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橄榄新品种棱尖橄榄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棱尖橄榄是从本地土橄榄的实生群体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鲜食型新品种。果实长椭圆形,成熟果实黄色,果形端正,果肉黄绿色,果核两端长尖。平均单果质量8.84 g,可食率8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2.3%,总糖4.3g·100 g-1,可滴定酸9.65 g·kg-1,维生素C 18.6 mg·100 g-1,粗纤维3.4%,单宁9.06×103mg·kg-1,钙842 mg·kg-1,口感化渣、涩轻、橄榄风味较浓,回甘明显。该品种树冠圆头形,树姿开张,分枝能力较强,当年高接,第三年可开花结果。每年3月至12月份抽梢3~4次,春梢3月上中旬萌动,至5月上中旬停止生长成为结果枝,5月中旬初花,5月底为盛花期。盛花期时间较短,6月上旬为终花期。果实生育期190~210 d,果实成熟期为12月中下旬,是晚熟品种。ISSR结果分析表明,棱尖橄榄与其他橄榄品种均不在同一类群上。在广东省潮汕地区种植,10 a(年)结果树每666.7 m2产量达647.5 kg,表现丰产、稳产。

关键词: 橄榄 新品种 棱尖橄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磷土壤减量施磷对果蔗磷肥利用效率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产中为了追求高收益,果蔗种植中磷肥过量投入现象普遍,造成肥料效率降低和土壤肥力失衡等问题。本研究在广东湛江高磷红壤区采取田间定位试验(初始有效磷含量为234.80mg/kg),研究磷肥减量100%(P0)、50%(P1)、20%(P2)和当地常规施磷(CK,600kg P2O5/hm2)处理下,果蔗磷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连续2年试验后,果蔗产量、糖分含量、株高和茎径等品质性状均表现为P2>CK>P1>P0。P2处理磷肥利用率最高(32.09%),P1处理最低(28.08%);农学效率为P2>P1>CK;磷肥偏生产力为P1>P2>CK。随着施磷水平的降低,α-葡萄糖苷酶和与氧化还原相关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等酶的活性提高,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以及磷酸酶等水解酶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与氮转化相关的亮氨酸氨肽酶和脲酶活性均以P2处理最低,P0处理最高。此外,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显著相关(P<0.05)。综合果蔗产量、品质、磷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酶活性及其对生长影响,较常规施磷减量20%(P2)是该地区果蔗的适宜用量。

关键词: 果蔗 产量和品质 磷肥利用效率 土壤酶活性 施磷水平 红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籼稻品种黄华占和扬稻6号稻米理化特性和淀粉精细结构比较

中国稻米 2021

摘要:以携带相同Wxb基因的籼稻品种黄华占和扬稻6号为试验材料,系统分析了这2个优质籼稻品种的理化特性和淀粉精细结构。结果表明,黄华占稻米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扬稻6号,而表观直链淀粉含量高于扬稻6号,其他理化品质如胶稠度、总淀粉含量和碱消值两者无显著差异;黄华占稻米具有较高的糊化温度和热焓值。黄华占和扬稻6号稻米淀粉粘滞曲线较为接近,但黄华占稻米具有较高的崩解值和较小的回复值。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淀粉粒形态和结构在2个样品间无明显差异;但淀粉精细结构分析表明,黄华占稻米淀粉含有较少的支链淀粉短链以及较多的支链长链和较多的直链淀粉短链;淀粉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黄华占和扬稻6号淀粉均为A型晶体,但黄华占稻米淀粉的长程有序结构较扬稻6号淀粉高,而短程有序结构样品间无显著差异。上述研究为选育优质籼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籼稻 理化品质 糊化特性 淀粉精细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类中文核心期刊基金项目多项标注的调查与防范——基于131刊3268篇论文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1

