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温室滴灌条件下施用鸡粪和磷肥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温室土壤磷素积累的问题,定位研究滴灌条件下施用鸡粪和磷肥对土壤磷素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中国华北平原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滴灌方式灌溉,设置不施肥(CK)、单施磷肥(P1)、单施鸡粪(OM)、鸡粪和减量磷肥配合施用(OM+P1)、鸡粪和习惯量磷肥配合施用(OM+P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黄瓜土壤无机磷各形态的转化积累、不同生育时期在土壤垂直剖面的运移分布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鸡粪和磷肥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的全磷、有效磷(Olsen-P)及无机磷的积累和残留.在0-20 cm土层中,全磷含量随着黄瓜生育时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苗期最高,产瓜末期最低.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全磷含量明显不同,各生育时期顺序均为OM+P2处理>OM+P1处理>P1处理>OM处理>CK处理;土壤剖面各层次有效磷含量差异很大,苗期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范围为44.43-86.08 mg·kg-1,20-40 cm土层含量范围为6.51-10.05 mg·kg-1,40 cm以下土层黄瓜各个生育时期有效磷含量差异很小.在温室滴灌条件下水分对磷的运移影响较小,土壤有效磷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各生育时期0-20 cm土层有效磷占土壤剖面0-100 cm土层有效磷的68.76%-87.78%.与CK相比,其他施肥处理均提高了有效磷占全磷的比重,提高范围为1.23%-2.47%.0-20 cm土层中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含量为Ca10-P>Ca8-P>O-P>Ca2-P>Al-P>Fe-P,其中,Ca-P所占比例最大,为79.55%-83.35%.随着磷肥用量增加,磷的积累量也增加,Ca8-P、Ca2-P、Al-P、Fe-P和Ca10-P含量均比不施磷的处理显著提高,以Ca8-P增加最多,其次是Ca2-P、Al-P和Fe-P;磷肥施入土壤后很快会经由Ca2-P转化为Ca8-P,而以缓效态累积在土壤中,各形态无机磷中以Ca8-P积累最多,Al-P和Fe-P也有一定量的积累.[结论]传统过量施肥造成磷素以Ca8-P、Al-P和Fe-P等形态残留于土壤中,造成了土壤磷素的积累和磷肥的浪费.在30 000 kg·hm-2鸡粪的基础上增施磷肥并无显著增产效应,却显著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残留积累量.如果只施鸡粪,用量不宜超过30 000kg·hm-2;如果配施无机磷肥,则鸡粪减量,且无机磷肥在300 kg·hm-2的基础上减量,具体施肥量及配施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 黄瓜 日光温室 鸡粪 磷肥 无机磷分级 磷的富集和转化 有效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尺度冬小麦-夏玉米微喷灌精准自动施肥增产效应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微喷灌精准自动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产值、生产成本效益等的影响,该文以传统施肥技术为对照,设置6.67 hm~2大尺度微喷灌精准自动施肥在冬小麦-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定量分析微喷灌精准自动施肥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产值、生产成本、效益、氮磷用量和灌溉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尺度冬小麦-夏玉米微喷灌精准自动施肥具有增产、增收、节约成本、节肥、节水的良好应用效果.与传统施肥相比,微喷灌精准自动施肥在冬小麦季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产10.6%,增加效益43.77%,降低生产成本26.17%,减少氮磷化肥24.20%,节约灌溉用水57.45%.微喷灌精准自动施肥在夏玉米季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增产13.73%,增加效益13.73%,降低生产成本17.09%,减少氮、磷养分用量20.34%,节省灌溉用水36.94%.微喷灌精准自动施肥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季增产12.26%,增收效益37.39%,降低生产成本21.85%,减少氮磷化肥22.26%,节省灌溉用水46.51%,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研究结果可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农业生产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灌溉 作物 精准自动施肥 冬小麦 夏玉米 增产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地区中国荷斯坦牛DGAT1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中国奶牛 2019

摘要:本研究以河北地区870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法对DGAT1基因K232A位点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并利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了DGAT1基因K232A位点突变对乳脂率、乳脂量、乳蛋白率、乳蛋白量、305d产奶量5个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共检测到KK、KA和AA 3种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为0.0402、0.9276和0.0321;等位基因K和A的频率分别为0.5040和0.4960;该碱基突变对乳脂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30d产奶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乳脂量、乳蛋白率和乳蛋白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KK基因型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KA和AA基因型(P<0.01);KA和AA基因型的305d产奶量显著高于KK基因型(P<0.05);AA和KA基因型的泌乳性状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DGAT1基因突变对河北荷斯坦奶牛泌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泌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DGAT1 泌乳性状 PCR-RFLP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品种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

