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的荒漠化治理文献计量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荒漠化对于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全世界 75%以上的土地已经退化,到 2050 年这一比例将高达 90%以上,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从宏观方面了解荒漠化治理的发展和现状,拟借助文献计量法和Cite Space软件,对世界范围和中国范围的荒漠化治理领域文献进行计量研究.结果表明:荒漠化治理领域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主要学科是环境科学,主要文献类型是学术论文.该领域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是"荒漠化",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是Lal,Rattan在 2015 年发表的《Restoring Soil Quality to Mitigate Soil Degrada-tion》.中国在发文量、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等方面都排在世界前列.


酶解辅助提取香菇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香菇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香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该试验采用酶解辅助法提取香菇多糖,考察纤维素酶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香菇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4%、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20(g/mL)。在该工艺条件下,香菇多糖含量达到5.7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73%,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香菇多糖提取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31.34%,香菇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香菇多糖 酶解辅助法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抗氧化活性


盐胁迫下ABA对樱桃幼苗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为探讨盐胁迫下脱落酸(ABA)对樱桃幼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大青叶’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施用不同浓度(0、2.5、5、10、20、40 mg·L-1)ABA对盐胁迫下樱桃幼苗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ABA浓度为10 mg·L-1时,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有明显提高,其他浓度ABA对缓解盐胁迫也具有一定作用,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随喷施ABA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变化趋势与叶绿素基本相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活性随ABA浓度的增加基本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综合分析,当喷施外源ABA浓度为10 mg·L-1时,对缓解盐胁迫下樱桃幼苗光合及生理特性效果最显著。


对标对表有序推进天津市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 2023
摘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一项重要国情国力调查,是党中央、国务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决策部署。2022年,分别在天津市宁河区(包括河北省芦台农场、北京市清河农场)范围内开展土壤普查和在滨海新区范围内进行盐碱地调查,按照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壤普查办”)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天津市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土壤普查办”)完成了2022年度土壤普查各项试点工作任务,


不同采收时间对黄瓜种子质量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充足且高质量的黄瓜种子是我国黄瓜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采收时间是影响黄瓜种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分析不同采收时间对黄瓜种子质量的影响,以华北型黄瓜自交系Q12 和P60 为研究对象,在授粉后不同天数分别采收黄瓜种子并测定种子的千粒质量、发芽能力、幼苗鲜质量指标.结果表明:Q12 种子不会发生采前发芽,P60 种子在授粉后 35d开始发生采前发芽;Q12 和P60 种子千粒质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千粒质量分别在授粉后 38d和 35d达到最高;不同采收时间收获的种子立即催芽,P60 湿种子可快速发芽,Q12 种子发芽较慢;湿种子经晾晒干燥后,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并且随着瓜龄的增长,种子活力更强,发芽速度快,幼苗鲜质量更高.综合分析结果,建议针对不同黄瓜材料,调查其种子发育趋势和发芽特性,选择适宜的采收时间;对于不易发生采前发芽的黄瓜材料,种子可在授粉 38d以后采收;易发生采前发芽的黄瓜材料,种子应在授粉 35d前及时采收.


不同风味添加剂对风味物质在猪肉中沉积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为探究不同风味添加剂对风味物质在猪肉中沉积的影响,将 27 头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3 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 1 组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 5 kg·t-1 风味添加剂,试验 2 组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1 kg·t-1 植物提取物.饲喂45d后,分别对饲料、血清和猪肉进行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试验 1 组、试验 2 组饲料主要风味均为柑橘香气混合青草和油脂的气味,其中试验 1 组较其他 2 组柑橘香气更浓郁;试验 2 组中醇类、醛类均对于血清和肌肉风味贡献较大;就挥发性风味物质在饲料、血清、肌肉之间的传递来讲,试验 2 组饲料效果优于其他 2 组.本研究表明,饲料中烃类物质含量提升对于物质的传递效果没有明显变化;醛类物质通过饲料添加剂补充到动物体内可能会导致动物肌肉中醛类风味物质大幅提升.