摘要:以131种农业类中文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各刊2020年第1期发表论文中基金项目多项标注情况,结合各刊投稿指南相关规定,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表明:(1) 131种期刊的平均基金论文比高达96.2%,其中"S2农业工程类"期刊达到基金项目论文全覆盖。(2)刊均基金项目数为2.4个,以"S3、S5农学(农艺学)、农作物类"和"S9水产、渔业类"期刊标注项目数最多,分别为3.04个和2.85个。(3)标注基金项目最大数在2~5个的期刊共61种,占调查刊数的46.6%,其中标注5个项目的期刊最多(33种);标注基金项目最大数≥8个的期刊有25种,占调查刊数的19.1%,存在虚挂、乱挂现象;标注基金项目最大数≤4个的期刊共28种。(4)各刊投稿指南对项目标注数量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建议编辑部应客观公正评价论文学术价值,明确规定基金项目标注细则,加强基金项目审核;资助机构应完善基金项目管理制度,将单篇论文标注项目的平均数纳入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农业期刊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标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LAF-BSA技术的蝴蝶兰花底色关联SNP分子标记开发与验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与蝴蝶兰花黄白底色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以’黄金豹’蝴蝶兰(♀)和’白天使’蝴蝶兰(♂)及其杂交后代为实验材料,选择33个分布在5个不同颜色分布类型组群中的黄色底色杂交后代和仅有的2个纯黄色个体作为黄色底色群体,35个分布在对应5个颜色分布类型组群中的白色底色杂交后代作为白色底色群体,分别提取DNA并等量混合后构建2个不同底色DNA混池,采用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LAF-seq)结合BSA技术,对与花底色密切相关的候选标记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164 874个SLAF标签,其中含21 031个多态性SLAF标签,多态率为12.76%。SLAF标记在亲本中的平均序列深度为42×,在子代中的平均序列深度为46×。关联分析表明,在阈值>0.745 5时,筛选得到15个与花底色相关的SLAF候选标记,具27个SNP位点。采用SNaPshot测序技术在2个亲本、11个子代和4个不同的种质资源中验证SNP位点,筛选发现,Marker35886和Marker70907的2个SNP位点与相关SLAF序列中的SNP位点一致,对花底色的鉴定准确率分别为66.67%和73.33%,组合准确率达93.33%。本研究筛选到的2个SNP位点可作为有效的分子标记位点在蝴蝶兰育种早期进行辅助选择。

关键词: 蝴蝶兰 底色 SLAF-BSA SN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录组与蛋白组技术结合分析水稻耐低温分子机制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鉴定水稻耐冷相关功能基因、解析其调控耐冷性的分子机制,对水稻耐冷性分子育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强耐冷的粳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和低温敏感的籼稻品种'三黄占2号'(SHZ-2)为材料,通过全基因组转录和蛋白表达谱分析这两个品种对低温响应的差异,鉴定LTH和SHZ-2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蛋白及其信号通路.研究显示,两个材料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蛋白代谢途径、糖代谢途径和膜转运相关途径等生物学过程,并发现抗病相关防卫基因在抗病但不耐冷的SHZ-2中上调,而在耐冷但不抗病的LTH中没有显著上调,表明水稻抗病性与耐冷性存在内在关系.此外,还发现LTH和SHZ-2之间存在很多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表达差异不一致的基因.本研究从转录和翻译水平对耐冷和低温敏感两个水稻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促进对水稻苗期耐冷性分子调控机制的全面认识,并为下一步水稻耐冷基因的鉴定和耐冷性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水稻;耐冷性;转录组;蛋白质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甘薯根结线虫的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了掌握广东省甘薯根结线虫病害发生情况,用常规分离法进行解剖分离,并对分离线虫进行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从广东省粤东的陆丰、海丰和粤西的遂溪、吴川、廉江、雷州等地甘薯薯块带有明显根结的薯块进行分离,观察所分离根结线虫的2龄幼虫、雌成虫、会阴花纹特征,并通过根结线虫鉴定引物扩增条带约750 bp,结果表明引起广东省甘薯薯块危害的是象耳豆根结线虫.该病害逐年扩大危害对甘薯产业构成潜在威胁.

关键词: 广东省;甘薯;象耳豆根结线虫;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创意农业的实践困境与发展对策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

摘要:推动创意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与有效模式.虽然我国创意农业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且较不均衡,面临着人才支撑乏力、文化消费薄弱、制度安排缺位等诸多困境.应通过人才创新、消费引领、政策支持,推动创意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实践困境;路径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非靶向快速筛查荔枝花、蜂巢和蜂蜜中农药

食品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结合QuEChERS前处理技术,建立荔枝花、蜂巢和蜂蜜中未知农药残留的非靶向快速筛查方法。样品均由乙腈溶液提取,经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净化,采用Xbridge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化学电离源和正反监测模式条件下进行检测。利用目标化合物特征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同位素匹配、二级碎片信息和保留时间进行数据库匹配,筛查可疑未知农药,在Targeted MS/MS模式下,通过相应碰撞能量下的离子碎片信息进一步确证,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法定量。结果显示:共计筛选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及其代谢物BF 500-3、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毒死蜱、除虫脲和灭幼脲8种农药,在1~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50μg/kg,定量限为0.4~0.8μg/kg。8种农药在荔枝花、蜂巢和蜂蜜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96%,相对标准偏差为1.2%~6.1%。该法快速、简便、灵敏,可用于荔枝花、蜂巢和蜂蜜样品中未知农药的筛查和鉴定。

关键词: 荔枝花、蜂巢和蜂蜜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筛查 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优质不育系泰丰A获第二届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大比武总决赛冠军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8月30日,第二届广东农业科技创新比武大赛——"海大杯"广东种业科技创新大比武在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丰研究员领衔的项目"杂交稻优质不育系泰丰A的创制与应用"力压群雄,获得本届金星奖暨总决赛冠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