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一种以潮霉素为筛选标记的新疆早熟陆地棉筛选体系的建立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的新疆早熟陆地棉田间遗传转化与室内潮霉素相结合的筛选体系。【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去皮早熟陆地棉新陆早17号种子为材料,进行头孢霉素敏感性实验,研究其对棉花植株的影响和抑菌情况;通过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潮霉素和IBA,研究新陆早17号最适抗性筛选浓度及最适生根条件。【结果】新陆早17号最适的头孢霉素筛选浓度为500μg/m L,在该浓度下,植株生长不受影响且其鲜重较其他处理增重明显;其对潮霉素反应较为敏感,10μg/m L潮霉素即可抑制棉花根部生长,棉花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发黄;其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1.0μg/m L IBA,在该浓度条件下生根率为100%,平均根数8.5根;具有3~4片真叶的生根无菌苗经练苗和移栽后成活率为100%。【结论】为新疆早熟陆地棉田间进行"喷花法"的农杆菌遗传转化方式和室内潮霉素抗性筛选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陆地棉 喷花法 室外转基因 潮霉素 室内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莽草酸途径EPSPS蛋白的分子进化和基因结构分析

植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EPSPS既是植物、微生物和真菌等生物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莽草酸途径中的关键酶,也是除草剂草甘膦的靶标酶。EPSPS的克隆能为草甘膦抗性转基因作物的研发提供候选基因。该研究运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通过对41种不同植物的43条EPSPS蛋白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EPSPS蛋白的相似性很高,且具有相同的结构域、保守基序和保守位点,但是其叶绿体转运肽序列差异显著;(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EPSPS基因按照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分为2个大的分支,各个小的分支又按照植物的种属亲缘关系进行分支和聚类;(3)基因结构分析表明,植物EPSPS基因基本都含有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且所对应外显子的长度相当,而内含子的长度差异很大,说明在植物基因组进化过程中造成EPSPS基因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内含子的改变。研究结果将为揭示植物EPSPS蛋白的结构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 EPSPS蛋白 系统发育分析 基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棉花历史主栽品种产量性状演变规律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新疆棉花历史主栽品种产量变化,以帮助棉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50年代以来在新疆南疆棉区推广的16个棉花历史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棉花品种产量性状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随着年代的更替,单株结铃呈先略降到再增长,单铃重则先升高再降低,衣分呈递增趋势,皮棉产量、籽棉产量增长显著;各性状的遗传力均在95%以上,变异程度依次为单株铃数、单产、籽棉、衣分、单铃重,单株铃数改良潜力最大,公顷皮棉产量次之,最小为单铃重。【结论】每次历史品种的演替都带来了产量的提升,产量性状的改良在提高产量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改良品种提高产量还具有很大的空间。

关键词: 南疆 棉花品种 产量性状 演变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充氮处理对骏枣干枣贮期品质和活性成分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求充氮处理对骏枣干枣贮藏过程中品质和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将骏枣干枣置于密封的0.08 mm PE袋内,抽真空后在袋内充入氮气,置于常温下贮藏,以自然空气条件为对照,分析骏枣干枣贮期水分含量、VC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和环磷酸腺苷(c AMP)等5个指标的变化。【结果】骏枣干枣包装后充入氮气,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水分含量、VC含量的下降,减慢了总酸含量的消耗,减少了c AMP的损失,保证了骏枣干枣贮期的品质。【结论】对骏枣干枣进行充氮处理,能够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较好的维持了骏枣干枣的品质。

