特性,冀豆12适合高凝胶、高持水力、高乳化性的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

关键词: 大豆品种 低温脱脂豆粕 大豆分离蛋白 得率 功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对早熟苹果常温贮藏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早熟苹果货架期很短,极不耐贮藏。本研究以冀苹3号、6-25、4-25和嘎拉4个早熟苹果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处理对苹果果实在常温贮藏(25℃)条件下呼吸速率、乙烯生成速率及果实品质的变化。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果实呼吸速率,减少乙烯释放,延缓果实硬度下降,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冀苹3号除外)与可滴定酸含量。进一步研究表明,1-MCP处理较对照可显著降低冀平3号和6-25苹果贮藏期间果肉褐变,经过14 d贮藏,1-MCP处理的冀平3号和6-25苹果果肉褐变发病率分别为0和17.78%,显著低于对照(冀平3号CK为87.78%、6-25 CK为90.48%)。但1-MCP处理对4个早熟苹果品种腐烂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1-MCP处理能够有效延缓早熟苹果的成熟衰老进程,保持果实内在品质,进而有效改善了早熟苹果常温贮藏期保鲜效果,延长了货架期。

关键词: 苹果 1-甲基环丙烯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布式种质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

河北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特征信息,整合了外部特征、亲本组合、抗性、主产品品质等要素,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种质资源信息类型多样、数据量大、结构复杂,标准不统一,传统的信息管理手段难以高效管理日益增长的种质资源。通过对种质资源管理需求的分析,以部分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分布式的种质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查询、报表输出、数据可视化等功能,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为种质资源深度挖掘和数字化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分布式 种质资源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管理效能提升对策研究——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9

摘要:文章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其科技管理队伍的现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创新管理方式、发挥专家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科技管理效能的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人员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供参考,为农业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管理 队伍建设 管理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个不同葡萄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各葡萄香型的特征香气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葡萄15个品种果实(2个无香型、5个草莓香型、8个玫瑰香型)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无香型葡萄维多利亚、摩尔多瓦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物质,香气物质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2-己烯醛;草莓香型葡萄申丰、巨峰、沪培2号、辽峰、硕丰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醇类、酯类物质;玫瑰香型葡萄的香气物质主要是以醛类、萜烯类物质为主。醛类物质主要是2-己烯醛、正己醛;萜烯类物质主要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α-萜品醇、橙花醇、香叶醇等物质。不同葡萄品种在香气物质、物质含量间存在差异。结果可为后期葡萄香气机理研究、育种与推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葡萄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热感指数作为耐热性鉴定指标,分别对冬、春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耐热性鉴定,筛选耐热种质资源,为小麦耐热性育种提供材料基础。【方法】冬小麦材料采用延期播种、春小麦材料种植在温度有显著差异的地理环境下,人为致使小麦灌浆期遭遇高温胁迫。根据不同环境处理的千粒重值计算冬、春小麦各个材料的热感指数。依据热感指数,对来自中国不同小麦生态区和国外不同地区和组织的1 325份小麦种质资源,包括688份冬小麦和637份春小麦,分别进行耐热性评价。热感指数小于0.5为极耐热材料、大于等于0.5小于1为中等耐热材料、大于等于1小于1.5为中等热敏感材料、大于等于1.5为极敏感材料。【结果】冬小麦和春小麦热胁迫处理组灌浆期平均最高温度分别高于对照组1.91℃和7.09℃,且热胁迫处理组千粒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根据热感指数分级评价结果,极耐热冬、春小麦材料31和48份,占供试材料的4.51%和7.54%;极敏感冬、春小麦材料19和58份,占供试材料的2.76%和9.11%;其余大多数材料为中间类型(中等耐热材料和中等热敏感材料)。从中国小麦生态区域的地理分布来看,来自南部麦区(西南冬麦区、青藏春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冬小麦材料耐热性整体高于来自北部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的冬小麦材料。对于春小麦,来自新疆春冬麦区的材料耐热性最强,平均热感指数为0.70,且其中88.00%的材料属于耐热材料(极耐热材料或中等耐热材料);此外,来自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的春小麦平均热感指数为0.88,也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来自CIMMYT的人工合成六倍体材料耐热性最弱,平均HSI为1.18,其中69.58%的材料为热敏感材料(中等热敏感材料和极敏感材料)。【结论】采用延期播种或在高温的地理环境下种植能使小麦在灌浆期遭遇高温胁迫。以千粒重热感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对1 325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耐热性鉴定,综合考虑正常条件下的产量潜力和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性,筛选出优异耐热资源103份,可用于相应生态区小麦的耐热性遗传改良。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耐热性 热感指数 生态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甜瓜菌核病暴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长江蔬菜 2019

摘要:甜瓜菌核病逐渐成为了越冬和早春茬设施甜瓜的主要病害,其发生为害严重,常造成减产10%~3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介绍了发生原因及条件,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策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