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迷迭香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简述
《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迷迭香是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迷迭香属的多年生灌木植物.研究表明,迷迭香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迷迭香酚、鼠尾草酚和鼠尾草酸等,在食品工业、医药、化妆领域应用广泛.迷迭香抗氧化剂是目前世界公认最好的天然抗氧化剂.简述了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以期为迷迭香植物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型副猪嗜血杆菌河南分离株的毒力基因研究
《养猪 》 2020
摘要:为了探究豫北某猪场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通过PCR鉴定分离株血清型,检测了14个可能与致病力有关的毒力基因(lsgB、capD、vta1、vta2、vta3、wza、hhdA、hhdB、ompP2、nanH、cdtA、cdtB、cdtC、espP2),分析其与血清型可能存在的关系,并做了豚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含有全部上述毒力基因,对豚鼠致病力强,为5型副猪嗜血杆菌强毒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及在饼干中的研究进展
《粮食加工 》 2020
摘要:膳食纤维作为"第七大营养素",具有良好的水合作用、吸附作用、溶解性和粘性等,对糖尿病、肠癌等疾病的治疗有辅助作用.将天然或加工后的膳食纤维加入饼干中,不仅可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使饮食更加健康,还可以提高食品工业副产物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论述了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包括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及理化特性以及在饼干制作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膳食纤维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长柄分泌型腺毛的遗传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草长柄分泌型腺毛的分泌物对烟叶的品质有重要影响,为了明确长柄腺毛的遗传特性,以纯合长柄分泌型腺毛烟草材料T.I.1068为父本、非分泌型腺毛烟草材料T.I.1112为母本,构建6个世代的群体(P1、P2、F1、F2、BC1、BC2),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研究烟草长柄分泌型和非分泌型腺毛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烟草长柄分泌型腺毛与非分泌型腺毛相对比例的遗传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控制.BC1、BC2和F2世代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80.05%、97.88%和96.50%,主基因遗传率很高,可以在早代进行腺毛种类的选择;BC1、BC2和F2世代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16.15%、1.55%和2.75%,BC1代应考虑多基因的影响,BC2和F2代多基因的影响较小.可见,长柄分泌型与非分泌型腺毛相对比例的遗传受2对主基因控制,以主基因效应为主,受基因间的互作的影响.
关键词: 烟草 长柄分泌型腺毛 非分泌型腺毛 比例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知识产权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 》 2020
摘要:知识产权是科学工作者工作智慧的结晶,是一笔丰厚的智慧资产.如何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这些特殊的财产,是科研管理者应该重点思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社会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在总结多年来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分析知识产权管理的特性,对知识产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进行初步探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流行优势菌株的调查及耐药性
《中国兽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调查研究河南省规模化猪场猪链球菌流行优势菌株及其耐药性情况,本试验采集临床疑似猪链球菌病例病料95份,通过细菌分离、纯化鉴定及血清型鉴定,共获得68株猪链球菌,其中猪链球菌血清2型为48株占70%,血清9型15株占22%,血清2型和9型为当前河南流行优势菌株.通过对猪链球菌胞外因子epf基因、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基因和溶血素sly基因3个主要毒力基因检测,共检测出5种毒力基因类型,其中以epf+/mrp-/sly+类型(25株)为主,其次是epf-/mrp-/sly-类型(20株)、epf+/mrp+/sly+类型(18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8株猪链球菌除对头孢噻呋、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敏感性较好外,对其他5类13种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且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通过24种耐药基因检测,共检测出12种耐药基因,其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A1、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B)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parC的检出率分别高达86%,89%,63%,58%.以上结果为猪场临床防控猪链球菌病选药、用药以及选择相应的血清型疫苗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氮配施腐植酸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评价减氮配施腐植酸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为科学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提供技术支撑.2017~2019年,在豫南黄褐土区开展田间长期定位试验,探讨腐植酸与不同氮肥水平的科学运筹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T1)、常规施肥(T2)、单施腐植酸3 000 kg·hm-2(T3)、常规施肥+腐植酸3 000 kg·hm-2(T4)、常规施肥减氮15%+腐植酸3 000 kg·hm-2(T5)、常规施肥减氮30%+腐植酸3 000 kg·hm-2(T6)等6个处理.结果表明,腐植酸与适宜的氮肥用量配施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其中,以T5的效果最佳.T5的土壤容重最低,显著低于其它处理0.73%~4.91%(P<0.05);而T5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与T2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了4.58%,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了21.76%和9.82%,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了2.68%和1.84%,土壤pH值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减氮15%配施腐植酸是本研究区域内的最佳施肥运筹技术模式,对实现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形态和施用空间分布对烤烟效应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20
摘要:为了明确豫南烟区适宜的氮素形态和施用空间分布对烤烟的影响.采用大田裂区设计,以氮形态为主区,施氮深度为副区.研究了豫南烟区不同氮形态和施用空间分布对烤烟的农艺性状、烟株干物质积累及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结果 表明:50%铵态氮+50%硝态氮和施氮深度25 cm组合的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的比例均最佳.同一氮形态下,施氮深度25 cm组合的烟叶干物质量高于施氮深度15 cm.在相同的50%铵态氮+50%硝态氮形态下,施氮深度15 cm的硝态氮含量(土层15~20 cm)显著高于施氮深度25 cm,增幅25.3%.同一施氮深度下,土层15~20 cm的铵态氮含量依次为50%铵态氮+50%硝态氮>100%铵态氮>100%硝态氮.综合分析,以50%铵态氮+50%硝态氮和施氮深度25 cm组合的效果最佳,建议在豫南烟区推广施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