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58条记录
嫁接冬瓜干物质以及氮、磷、钾养分累积与分配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嫁接冬瓜和自根苗冬瓜需肥规律存在一定差异,明确嫁接苗养分吸收利用规律可以提高嫁接苗冬瓜的产量。采用大田栽培试验,研究嫁接冬瓜干物质和N、P、K养分吸收利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嫁接苗和自根苗冬瓜干物质、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特征基本一致,各生育期干物质、氮、磷、钾养分净吸收积累和累积速率随着生育期推进不断递增,但嫁接苗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和累积速率总体上高于自根苗。(2)冬瓜干物质在果实发育期前累积速率慢,在果实发育期累积速率快;嫁接苗在果实发育期前冬瓜干物质累积量仅占整个生育期总累积量的23.5%,其中59.65%~67.74%干物质量分配在叶片上;果实发育期干物质净累积量占全生育期的76.5%,其中52.85%~72.57%干物质分配在果实上。(3)纵观整个生育期,嫁接苗冬瓜N、P、K吸收利用比例为1.0∶0.20∶1.31,但各个生育期的养分吸收利用比例差异很大,各生育期N、K的吸收比例依次为1.0∶0.1∶0.16,1.0∶0.1∶0.37,1.0∶0.13∶1.01,1.0∶0.22∶1.39以及1.0∶0.24∶1.65。(4)嫁接苗平均每生产1 t冬瓜果实所需要的N为1.70 kg,P为0.34 kg,K为2.24 kg,其中N需求量显著少于自根苗,P需求量显著高于自根苗。

关键词: 冬瓜 嫁接 干物质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饼发酵液对土壤养分及樱桃番茄产质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花生饼发酵液对土壤养分及樱桃番茄产质量的影响,为海南樱桃番茄的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千禧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不施肥(CK)、沟灌追施雅冉复合肥、水肥一体化施用雅冉复合肥、水肥一体化施用花生饼发酵液和水肥一体化施用中化水溶肥各处理土壤养分及樱桃番茄产质量的变化。【结果】水肥一体化施肥各处理樱桃番茄的产量、维生素C含量、总氮积累量、氮素回收率和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为26.43~31.68t/hm2、29.40~31.66mg/100g、168.17~200.68kg/hm2、26.65%~36.29%和120.90~132.50mg/kg;水肥一体化施用花生饼发酵液樱桃番茄的产量、维生素C含量、总氮积累量、氮素回收率和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为31.68t/hm2、31.66mg/100g、188.66kg/hm2、32.73%和128.63mg/kg,均高于沟灌追施雅冉复合肥处理,其中,产量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为最高,较沟灌追施雅冉复合肥分别提高19.92%和7.69%;水肥一体化施用花生饼发酵液的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30和1.90g/kg,较沟灌追施雅冉复合肥分别提高0.15和2.15%。【结论】水肥一体化施用花生饼发酵液可改善土壤质量及提高樱桃番茄的产质量。

关键词: 花生饼发酵液 樱桃番茄 产量 品质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方法提取的鹧鸪茶多酚抗氧化及抑菌性比较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合鹧鸪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在热水浸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纤维素酶辅助浸提法提取鹧鸪茶多酚基础上,采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羟自由基法、超氧阴离子法和还原力法评价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滤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多酚提取物的抑菌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纤维素酶辅助浸提法提取鹧鸪茶多酚的得率分别为(10.31±0.42)%、(9.79±0.38)%、(10.88±0.52)%;含量分别为(44.72±2.26)%、(39.54±1.78)%、(47.07±2.52)%。3种方法浸提的多酚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的鹧鸪茶多酚(CFC)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0.0034±0.0002)mg/mL;热水浸提的鹧鸪茶多酚(WFC)清除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强,其IC50值分别为(0.066±0.004)、(0.069±0.004)、(0.127±0.009)mg/mL。3种方法浸提的多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较好抑制作用,其中WFC对4种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依次为(12.34±1.01)、(12.16±0.95)、(2.12±0.15)、(6.12±0.36)mm,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依次为3.13、3.13、12.50、6.25 mg/mL。综合考虑,鹧鸪茶多酚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较为适宜。

