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58条记录
灵芝孢子粉和大豆异黄酮对文昌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对110~140日龄文昌鸡生长性能、肉品质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只110日龄文昌母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周期30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mg/kg灵芝孢子粉和300mg/kg大豆异黄酮预混剂,试验期满后,测定试鸡生长性能,采集试鸡血浆、胸肌样品,测定血液与胸肌抗氧化指标、胸肌肉质性状、肉感官评定及货架期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大豆异黄酮组试鸡的生长末重与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降低(P<0.05);2)灵芝孢子粉显著提高试鸡胸肌宰后24h的pH(P<0.05)、降低剪切力(P<0.05);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胸肌宰后45min的a*值(P<0.05),提高胸肌宰后24h的L*值和pH(P<0.05);3)灵芝孢子粉组试鸡的肉汤鲜味评分显著提高(P<0.05);4)灵芝孢子粉可显著降低文昌鸡胸肌宰后24h的丙二醛(MDA)与宰后45min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P<0.05);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试鸡胸肌宰后45min和24h的MDA含量(P<0.05);5)饲粮添加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了文昌鸡血浆MDA含量(P<0.05),灵芝孢子粉还增加了血浆谷胱甘肽含量(P<0.05)。综上,500mg/kg灵芝孢子粉和300mg/kg大豆异黄酮预混剂均可提高文昌鸡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肌肉品质。二者比较,500mg/kg灵芝孢子粉作用更优。

关键词: 文昌鸡 灵芝孢子粉 大豆异黄酮 肉品质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香蕉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展与分析

中国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目前我国香蕉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概况,对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涉及香蕉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了归纳分析。同时,总结分析了标准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国际标准的差距,提出了我国香蕉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研究与制定合理化建议与对策,对于制定和修订我国香蕉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提高香蕉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香蕉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香蕉 农药 最大残留限量 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黑腐病病原菌的形态学与分子鉴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菠萝蜜黑腐病的病原菌和分类地位,本研究从海南保亭地区采样,经过田间调查、菌株分离纯化和致病性鉴定,以形态学特征为基础,结合病原菌的ITS序列和EF1-α序列,联合两基因建立系统发育树,最终鉴定该病害的病原。结果显示:病原菌LTHD006菌丝生长速度快,初期白色絮状,较薄,后期菌丝开始变黑,菌落也开始致密,且与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ID:CBS175.26)聚为一个分支,支持率为100%,最终将菠萝蜜黑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该病害在国内为首次简略报道,研究结果为菠萝蜜黑腐病发病规律和防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菠萝蜜 黑腐病 分子鉴定 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成熟度红毛丹果实果肉品质特性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海南"保研-7号"红毛丹果实为实验原料,在其成熟度分别为三、五、七和十成熟(或称为成熟度30%、50%、70%和100%)时采摘;测定了上述红毛丹果实果肉品质及抗氧化活性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还原糖、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及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等酶活性,以评估成熟度对红毛丹果实果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七成熟时,TSS含量17.01%、AsA含量278.13μg/g均最大、总抗氧化能力151.04 U/g、·OH清除能力79.16%、APX 1.31×104 nmol/(min·g)活性以及CAT 99.86 U/g活性最强,而TA含量最小0.53%、还原糖含量最低57.44 mg/g;而五成熟时,POD活性最大12.22 U/g而PPO活性最小7.33 U/g.综上,不同成熟度的红毛丹果实果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七成熟为海南"保研-7号"红毛丹果实的适宜采收期.本研究结果能为红毛丹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体系的完善及贮运保鲜中的品质保持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 红毛丹;成熟度;品质;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沉香叶黄酮稳定性及对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沉香叶黄酮稳定性及对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测定溶液吸光值,探讨温度、光照、金属离子、pH值对沉香叶黄酮稳定性的影响。建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沉香叶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水溶性四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率,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法(DCFH-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沉香叶黄酮在温度70℃以下,pH 3~7范围内,Na+、K+、Mg2+、Ca2+金属离子中,黑暗环境与节能灯光中较稳定;能显著抑制H2O2造成的细胞死亡,降低胞内ROS与MDA的生成,减轻LDH向细胞外扩散程度,提高SOD、CAT、GSH-Px活性。沉香叶黄酮在低温、弱酸、部分金属离子、弱光条件下具有一定稳定性;对H2O2诱导HepG2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系统、清除胞内活性氧水平、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系活性有关。

