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58条记录
大黄对小鼠水通道蛋白3、4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灌胃大黄建立小鼠腹泻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和结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及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e polypeptide, VIP)的含量变化,探究大黄致泻下的作用机制。选取4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B、C、D组灌胃不同浓度的大黄混悬液(B组1 g/kg、C组2 g/kg、D组4 g/kg),A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 d。采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及结肠组织中AQP3、AQP4、VIP的含量及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大黄组小鼠体重显著减轻,采食量减少,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腹泻逐渐加剧,C组、D组小鼠血清中AQP3、AQP4含量较A组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AQP3、AQP4与VIP表达量较A组显著降低(P<0.05),与B组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大黄可通过降低AQP3、AQP4表达量来影响结肠对水的吸收,增加肠道含水量,通过降低VIP表达量使肠蠕动增加,从而使小鼠排便增加,引起腹泻。

关键词: 大黄 水通道蛋白 血管活性肠肽 腹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滴施钾氮肥适宜比例及不同方式施肥效果的比较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2013~2018年以不同比例滴施钾氮肥(K2O/N 0.6~1.2,分别简写为滴施NK0.6、NK0.8、NK1.0和NK1.2)及以不同方式施用等量氮磷钾肥(包括氮钾肥滴施而磷肥土施、氮磷钾肥均滴施及氮磷钾肥均土施,K2O/N均为1.0)对砖红壤中荔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和2017年分别受到强台风及控梢不当的影响,剔除这两年产量数据后,其他3年以滴施NK1.0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且稳产性最好。降低或提高钾氮肥滴施比例均降低产量,而且稳产性变差;果实颜色以滴施NK0.8处理最为鲜亮;随滴施钾氮肥比例提高,果实糖酸比、总游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下降,果皮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或先降低后提高;荔枝叶斑病发病率呈现随滴施钾氮肥比例提高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以滴施NK1.0处理的叶斑病发病率最低;处理间的虫害发生则缺乏规律。整体而言,钾氮肥滴施比例对荔枝果实品质、风味和病害发生的影响大于施肥方式的影响。推荐在质地为粘土的砖红壤,以1∶1的比例滴施钾氮肥,配合滴施钙、镁和硼肥及土施磷肥,可获得最高产量且稳产性最好,果实品质、风味和耐贮性也较好。

关键词: 滴灌施肥 水肥一体化 钾氮比 磷肥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甲·嘧菌酯防控海南稻瘟病效果初探

中国植保导刊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开展田间施药试验,探索新型复配杀菌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海南水稻稻瘟病的效果。结果显示,苯甲·嘧菌酯3个用量处理对稻瘟病均具较高防效,且持效期长,第2次药后20 d防效均在85%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和30%稻瘟灵乳油处理;其35、40 mL/667m2处理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春雷霉素水剂处理。

关键词: 稻瘟病 复配剂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肠杆菌O139及其所产志贺样毒素SLT-IIe对猪临床相关指征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评估大肠杆菌O139及其所产志贺样毒素二型变异体(SLT-IIe)对猪临床相关指征的影响是否一致,试验选取23日龄仔猪1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菌组、毒素组,每组5只.通过观察和触摸的方法采集各组仔猪的临床症状,通过剖检及HE染色观察各组仔猪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毒素组和细菌组呈现面部水肿、共济失调等仔猪水肿病特征性症状,肠腔积液,结肠系膜呈透明胶冻样水肿,胃壁水肿;组织学检查发现模型组小肠绒毛变短,肠黏膜下层及固有层水肿.研究表明,用大肠杆菌O139和SLT-IIe均成功诱导了仔猪水肿病,且用细菌和SLT-IIe诱导的发病猪各项临床指征基本一致.

关键词: 大肠杆菌;志贺样毒素;猪水肿病;临床症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骨草提取液对高能低蛋白饲料饲喂蛋鸡血脂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鸡骨草(ACH)提取液对高能低蛋白饲料饲喂蛋鸡血脂指标的影响.将60只90日龄蛋鸡,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基础饲料)、模型组(高能低蛋白饲料)、低剂量组(高能低蛋白饲料+0.5 g/只鸡骨草提取液,LACH)、中剂量组(高能低蛋白饲料+1 g/只鸡骨草提取液,MACH)、高剂量组(高能低蛋白饲料+2 g/只鸡骨草提取液,HACH).饮水给药48 d.结果 显示,不同剂量的ACH对高能低蛋白诱导的病理改变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ACH提取液对蛋鸡血常规各项指标未见显著影响(P>0.05).模型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ACH组和模型组血脂指标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MACH和HACH组中,TC、TG和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DL-C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研究表明,ACH提取液对高能低蛋白饲料诱导的蛋鸡血脂紊乱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鸡骨草;高能低蛋白饲料;蛋鸡;血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维生素对文昌鸡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组成的复合维生素对110~140日龄文昌鸡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110日龄体重一致的文昌母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母鸡。试验期30 d。对照组文昌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文昌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维生素(80 mg/kg VE、200 mg/kg VC)。结果显示,试验组文昌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维生素使文昌鸡胸肌剪切力和胸肌45 min的红度值(a*)显著降低(P<0.05),胸肌宰后24 h的pH值、胸肌宰后45 min、24 h的亮度值(L*)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维生素使文昌鸡宰后24、120 h胸肌丙二醛(MDA)含量和宰后45 min胸肌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试验所用复合维生素可以提高文昌鸡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肉品质。

