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种植方式对芭蕉芋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芭蕉芋生产中合理的种植方式,比较了紫叶红花和绿叶黄花2个芭蕉芋品种单芽种和复芽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并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留株数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均以绿叶黄花种较优,单芽种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比复芽种差,生产上不宜采用单芽作种;绿叶黄花复芽种较合理的种植密度为80 cm×60 cm,此密度下产量比常规(60 cm×60 cm)种植增加14.75%;田间人工调控每穴留1~5株与自然生长每穴存株相同时,产量均与株数增加呈正相关,在栽培上,生长期间不宜进行疏株处理,保留其自然生长有利增产。


不同肥料种类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不同磷、钾肥种类对优质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系统比较了不同磷、钾肥料种类与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统一施用相同氮肥和硼肥的条件下,施用不同的磷、钾肥种类的肥料,对黔黄油21号的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各施用磷、钾处理均较CK增产。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黔黄油21号的芥酸、饼粕中的硫甙含量、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以及含油量等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不明显,各处理间变异程度不大,不因营养元素种类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表现比较稳定。增施磷、钾肥可改善黔黄油21号植株性状,增加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


不同摊放时间后提香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求提香前较佳的摊放时间,以提高绿茶的香气及综合感官品质,研究了干燥后不同摊放时间(0h、8h、16h、24h和32h)对绿茶感官品质特性的影响,并测定了提香前后茶样含水量的变化,对成茶进行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干燥后摊放24h再提香的茶叶品质最好,感官审评综合得分为93.10,干燥后茶叶含水量为3.8%,提香前后含水量分别为5.4%和3.0%。干燥后进行一定时间的摊凉可以吸收环境中一定的水分,使茶样水分分布更均匀,再经提香工序,可显著提高绿茶的感官综合品质,尤其是绿茶的香气。


缓释肥料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缓释肥在马铃薯上的作用,2009年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引进施可丰牌缓释肥和氮肥抑制剂(一种氮肥缓释剂),设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缓释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可丰牌缓释肥在一次性施肥的情况下,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显著,并能较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施可丰牌缓释肥用量(按总养分量折算)在比常规施肥减少20%用肥量的情况下仍有5.6%的增产效果。初步认为,种植马铃薯施用施可丰牌缓释肥有节本、增效、省工的作用。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帝王花苗期生长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适宜帝王花苗期生长的氮、磷、钾肥水平,以1个月苗龄的帝王花苗木为试材,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对苗木地径、高度、叶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钾比例不利于帝王花苗木生长,适合帝王花苗木生长的氮磷钾比例为1∶(0.3~0.5)∶(1~3)。


玉米杂交种贵单8号亲本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单8号是贵州大学农学院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200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对贵单8号的亲本特征特性、制种基地的选择、正反交制种的可行性、花期调节、规格播种、去杂去劣、母本去雄、种子质量等环节作了详细阐述和要求。


珍珠番石榴在贵州的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珍珠番石榴在贵州地区的推广种植,通过生物学调查及肥效试验研究了珍珠番石榴在贵州的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珍珠番石榴在贵州种植适应性强、早结丰产,周年开花结果;从修剪处理到开花需要61~64 d,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夏季果需要100 d左右,冬季果需要140 d左右;经回归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干径呈显著相关关系,枝组产量与枝组粗度呈显著相关关系;两年生珍珠番石榴年施用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8 kg/株0、.6 kg/株和0.8 kg/株。说明,珍珠番石榴适宜在贵州亚热带地区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