关键词: 沉香叶黄酮 稳定性 HepG2细胞 氧化应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黑山羊GDF9和BMP15基因多态性与初胎产羔数间的关系

畜牧与兽医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海南黑山羊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多态性与初胎产羔数间的关系,采用PCR扩增海南黑山羊GDF9和BMP15基因序列,通过基因测序检测2个基因中SNP位点的多态性分布情况,并与初胎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海南黑山羊GDF9基因中共发现3处碱基突变,分别位于GDF9基因的第1外显子、第2外显子和3′端,在BMP15基因中共发现2处碱基突变,分别位于BMP15基因的5′端和第2外显子;在GDF9基因+183处的A/C突变位点、+2 082处的A/C突变位点、+2 541处的C/T突变位点上,海南黑山羊的优势基因型分别是CC、AA和CT,在BMP15基因-519处的A/G突变位点、+6 124处的C/G突变上,海南黑山羊的优势基因型分别是AG和CC;GDF9基因+2 541处的C/T突变与初胎产羔数呈显著相关,TT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本试验为通过基因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海南黑山羊的产羔数奠定基础。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生长分化因子9 骨形态发生蛋白15 多态性 产羔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纤维对定安鹅MSTN基因表达量及肌纤维发育的影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日粮粗纤维水平对生长中期定安鹅腿肌MSTN基因表达量及肌纤维发育的影响,选遗传背景相近、体重一致的30日龄定安鹅120只,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共分3个处理组,每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鹅。分别饲喂粗纤维水平为4.29%,5.29%和6.29%的三种日粮。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1)日粮粗纤维水平为5.29%时,可以提高生长中期定安鹅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并且与6.29%组比较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2)日粮粗纤维水平可以显著影响生长中期定安鹅腿肌中MSTN的基因表达量(P<0.05),且腿肌中MSTN的基因表达量与生长中期定安鹅的试验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呈负相关关系;(3)日粮粗纤维水平为5.29%时,与6.29%组相比可显著提高生长中期定安鹅血清中Ig A和Ig G的含量(P<0.05);(4)日粮粗纤维水平显著影响生长中期定安鹅腿肌纤维数量和腿肌纤维密度的影响(P<0.05)。综上所述,日粮粗纤维水平为5.29%可以显著影响生长中期定安鹅的试验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腿肌中MSTN基因的表达水平,对腿肌纤维的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粗纤维 定安鹅 基因表达 肌纤维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麻溃疡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剑麻溃疡病是近年来在剑麻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为明确剑麻溃疡病的致病菌,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纯化和致病性鉴定分离得到致病菌株JM-HN01,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该菌株鉴定为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0℃,最适pH值为7.0;完全光照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葡萄糖为碳源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其次为果糖和蔗糖;牛肉浸膏和胰蛋白胨2种氮源最有利于菌丝生长。本研究给剑麻溃疡病发病规律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剑麻 溃疡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芒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研究

中国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目前我国芒果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概况,对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涉及芒果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了归纳分析。同时,总结分析了我国芒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我国芒果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研究与制定合理化建议与对策,对于制定和修订我国芒果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提高芒果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芒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芒果 农药 最大残留限量 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青梅种质资源调查与种群动态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青梅,作为热带雨林优势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为了解其种质资源分布与种群动态情况。本研究对全岛18个市县25个分布点的青梅种质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海南岛青梅种质资源现状、群落生境、种群年龄结构和种群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青梅资源以天然居群分布为主,主要分布于海南岛的中南部山区和东北部沿海地区,大部分种群的数量仍在1 000株以下;万宁青梅保护区为全岛面积最大的青梅纯林,其次是乐东佳西自然保护区。RYW种群有较多的幼龄个体,属于增长型种群,DLS种群和HML种群的Ⅱ、Ⅲ和Ⅳ龄级的个体数量占总量比例分别为84.6%和70.0%,均属于稳定型种群。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3个青梅种群的Ⅰ和Ⅵ龄级均存在衰退现象,相应Vn值为负值,青梅在幼龄和老龄阶段生存能力相较弱,种群生活史初期与后期存在较大波动。进一步分析发现,RYW种群显示出最高的增长趋势和极强的种群抗干扰能力。本研究分析认为,应针对不同的种群情况,采取不同的就地保护措施,尤其应重视采取将片断林区以廊道等形式连成成片林区,以及人为加强幼苗保护等方式强化种群更新,为海南岛青梅林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青梅 资源调查 资源分布 种群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