关键词: 文昌鸡 复合维生素 维生素E 维生素C 肉品质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蒸汽杀青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食品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槟榔杀青技术水平,以槟榔干果为主要原料,采用高压蒸汽杀青技术,以硬度和总酚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蒸汽杀青工艺及其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槟榔蒸汽杀青工艺条件合理可行,最佳工艺为原料添加量3 kg、杀青时间20 min、蒸汽温度105℃,在此条件下槟榔硬度值(66.49±1.15) N,总酚质量分数(8.16±0.06)%,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通过质构及扫描电镜测试得出,在最佳杀青工艺条件下,槟榔的木质纤维结构和质构特性得到明显改善。该试验结果为槟榔蒸汽杀青技术及其品质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槟榔 蒸汽杀青 质构特性 总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钾用量对嫁接苦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目前冬季北运苦瓜生产上肥料过量施用问题,探讨氮、钾不同施用量对嫁接苦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以苦瓜嫁接苗为试材,以6个不同的N、K施肥量为处理,对嫁接苦瓜产量和各生育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累积量及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嫁接苦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延伸有不同程度增加,在幼苗期和初瓜期同等施钾条件下,茎、叶、果干物质积累量与供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在盛果期,在同等施氮条件下,茎、叶、果干物质积累量随供钾水平提高而显著增加;其中T2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在盛果期干物质积累总量和果实干物质分配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590.76g/株、43%。不同处理嫁接苦瓜各器官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变化随生育期的延伸呈上升趋势,嫁接苦瓜对钾需求量较高,其次是氮,磷最少;T2处理在各生育期氮、磷、钾累积量持续呈较高水平,成熟期累积量达到最高分别为每株20.9、3.5、27.3 g,较其他处理分别平均增加52.7%、43.2%、38.5%;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明显增强叶片(源)向果实(库)的养分供应能力,氮、磷、钾果实干物质分配率在成熟期分别为59%、48%、4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对嫁接苦瓜产量均有差异,同等施钾条件嫁接苦瓜产量与供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中T2处理嫁接苦瓜单瓜重、产量均显著较其他处理分别平均增加37.1%、46.4%。综合研究嫁接苦瓜生长量及氮、磷、钾养分的有效利用性,T2处理(N 260 kg/hm2、K2O 430 kg/hm2)对嫁接苦瓜增产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实现农业绿色"加减法"。

关键词: 嫁接苦瓜 氮肥 钾肥 干物质积累量 养分吸收及分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柱花草中4种次级代谢物的含量

分析试验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柱花草中水杨酸、原苯甲酸三乙酯、吲唑、大豆甾醇B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用C18固相吸附剂净化,采用Luna Omega C18(2.1 mm×100 mm,1.6μm)色谱柱分离,以2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和240 nm,柱温:35℃,进样量1.5μL。在该色谱条件下,4种次级代谢物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豆甾醇B线性范围为5.0~500μg/mL,其他3种次级代谢物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相关系数r≥0.996,水杨酸、原苯甲酸三乙酯、吲唑、大豆甾醇B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0.01,0.02,0.3 mg/kg,定量限分别为0.5,0.5,0.5,2 mg/kg;在3个不同浓度添加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6.0%~115.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1%~9.1%,仪器的精密度(RSDs)为0.2%~3.6%。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在批量测定柱花草中次级代谢物的含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水杨酸 原苯甲酸三乙酯 吲唑 大豆甾醇B 柱花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GA2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基于荔枝转录组数据,对GA2ox (Gibberellin 2-oxidase)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筛选,利用转录组数据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不同品种和组织间的赤霉素合成途径关键酶LcGA2o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转录组数据中共鉴定到9个荔枝LcGA2ox基因,均具有2OG-FellOxy结构域;通过基因克隆,得到3条LcGA2ox (Lc GA2ox1, LcGA2ox2和LcGA2ox3),开放阅读框全长分别为999、1 023和1 023 bp。氨基酸进化树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除Lc GA2ox6与水稻Os GA2oxs聚在一起外,其余LcGA2oxs与拟南芥AtGA2oxs关系最近。通过基因表达分析发现,LcGA2oxs基因在矮化品种‘紫娘喜’顶芽和叶片中的表达量更高,有5个LcGA2ox基因(Lc GA2ox1, LcGA2ox2, LcGA2ox5, LcGA2ox6, LcGA2ox9)在‘紫娘喜’顶芽样品中上调表达,LcGA2ox3和LcGA2ox4基因在‘紫娘喜’叶片中显著上调表达,LcGA2oxs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表达特异性,且在株型差异显著的两个荔枝品种中表达差异显著,推测LcGA2ox基因通过负调控赤霉素的合成从而影响荔枝株型的形成。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分析LcGA2ox调控荔枝生长发育作用机制及生物学功能、荔枝矮化性状的分子鉴定以及矮化资源创新利用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荔枝 GA2ox 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