关键词: 骏枣干枣 氮气 环磷酸腺苷(cAMP)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盐渍化土壤高光谱特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土壤光谱反射特性是土壤遥感的物理基础。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土壤盐分实验分析与土壤高光谱数据采集,对土壤高光谱数据一阶和二阶导数微分变换处理,分析土壤样品的光谱特征,建立土壤光谱和土壤盐分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对研究区盐渍化土壤含盐量进行定量反演。研究结果表明:1)从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形态特征来看,土壤的光谱反射率曲线总体上变化较为平缓,光谱特征形态较为相似,且基本平行。2)研究区土壤光谱反射率曲线的形状大致可由300~600nm、600~800nm、800~1000nm、1000~1400nm、1400~1900nm、1900~2100nm、2100~2500nm七个折线段和560nm、900nm、1400nm、1900nm、2200nm五个特征吸收点来控制。3)利用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微分的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均优于利用反射率原型和反射率二阶导数微分,其中氯化物-硫酸盐型RMSE=0.33,硫酸盐型RMSE=0.31,硫酸盐-氯化物型RMSE=0.22。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光谱特征 高光谱数据 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O处理对哈密瓜果实采后冷害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NO处理对哈密瓜果实的冷害控制效果,筛选出较适宜的NO处理方式,降低哈密瓜果实采后冷藏过程中冷害造成的损失。【方法】以新密3号哈密瓜为试材,设置0、20、60、100μL/L四个不同浓度,研究低温贮藏(1±0.5)℃与3种NO处理对哈密瓜果实冷害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20μL/L NO处理可延缓新密3号哈密瓜果实冷害发生,降低失重率,提高好果率,抑制电导率和MDA含量上升,促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积累,提高了新密3号哈密瓜果实的抗冷性。【结论】20μL/L NO处理能够较好地缓解新密3号果实采后低温贮藏中的冷害。

关键词: NO 哈密瓜 冷害 渗透调节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枣麦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南疆枣麦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垂直分布规律,为枣麦间作模式合理施肥及土壤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疆不同树龄枣麦间作模式下,0~20 cm、20~40 cm土层中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在垂直方向上,结合2005年、2008年和2010年不同枣树种植年份,枣麦间作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总体呈降低。(2)枣麦间作土壤垂直方向(0~20、20~40 cm)中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层次变化均非常显著(P<0.01),速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枣麦间作土壤养分的垂直变化分析: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随着枣树行距增大,有一定变化;速效钾随着枣树行距增大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结论】加强南疆枣麦间作系统日常水肥管理;及时、合理修剪枣树枝叶以减少养分损耗;合理布置枣麦间作距离;在近枣树带区(50~100 cm)和小麦作物区(100~200 cm)科学施肥。

关键词: 枣麦间作 土壤养分 垂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磁化微咸水对滴灌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一种能可持续利用微咸水利用方式。【方法】在灌溉管上安装磁化设备,设置不同磁化处理,对灌溉微咸水进行磁化,研究其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微咸水磁化灌溉棉花后,对棉花鲜物质和干物质的累积及棉花产量产生了影响,棉花株高、茎秆、蕾铃重及产量等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二次磁化处理(T3、T5)增加量更加明显。【结论】咸水磁化处理能够明显增加棉花株高、鲜物质和干物质积累,能够促进单株铃数的增加,进而提高棉花的产量,二次磁化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 微咸水磁化滴灌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帕米尔高原葡萄延晚栽培气象因子与成熟期光合作用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乌恰县气候因子与葡萄延晚栽培的关系,及延晚栽培模式下葡萄果实成熟期叶片光合作用,探讨设施葡萄延晚栽培生理生态特性,为改进设施光照调节手段,建立高效优质栽培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乌恰县气候因子和延晚栽培条件下温室环境因子,以木纳格和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用TPS-2光合作用系统测定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计算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补偿点、暗呼吸速率等参数。【结果】乌恰县最热月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14℃;最冷月最高气温-1℃,最低气温-14℃,11月至翌年2月最低气温均在-6℃以下。果实转色至成熟期间,温室日平均气温在15.3~20℃,果实成熟后挂树期间在8.4~17.6℃;木纳格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是945.6和40.5μmol/(m2·s),红地球葡萄分别是1 058和55.6μmol/(m2·s);两个品种最大光合速率为5.4和5.8μmol/(m2·s)。【结论】(1)乌恰县冷凉的气候既能满足葡萄休眠的低温需求,又能满足葡萄生长和结果,并保证成熟;(2)果实成熟后挂树低温保存,可延迟至1月中旬采收;(3)葡萄延晚栽培叶片光合速率低于露地栽培,弱光利用率属于中低水平,并存在光合午休现象;(4)副梢功能叶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衰老叶片。

关键词: 葡萄 延晚栽培 气象 光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亚临界丁烷萃取杏仁油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主栽杏品种-红心杏仁为研究试材,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采用响应面法对亚临界丁烷萃取杏仁油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运用SAS8.0软件回归分析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料溶比3个因素对杏仁油得率的影响,并对所得杏仁油的质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萃取时间为46min、萃取温度为42℃、料溶比为1∶6.6g/m L,此时,杏仁油的萃取率为88.58%;其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关键词: 亚临界丁烷 杏仁油 工艺 萃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