CIDEA基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诱导细胞死亡的DNA片段化因子-α样效应物A(cell death-inducing DNA fragmentation factorα-like effector A,CIDEA)是一种脂滴(lipid droplet,LD)相关蛋白,在哺乳期的乳腺中高度表达,介导小脂滴变成大脂滴并促进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AG)的积累.为了检测CIDEA基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中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TAG合成的影响,本研究通过qPCR技术检测奶牛(Bos taurus)干奶期和泌乳盛期乳腺组织中的CIDEA基因表达变化;设计合成靶向CIDEA基因的siRNA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利用TAG试剂盒检测细胞内TAG的含量.结果表明,通过克隆得到全长660 bp的奶牛CIDEA基因(GenBank No.MW960011)的CDS区序列;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奶牛CIDE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婆罗门牛(B.indicus)(GenBank No.XM_019986952.1)、牦牛(B.mutus)(GenBank No.XM_005892367.1)、印度水牛(Bubalus bubalis)(GenBank No.XM_006043025.3)的同源性分别为99.73%、99.46%和98.5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5%以上;qPCR检测发现,CIDEA基因在奶牛泌乳盛期的表达量是干奶期的1.5倍;在BMEC中转染siRNA,干扰效率达到95%以上;干扰CIDEA基因后,显著下调了脂肪酸从头合成相关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1,SREBF1)、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etyl-CoA carboxylaseα,ACACA)的表达,同时抑制了TAG合成相关基因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O-acyltransferase 1,DGAT1)、DGAT2、脂素1(lipin 1,LPIN1)和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3(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3,FABP3)、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CD36)的表达(P<0.05),并且促进了甘油三酯水解酶(adipose triglyceridelipase,ATGL)的表达(P<0.05);CIDEA干扰后,BMEC内TAG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CIDEA基因在调节BMEC脂代谢相关基因及TAG合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乳脂代谢的调控机理,对奶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奶牛 乳腺上皮细胞(BMEC) 诱导细胞死亡的DNA片段化因子-α样效应物A (CIDEA) 乳脂代谢 甘油三酯(TAG)


长期冬绿肥翻压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研究
《天津农学院学报 》 2023
摘要:以华北地区冬绿肥翻压7年潮土为研究对象,设不同冬绿肥及其混播7种处理方式,采用Bremner酸解法研究了不同冬绿肥翻压对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酸解有机态氮总氮占全氮的74.81%,其中各形态氮含量排列顺序为:未知态氮>氨基酸态氮>酰胺态氮>氨基糖态氮;长期翻压冬绿肥土壤中氮素主要向酸解总氮转化,不同冬绿肥以黑麦草(RG)、二月兰(OV)和毛叶苕子二月兰混播(VR+OV)酸解总氮增加较多;2020年冬闲田土壤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均低于2013年,而翻压冬绿肥土壤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均高于2013年,以翻压黑麦草和二月兰增加最多;2020年土壤酰胺态氮和未知态氮均高于2013年,并且翻压不同绿肥土壤的酰胺态氮和未知态氮也均高于冬闲田;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土壤中氨基酸态氮与碱解氮正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最大,氨基糖态氮和未知态氮与碱解氮也呈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在2以上。


12%精喹禾灵·乙羧氟草醚·甲咪唑烟酸微乳剂在花生中的残留行为评价
《农药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花生中乙羧氟草醚、甲咪唑烟酸、喹禾灵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并评价农药残留安全性。[方法]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以优化QuEChERS方法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乙羧氟草醚、甲咪唑烟酸、喹禾灵和喹禾灵酸的定量限在0.01~0.05 mg/kg之间;在0.01~1 mg/kg的添加质量分数范围内,各农药的添加回收率在80%~94%之间,且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在0.001~1.5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乙羧氟草醚、甲咪唑烟酸、喹禾灵和喹禾灵酸的线性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2%精喹禾灵·乙羧氟草醚·甲咪唑烟酸微乳剂,以180 g a.i/hm2于花生苗后早期用药1次,成熟期花生中各农药的残留量均低于其定量限,风险商(RQ)小于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稳定性好,可同时快速检测花生中多种农药的残留量,通过规范残留试验中值计算可知,各农药膳食风险均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L-苯丙氨酸的氨基功能化γ-Fe2O3磁固相萃取(英文)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的修饰方法制备了以γ-Fe2O3为核的四种氨基化的磁性纳米材料分别为γ-Fe2O3@SiO2-cysteamine, γ-Fe2O3@SiO2-PEI, γ-Fe2O3@SiO2-G1.0, γ-Fe2O3@SiO2-APTMS.在吸附时间为0.5, 1, 2,4, 8 h, p H=3, 5, 7, 9, 11的条件下,通过磁固相萃取的方法吸附浓度为2.5×10-6 mol/L的苯丙氨酸,随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上清液的荧光强度,荧光强度越低说明纳米材料的吸附效果越优秀.通过试验后发现γ-Fe2O3@SiO2-G1.0磁性纳米粒子在p H=5,吸附时间为8 h的条件下的吸附性最好. γ-Fe2O3@SiO2-PEI磁性纳米粒子在pH=3,吸附时间为0.5 h条件下的吸附性略逊于上者,但该材料的制备过程简易,吸附氨基酸所需时间更短.因此功能化的γ-Fe2O3磁性纳米材料用于固相萃取氨基酸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