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若干问题分析——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为例

上海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与问题,从明确建设目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共享机制等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技术创新 平台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不同菌株木聚糖酶xyn基因的表达及其酶活性分析

菌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聚糖酶是半纤维素酶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分解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秸秆中的半纤维素。研究探讨木聚糖酶相关基因及其功能,为进一步探讨木聚糖酶与草菇生物转化率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构建了草菇2个木聚糖酶基因xyn1和xynII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然后从生物转化率不同的草菇菌株分别提取各自的RNA,反转录为c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xyn1和xynII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最后应用DNS法对这些菌株中的木聚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xyn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草腐菌相似性较高,而xynII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木腐菌遗传差异较小。在木聚糖酶活性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中,不同菌株的木聚糖酶活性趋势与xynII的转录表达趋势相似,均呈现依次递减。草菇的木聚糖酶活性与其生物转化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推测草菇不同菌株木聚糖酶活性差异可能表现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

关键词: 草菇 木聚糖酶 实时荧光定量PCR 系统进化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游离小孢子的活力与耐盐性

植物生理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取田间种植的大麦品种‘花30’幼穗游离小孢子,采用荧光素二醋酸酯(FDA)染色法测定其在不同Na Cl浓度胁迫下的活力,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显微系统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计数,研究了大麦离体小孢子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利用FDA染色结合软件显微拍照系统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和分析游离小孢子的活力和大小。对本年度大田种植的大麦‘花30’材料,按照成熟方法游离小孢子,获得40%具有活力的小孢子,游离小孢子在含1%Na Cl提取液中至少2 h内活力保持稳定。

关键词: 大麦 游离小孢子 细胞活力 盐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都市多功能农业研究综述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与环境等问题的日益凸显,都市多功能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都市多功能农业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厘清研究思路,提出观点:都市多功能农业各功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以及政策的保障,今后应加大相应技术集成与支撑政策研究,以充分发挥都市多功能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都市多功能农业 新农村建设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改良节水抗旱稻亲本的白叶枯病抗性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水稻材料‘CBB23'为供体材料,以优良节水抗旱稻保持系‘沪旱1B'为受体材料,采用杂交和回交的方式,在后代分离群体中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同时将改良的保持系与不育系成对回交,通过分子标记检测、田间抗性鉴定和综合农艺性状选择,在BC_3F_5后代株系中获得Xa23基因纯合且表型与‘沪旱1B'相似的株系10份,以及与改良保持系回交3代的纯合不育系材料4份。使用P6菌系采用人工剪叶接种鉴定,发现纯合株系材料明显提高了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关键词: 抗病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节水抗旱稻 抗病品系 白叶枯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八个鹅品种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中国家禽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比较相同环境下不同鹅种间血液生化代谢特点的种质差异,在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江苏泰州)内随机抽取成年同月龄健康的豁眼鹅、乌鬃鹅、太湖鹅、浙东白鹅、武冈铜鹅、皖西白鹅、莱茵鹅、朗德鹅8个鹅品种各20只,进行15项血液指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鹅种间总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钠离子、氯离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球蛋白、白球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豁眼鹅尿素氮指标极显著低于莱茵鹅(P<0.01),表明其蛋白质沉积能力最强。朗德鹅TG则极显著高于皖西白鹅、豁眼鹅(P<0.01),显示它具有很强的脂肪沉积能力。另外,不同品种间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钾离子、钙离子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关键词: 品种 血液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潜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的河道水质净化效果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太湖流域的小河道水环境污染普遍较重的现状,结合潜流和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技术的优点,设计并制作了阶梯式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前端采用潜流,后端采用表面流,试验区种植密度为25株/m2的茭草,研究其组合工艺对河道水质的净化效果,以期为河道人工湿地的设置提供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具有较强的污染物去除能力,HRT为3.4d时,7—12月对TN、TP、NH+4-N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4.3%、63.9%、74.6%、51.1%,较同期相同HRT下潜流人工湿地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2.1、10.6、1.8、5.1百分点。其中,前端0.25距离分数的去除率占各自总去除率的74.5%~91.2%。

关键词: 复合人工湿地 河道 水污染 去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优质节水抗旱稻'早玉香粳'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玉香粳'系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育成的粳型早熟节水抗旱稻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早玉香粳'的选育过程、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稻米品质和对病虫害的抗性,并提出了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该品种在上海5月中旬种植,9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125 d,产量7 836 kg/hm~2。

关键词: 粳稻 早熟品种 抗旱品种 节水 选育 高产栽培 ‘早玉香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比例红蓝光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罗马生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6种不同比例的红(R)蓝(B)光质(2R/1B,4R/1B,8R/1B,1R/2B,1R/4B,1R/8B)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的白光相比,以红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2R/1B,4R/1B,8R/1B)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明显,其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红蓝复合光对生菜幼苗的形态建成、根系活力、叶片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均有促进作用,以红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促进效果优于以蓝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在以红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中,2R/1B,4R/1B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8R/1B。总之,不同红蓝光比例显著影响了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其中以2R/1B和4R/1B处理最优。

关键词: 生菜 光质 种子萌发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玻璃化快速冷冻仪在猪MⅡ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中的应用

上海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猪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效果,应用玻璃化快速冷冻仪(Vit-Master)进行猪成熟卵母细胞的冷冻,以观察其冷冻效果。结果显示:浆状液氮降温速率[(21 345±l768)℃/min]远远高于普通液氮降温速率[(11 982±1 936)℃/min];各组冻后形态完整率无显著差异;冻后存活率为:使用玻璃化快速冷冻仪的不同浓度保护剂组[A':(57.87±10.66)%、B':(76.5±10.33%)、C':(79.07±14.90)%和D':(81.94±6.98%)]均分别高于对应的不使用玻璃化快速冷冻仪组[A:(49.73±2.91)%、B:(60.63±12.45)%、C:(71.33±14.38)%和D:(78.50±7.40)%],但均无显著差异,B'和C'组均高于C和D组,但差异不显著,A和A'组均显著低于B'、C'和D'组。因此,通过使用Vit-Master冷冻装置提高冷冻速率,可以降低冷冻保护剂使用浓度并提高冻后存活率。

关键词: 卵母细胞 玻璃化冷冻 玻璃化快速冷冻仪 降温速率 半麦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