关键词: 鹧鸪茶 多酚 提取 抗氧化活性 抑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琼北地区百香果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适于海南省北部地区种植生产的百香果品种,自2018年起引进台农一号、小黄金、大黄金、大黄果、满天星等5个优质主栽百香果品种,于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海口市旧州镇和屯昌县屯城镇3个试验点开展试种试验,对5个品种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及果实品质指标进行适应性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百香果品种生长状况均较稳定,台农一号、小黄金的抗病性、耐热性及丰产性较满天星、大黄果更佳,大黄金居于中等水平;小黄金、台农一号、大黄金单果质量较大,可食率40%左右,基本显著高于满天星与大黄果;这3个品种果肉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高于其他品种;台农一号果肉维生素C含量最高,大黄果居中,其他品种基本无显著性差异;满天星、大黄果固酸比分别为最高和最低,基本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台农一号、小黄金和大黄金3个品种综合品质较高,可作为琼北地区适宜生产发展的百香果品种。

关键词: 琼北地区 百香果 引进筛选 品质 固酸比 单果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豇豆轮纹病病原菌鉴定及ITS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豇豆轮纹病病原,本研究采用形态观察、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的方法,对采自海口、澄迈、定安、文昌、万宁、陵水、三亚、乐东、东方、五指山等10个市县的豇豆轮纹病病样,进行了病原鉴定和ITS分析。结果表明:病原分离物具有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形态特征。其分生孢子梗褐色,数根丛生或单生,不分枝,直立或弯曲;分生孢子顶生,单生,倒棍棒形、圆柱形,正直或弯曲,褐色、淡橄榄色,具多个隔膜,顶部稍钝,基部有明显的脐。进一步序列分析发现其与NCBI数据库中多主棒孢霉(C. cassiicola)的多条ITS序列相似性达99%以上;系统进化树上,全部分离物聚在一个进化分支上,遗传距离近,差异极小;与对照豇豆炭疽病菌在不同的进化分支上,遗传距离远。综合形态学和ITS分析,将豇豆轮纹病病原鉴定为多主棒孢霉(C. cassiicola)。研究结果为明确豇豆轮纹病病原遗传多样性、成灾机理和防治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豇豆 轮纹病 病原鉴定 ITS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快菜品系萌发期耐热指标筛选及耐热性评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快菜萌发期耐热评价指标,筛选萌发期耐热种质,为快菜大规模鉴定和耐热机理研究提供方法及优质资源。【方法】以耐热性不同的6份快菜品系(编号分别为B18、B33、B11、B15、B2、B36)为材料,在25(对照),35,37和42℃下进行萌发试验,分析不同快菜品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确定模拟萌发期高温胁迫的最适温度。在模拟高温胁迫下,以38份快菜品系(编号为B1-B38)为材料,测定12个与萌发期耐热性相关的指标,以各指标的耐热系数(γ)作为基础,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快菜品系萌发期耐热指标进行筛选,对耐热性进行评价。并对38份快菜品系苗期和成株期的田间热害指数及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胁迫温度升高,6份快菜品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均下降,37℃是模拟萌发期高温胁迫的最适温度。在37℃模拟高温胁迫下,12个快菜萌发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中5个综合指标可代表不同快菜品系萌发期耐热性原始信息量的92.64%。根据隶属函数中不同品系萌发期耐热性综合评价值(D值)可知,B3品系耐热性最强,B17品系耐热性最差。与快菜耐热性密切相关的指标是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38份快菜材料按萌发期耐高温能力可分为3大类,其中20个品系对高温不敏感,8个品系对高温敏感,10个品系对高温有较强的耐受性。苗期和成株期耐热性田间鉴定结果与萌发期室内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快菜萌发期模拟高温胁迫最适温度为37℃,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可作为快菜萌发期耐热性鉴定的首选指标,获取了38份快菜材料萌发期耐热性数据。