中国棉花 2019

摘要:河北省各育种单位选用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遗传基础的丰产、抗病品种冀棉20为母本,进行品种改良与抗虫性状的转育,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先后培育出20多个抗虫棉品种。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2个,兼抗枯、黄萎病品种2个。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启示棉花育种工作者:亲本优良、遗传基础丰富,选育优良品种多;准确选择可有效实现性状突破;逐步改良亦可实现主要性状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棉花 冀棉20 品种资源 育种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葱黄寡毛跳甲高毒力Bt菌株的鉴定及效果评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筛选到一株对葱黄寡毛跳甲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菌株DK49,利用菌株DK49 gyr B基因序列和pho R基因序列分别在Gen 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两种基因序列均与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相应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达到99%;同时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菌株DK49均与苏云金芽胞杆菌聚合在一起,说明菌株DK49属于苏云金芽胞杆菌。Biolog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菌株DK49可有效利用14种碳源,对二甲胺四环素等10种化学物质敏感,对利福霉素等11种化学物质不敏感。通过室内生物活性评价,明确菌株DK49对葱黄寡毛跳甲成虫3 d的LC_(50)为0.8161×10~7 cfu/mL。田间小区结果显示,菌株DK49在1×10~7 cfu/mL浓度下,连续施药3次后对葱黄寡毛跳甲的虫口减退率达到92.31%,防治效果达到96.81%。可见,菌株DK49能有效地控制葱黄寡毛跳甲的发生为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葱黄寡毛跳甲 苏云金芽胞杆菌 分子鉴定 活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高油花生品种的光合与物质生产特征

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冀花2号、冀花4号和鲁花12号为材料,连续测定干物质、荚果产量、含油量及叶片光合指标,定量分析高产高油花生品种冀花4号物质生产指标的动态特征和叶片光合性能,为解析花生高产高油形成机制和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结果 表明,荚果产量和籽仁含油量均以冀花4号最高.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速率均以冀花4号>冀花2号>鲁花12号,且冀花4号干物质积累潜力适中;籽仁油分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均以冀花4号>鲁花12号>冀花2号,籽仁油分积累活跃期以冀花4号最短.冀花4号全生育期的光合势显著高于冀花2号和鲁花12号,分别高20%以上,产量形成期的光合势占全生育期的80%,冀花4号结荚期光合速率比冀花2号和鲁花12号均高24%以上;光饱和点和CO2饱和点均为冀花4号最高.荚果产量与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叶片光合速率和总光合势呈极显著正相关;籽仁含油量与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籽仁油分平均积累速率、光饱和点、CO2饱和点、经济系数、出仁率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荚果产量与含油量极显著正相关.冀花4号具有较高的经济系数、总光合势及结荚期后分配比例、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CO2饱和点,以及相对较高的干物质和油分积累平均速率,是其较冀花2号和鲁花12号高产高油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花生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油分积累 光合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聊城市仓储玉米籽粒霉烂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聊城市引起仓储玉米籽粒霉烂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54份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优势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其次为哈茨木霉复合种Trichoderma harzianum species complex,分离频率分别为31.48%和24.07%,其他病原菌如禾谷镰孢复合种F.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棘孢木霉T.asperell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flavus、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的分离频率分别为9.26%、1.85%、1.85%、5.56%、5.56%、14.81%和3.70%.基于11个哈茨木霉复合种分离物的EF-1α基因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分离到的均为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anum.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非洲哈茨木霉是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且对玉米产量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仓储 籽粒霉烂 病原菌 哈茨木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果类蔬菜日光温室智能化育苗关键控制技术

蔬菜 2019

摘要:为了制定出1套可操作性强的日光温室智能化育苗关键控制技术体系,经实践并结合智能化育苗数据检测控制及管理系统,总结和完善了茄果类蔬菜幼苗不同阶段对温度、基质湿度及光照等的具体要求,最终形成了1套可操作性强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 茄果类 育苗 智能化 日光温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生物活性的测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系统测定和分析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点滴法、浸渍法和食料混药法测定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的室内生物活性,分析观察和触药时间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供试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氟铃脲、氟啶脲和杀铃脲对绿盲蝽均具有一定的胃毒作用,氟铃脲和氟啶脲还具有较好的触杀活性.氟铃脲处理后1~4 d,随着时间延长,试虫死亡率逐渐增加,至第4 d后不再变化.试虫接触氟铃脲超过24 h后,随着触药时间的延长,最终死亡率保持稳定.[结论]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表现出较好的胃毒作用,氟铃脲和氟啶脲还表现出较强的触杀活性,但其活性明显受观察时间和试虫触药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 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 绿盲蝽 生物活性测定 胃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萃取头对黄冠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研究不同萃取头对梨果实香气种类的影响,旨为梨果实香气的提取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c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选用7种萃取头对黄冠梨成熟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萃取,分析了不同萃取头萃取的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的差异.检测结果表明:7种萃取头共萃取到香气成分8类34种,其中,醛类物质7种,醇类物质6种,酯类物质14种,烃类物质1种,酮类物质1种,苯类物质3种,醚类物质1种,酸类物质1种.进一步对各萃取头萃取到的香气物质进行分析发现,PDMS/DVB (粉色平头,涂层厚度65μm)萃取头和DVB/CAR/PDMS (涂层厚度50/30μm)萃取头萃取到的香气物质种类最多,均达到了21种,且均以醛类物质中的己醛和2-己烯醛相对含量较高;其他5种萃取头萃取到的香气种类和相对含量均较少.不同萃取头对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在黄冠梨果实香气萃取时可选择PDMS/DVB (粉色平头,涂层厚度65μm)萃取头和DVB/CAR/PDMS (涂层厚度50/30μm)萃取头.

关键词: 黄冠梨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