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福州左海湖细菌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典范对应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揭示福州左海湖细菌群落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构建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对全湖水体细菌群落进行了调查,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探讨影响细菌群落季节性变化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左海湖细菌群落组成中β-变形菌门β-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为优势类群,α-变形菌门α-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亚优势类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春、夏季Cyanobacteria为优势类群,秋、冬季β-Proteobacteria为优势类群。春季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pH、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和总氮(TN)的影响,夏季水体受pH、Chla、SD、总磷(TP)影响较大,秋季水体受TP、Chla、TN影响较大,冬季水体则受水温(WT)、pH、SD影响较大。本研究发现,左海湖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与水温及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关键词: 左海湖 细菌群落 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 季节变化 典范对应分析


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鉴定马铃薯材料的耐寒性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价马铃薯的抗寒能力,以18份马铃薯资源和47份马铃薯后代品系为材料,采用低温胁迫处理马铃薯离体叶片,测定其相应电导率,经Logistic方程拟合得出其半致死温度(LT_(50))。结果表明,供试材料LT_(50)介于-3.8~-1.0℃,材料间差异显著,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供试材料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均呈"S"曲线变化。根据LT_(5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分为低温敏感型、中间型、耐寒性较强3类,筛选出耐寒性强的2份资源及4份后代品系可作为耐寒育种材料。


鸭坦布苏病毒江西株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家禽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2015年9月,江西省乐平市等地相继暴发了以产蛋量大幅下降为特征的传染病,为了明确病因,对病原进行了鉴定、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扩增和动物回归等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毒(命名为JX01株)能致死鸭胚和鸡胚,不凝集鸡红细胞;对病料和接毒鸭胚尿囊液进行RT-PCR,可扩增出特异性基因片段,其核苷酸序列与鸭坦布苏病毒BYD-1株的相似性为92.1%;用鸭胚分离毒接种300日龄蛋鸭,能够复制出产蛋量下降病例。分析表明,分离毒为鸭坦布苏病毒,该病毒是引起此次鸭病疫情的病原。


丝瓜SRAP反应体系的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丝瓜基因组DNA为模板,对SRAP反应中主要五个影响因素d NTP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浓度、Mg~(2+)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丝瓜SRAP-PCR反应的体系。根据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SRAP体系。25μL SRAP体系为:75 ng DNA,0.2 mmol/L d NTP,1.25 U Taq酶,0.16μmol/L的单条引物,2.0 mmol/L Mg~(2+),2.5μL 10×Buffer。选用33个丝瓜品种对所确立扩增体系及扩增程序进行验证,检测结果表现为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明亮、亮度高、重复性好,表明本试验所确定的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适用于丝瓜的SRAP分子标记。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筛选产溶血磷脂酸芽胞杆菌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重要细胞外信号递质和细胞内第二信使。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技术对34株不同种类芽胞杆菌的代谢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菌株中只有1株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FJAT-8784的代谢物中检测出产溶血磷脂酸,与Metlin代谢物质谱数据库中溶血磷脂酸的匹配得分达96.73,该化合物的质子化分子离子[M+H]+质荷比为439.281 9,质量数为438.275 8,推断出其分子式可能为C21H43O7P,其相对含量占发酵上清液总代谢物的1.32%。
关键词: 芽胞杆菌 溶血磷脂酸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菌渣对黑麦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菌渣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测定了添加不同量菌渣后黑麦草根际土壤的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黑麦草根际土壤微生物PLFAs组成、相对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菌渣后,黑麦草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种类和总量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表明,菌渣处理可以改变黑麦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有利于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同时,采用菌渣处理黑麦草后,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impson、Shannon-Wiener和Pielou指数均得以提高,表明菌渣可以增加黑麦草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推测其可以改善根际土壤质量。


丝瓜总酚提取和测定方法的优化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简单、稳定的丝瓜总酚提取和测定体系,对丝瓜果肉总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和福林-酚比色测定方法进行优化。丝瓜果肉与80%乙醇在比例为1∶10、40℃下超声波提取30min,总酚的提取效果较好。在测定波长750nm、0.5mol·L~(-1) Na2CO3体积3mL、0.5mol·L~(-1)福林-酚体积1.5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0min时,总酚含量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6279 X+0.0273(R2=0.9947),说明此方法能够简便、准确、快速的测定丝瓜总酚含量。


台湾地区芽胞杆菌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芽胞杆菌资源多样性,可为芽胞杆菌功能资源挖掘和菌剂开发提供基础。从台湾地区8个市(县)采集土壤样本,从2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了136株芽胞杆菌,采用16S rRNA基因同源性将其鉴定为芽胞杆菌科的2个属、20个种。分别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的16个种和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的4个种。根据分离频度分析得知,台湾地区土壤中的芽胞杆菌优势菌群为阿氏芽胞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苏云金芽胞杆菌(B.thuringiensis)和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其他种类分布极其不均匀。芽胞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2925–2.5850,最高的为台中市和嘉义市(2.5850),最低的为桃园县(1.2925)。根据分离频度对芽胞杆菌种类的聚类分析显示,当欧式距离λ=20时,芽胞杆菌种类可分为高频度分布类型如阿氏芽胞杆菌(B.aryabhattai),低频度分布类型如简单芽胞杆菌(B.simplex)。依据分离频度对8个采样点间的聚类分析未发现采样点间的芽胞杆菌种类分布的相关性。本研究认为台湾地区土壤中蕴藏着丰富芽胞杆菌种类多样性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台湾 16S rRNA基因 多样性 种类分布


夏季高温阶段微生物发酵床表层温度分布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发酵床养猪是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养猪技术,其中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的控制是猪养殖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探讨夏季高温期间微生物发酵床表层温度的状态,本研究对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内部各个区域及其外部环境的表层温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猪舍内发酵床垫料区域(30.13±0.86)℃和非垫料区域如采食槽(30.58±1.09)℃、饮水槽(30.93±0.86)℃和猪舍走道(29.90±0.69)℃的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猪舍内部表层温度与外部温度[阴影区(35.25±2.70)℃、非阴影区(41.44±2.12)℃]则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猪养殖密度的发酵床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一定养殖密度范围内,猪舍排泄区和非排泄区的垫料表层温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