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光温室专用型黄瓜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 2020
摘要:早春日光温室黄瓜是河南省黄瓜栽培最重要的茬口之一,由于该茬口生长前期受低温弱光影响、结果盛期病虫害发生较重,栽培难度较大.针对早春温室黄瓜品种'博杰636'等品种的特性,从确定播期、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定植后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总结了河南地区早春日光温室黄瓜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猪嗜血杆菌4型分离株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分析研究
《养猪 》 2020
摘要:为了解掌握副猪嗜血杆菌4型(Haemophilus parasuis serotype4,HPS4)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试验选用6大类18种常用抗菌药物,通过药敏纸片扩散法对10株HPS4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研究,并通过PCR方法检测了菌株携带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基因情况.结果表明,被检菌株对红霉素、阿奇霉素、替米考星、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有很好敏感性,耐药率均为10%;对头孢噻呋、头孢他啶和大观霉素较敏感,耐药率为20%;对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和喹诺酮类诺氟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表现出较高耐药性,耐药率均在50%以上,且所有菌株均表现出3重及以上多重耐药现象.10株HPS4菌株共检出了strB、aphA1、gyrA、parC 4种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0%、60%、80%、80%,结合耐药表型结果,表明这4种耐药基因可能是介导HPS4菌株对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研究为临床防控副猪嗜血杆菌4型选药用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充实了副猪嗜血杆菌耐药谱的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西地区天然草地生产现状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家畜生态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2018年河南省草地清查的结果,对河南豫西地区的草地面积、草地类型、草地特点、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取样分析,为豫西天然草地的合理保护和多样化利用提供依据。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全国草地清查总体工作方案》,在原来草地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样地布设方案,对豫西乃至全省草地开展样方和样地调查,查清草地的植被特点、生产性状、生态特点和利用现状。结果表明:(1)豫西山区草地共有4类11个型,面积为300 200 hm2,占河南省草地面积的57.47%;(2)豫西天然草地中被子植物共有159科、1 030个属、3 230个种及变种;(3)豫西天然草地平均草层高度55.99 cm,平均盖度86.73%,平均产草量为3512.68 kg/hm2,草地载畜量为726 520.76羊单位。总之,豫西地区草地类型多样,饲草资源丰富,草地生产水平高,开发利用潜力极大。非常有必要根据草地的不同气候、地形以及生产特点,进行多样化综合保护和科学利用,加大草牧业发展,挖掘天然草地巨大的多功能生产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亚麻(L.stelleroides Planch.)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种子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亚麻属野生种野亚麻(L.stelleroides Planch.)的核型特征,利用酶解去壁低渗法进行制片,并对其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野亚麻的染色体数目为20,核型公式为2 n=2 x=20=20 m,核型类型是1 A,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15%.本研究将为亚麻属物种的起源、演化研究和野生种利用提供重要的细胞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区域7个玉米品种的子粒脱水特性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研究不同玉米品种的子粒脱水特性,以期为玉米机械粒收提供科学依据.选用黄淮海区域7个具代表性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收获时子粒含水量、子粒脱水速率以及脱水相关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收获时子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穗轴含水量、生理成熟天数、授粉天数和穗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子粒脱水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玉米品种的子粒脱水相关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依据收获时子粒含水量将7个参试品种划分为3种类型,其中,低水分含量品种迪卡517和中间型品种先玉335生理成熟天数适中、生理成熟后子粒粒脱水速率快、收获时产量高,比较适宜机收.中间型水分含量品种安玉308可在生理成熟后延迟7 d左右进行子粒机收.本研究筛选出的玉米品种可作为黄淮海区域适宜机械粒收的备选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均匀设计和主成分分析的即食捻转加工及灭菌工艺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均匀设计试验相结合,进行即食捻转的工艺优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捻转在贮藏期内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对灭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以每公斤青麦仁计,食盐添加量为21.5 g,花椒与辣椒添加量为25.0%(两者质量分别为102.4 g、147.9 g),菠菜粉添加量为6.5 g,浸泡时间为79 min,焙烤时间为63 min,制作的即食捻转感官评分为96.29.最佳灭菌工艺主成分分析中选取2个主成分能解释全部指标90.003%的信息,达到降维的目的,100℃蒸煮6 min-紫外杀菌10 min,对即食捻转的灭菌效果最佳.此试验结果为即食捻转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即食捻转 工艺优化 均匀设计 灭菌工艺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萌芽期抗旱相关QTL定位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谷子抗旱遗传基础和指导抗旱育种,进行谷子萌芽期抗旱基因定位,以山西2010和K359×M4-1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利用2b-RAD测序技术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谷子萌芽期抗旱性QTL进行定位。谷子萌芽期抗旱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经两亲本及F2群体简化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包含583个SNP标记的连锁图谱。该图覆盖谷子基因组9条染色体,各染色体标记数平均64.8,标记间平均间隔为0.97 cM。在第5和第6染色体上共检测到3个谷子萌芽期抗旱性相关QTL,分别为qSIDR-5a、qSIDR-6a和qSIDR-6b,可解释12.4%~14.3%的表型变异,其中第5染色体上qSIDR-5a的表型贡献率最高,达到14.3%。经过比较发现,这3个QTL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在一个区间内,是新的QTL。qSIDR-5a、qSIDR-6a和qSIDR-6b可用于后续萌芽期抗旱性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研究,也可用于谷子萌芽期抗旱性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与抗旱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果实发育相关基因CsIAA29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前期通过EMS诱变方法获得黄瓜短果突变体,并对其进行了转录组分析,获得了一个在短果突变体中上调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CsIAA29(Csa2G381840),log2FC=2.09.该基因属于Aux/IAA家族基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早期生长素应答过程.为了研究CsIAA29基因在黄瓜生长发育期的作用,采用PCR技术从黄瓜649中克隆CsIAA29基因的CDS序列.利用Expasy等在线软件对CsIAA29进行蛋白质理化分析,结果表明,CsIAA29蛋白质编码207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1062 H1634 N302 O313 S7,脂肪系数为71.16,总平均亲水性为-0.831.蛋白质结构域预测发现,CsIAA29有4个结构域,符合Aux/IAA家族的结构域特征,初步估计4个结构域的功能应该和Aux/IAA家族Ⅰ、Ⅱ、Ⅲ和Ⅳ是一致的.进化分析表明,黄瓜CsIAA29与南瓜和甜瓜中的IAA29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结果表明,CsIAA29基因在黄瓜子房表达量最高,而在雄花、叶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利用PLANTCAT在线软件对CsIAA29基因启动子元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sIAA29基因的启动子包含了多个与调节植物内源生长激素运输相关的调控元件,推测其可能参与黄瓜生长素极性运输等生物途径.上述试验结果证明,CsIAA29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果实内源生长激素等途径影响黄瓜果实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温度对捻转品质变化的影响
《农产品加工 》 2020
摘要:以捻转为对象,研究不同贮藏温度(4,-18,25℃)对捻转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捻转样品的感官品质下降,菌落总数增大,pH值降低,亮度变暗,硬度、咀嚼性升高,弹性、内聚性降低.其中,常温贮藏下样品的品质劣变最快,2 d后已失去商品价值,冷冻贮藏能较好地维持样品的品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常温、冷藏、冷冻条件下捻转的货架期分别为2,6,14 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