关键词: 快菜 萌发期 高温胁迫 耐热指标 耐热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的荔枝G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RF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生长发育过程,包括根、茎、叶和花的发育等。本研究基于荔枝转录组测序结果,共鉴定出22个GRF基因并分析其蛋白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miRNA靶基因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22个GRF蛋白的大小为72~246 aa,分子量为8 055.41~250 929.9 Da,等电点为4.96~10.44。大部分GRF蛋白为亲脂蛋白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为6类,相较于水稻,荔枝与拟南芥GRF的亲缘关系更近。22个GRF基因均含有WRC或QLQ结构域,同一类基因含有相似的基序。miRNA靶基因预测发现荔枝中有14个GRF是miRNA的靶基因,并且均通过mRNA裂解的方式抑制其表达。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10个GRF基因与GA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大部分GRF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妃子笑’中高于‘紫娘喜’,且大部分基因在顶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叶。而两个品种中,LcGRF1、LcGRF20和LcGRF22的表达水平均呈现叶高于顶芽的表达模式,表明其可能参与叶的发育调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荔枝GRF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荔枝 GRF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智炭疽病病原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炭疽病是南药植物益智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为明确其病原类型,本研究通过形态观察、柯赫氏法则验证、ITS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等方法,对来自海南省5个市县的病样进行了病原鉴定。结果显示,18份样本中分离纯化到8个菌株,形态学上分为四类,均具有炭疽菌的典型特征。进一步结合8个菌株的ITS序列测定、NCBI数据库中的序列比对、序列之间多重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将菌株YZ-HN-022鉴定为C. aenigma,YZ-HN-015-1、YZ-HN-001-1-2、YZ-HN-016-2、YZ-HN-010和YZ-HN-017鉴定为C. gloeosporioides复合种,YZ-HN-015-1与其他菌种的种内分化较明显;YZ-HN-020-1-1和YZ-HN-020-1-2鉴定为C. boninense。所有病原均为在益智上的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弄清益智炭疽病病原遗传分化、病害流行和防治技术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益智(Alpinia oxyphylla) 炭疽菌属 病原鉴定 ITS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份国外腰果种质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比较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针对保存在农业部乐东腰果种质资源圃的11份国外腰果种质,分别对各种质植株的花期、果熟期、两性花比例、坐果率、成果率以及单株植株的坚果产量、重量、大小、出仁率及果仁重量、大小、级别进行测定与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单株坚果产量和两性花比例、坐果率、成果率没有形成正比关系;11份国外种质和海南本地培育的高产无性系的花期在2月~3月重叠,可在此时期开展杂交育种的人工授粉工作。11份国外种质中有5份种质的单株坚果产量均超过2.0 kg;10份种质的单粒坚果重量均超过5.0 g;坚果出仁率高达30%以上的有7份;9份都属粗仁级种质(W240及以上)。初步筛选6份种质的综合经济性状较为优质腰果种质资源,可作为杂交亲本材料。种质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腰果种质资源库,加速开展腰果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研究,通过杂交育种,可培育出产量高、果仁级别高的腰果新品种并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腰果 种质资源 性状与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工方法对白胡椒品质的影响

中国调味品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确定白胡椒的加工工艺,比较传统水泡法、流水浸泡法、机械脱皮法、酶辅助机械脱皮法对白胡椒水分含量、总灰分、挥发油、胡椒碱、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碎果率、黑果率、破损率、白度值、气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方法加工的白胡椒水分、总灰分、挥发油、胡椒碱、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含量、碎果率差异不显著;传统水泡法加工的白胡椒白度值最高;酶辅助机械脱皮法加工的白胡椒黑果率最低,香味最浓郁.酶法辅助机械脱皮法加工的白胡椒水分含量、总灰分、挥发油、胡椒碱、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碎果率、黑果率、白度值、破损率依次为13.14%±0.21%、1.31%±0.080%、(2.31±0.16)mL/100 g、5.42%±0.17%、7.08%±0.15%、1.76%±0.12%、2.35%±0.15%、75.35±2.18、3.68%±0.23%.综合来看,酶辅助机械脱皮法加工的白胡椒品质最优,白胡椒的加工宜采用酶辅助机械脱皮法.

关键词: 不同加工方法 白胡椒 胡椒碱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