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浮游植物群落对不同沉水植物生境的响应
《上海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沉水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其对水质的改善效果,从浮游植物的密度、生物量、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对不同沉水植物生境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4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TN、NO_3~--N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效率依次为常绿苦草>普通苦草>马来眼子菜>黑藻;伴随着沉水植物生长引起的生境差异和水质条件的变化,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由单一隐藻门转变为隐藻门、硅藻门、绿藻门及蓝藻门的种类同时占优势;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来看,不同供试沉水植物之间有较大差异,均以其中水质改善效果相对较差的黑藻处理为最大,全年平均值分别为1.485 mg/L、2.2和0.62,表明黑藻生境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有利于浮游植物形成稳定复杂的群落结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营养盐水平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氮磷比显著负相关。


姬松茸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的中试生产
《上海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中试试验确定了姬松茸液体发酵生产菌丝体的最佳条件和菌丝体多糖生产工艺。发酵工艺中碳源为玉米粉和蔗糖,氮源为豆饼粉和酵母粉,接种量5%,发酵温度25℃,通气量1∶0.5(v/v),搅拌速度150 r/min,发酵培养72 h,菌丝体平均得率16.42%,菌丝体中多糖含量为25.22%。液体发酵姬松茸菌丝体多糖的生产工艺为:菌丝体加10倍量水,100℃热回流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 h和1 h),合并2次提取滤液,用截留值为10 kD的中空纤维超滤柱将提取液超滤浓缩至浓缩比为1∶1,将浓缩滤液加2%麦芽糊精,喷雾干燥后得粗多糖,粗多糖得率为12.64%,粗多糖含量为33.47%。


重组猪γ-干扰素的表达与纯化
《上海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猪γ-干扰素(Porcine interferon-γ,PoIFN-γ)成熟蛋白的基因合成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对重组菌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发现在IPTG体积浓度为0.04 mmol/L、诱导时间为3 h、诱导温度为30℃的条件下,目的蛋白大部分以可溶形式表达。重组蛋白经亲和柱纯化后的纯度大于90%,表达量达40 mg/L菌液。重组蛋白在MDBK细胞上抗滤泡性口炎病毒的活性为2×10~6 U/mg。


农作物秸秆饲料饲喂崇明白山羊的效果
《上海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用不同秸秆废弃物配方青贮饲料饲养崇明白山羊的效果,将40只3~4月龄、体重约10 kg的崇明白山羊羔羊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进行饲喂试验:Ⅰ组饲喂青贮山芋藤加精料,Ⅱ组饲喂青贮玉米秸加精料,Ⅲ组饲喂青贮花菜叶加精料,Ⅳ组饲喂青贮芦笋秸加精料,V组饲喂青贮玉米秸与精料制成的全混合颗粒饲料,并检测了饲喂后7 d、14 d、21 d和28 d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秸与精料制成的全混合颗粒饲料效果最好,28 d平均日增重达到125.18 g;其次是玉米秸秆青贮组,28 d平均日增重达到113.17 g。该结果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上海市零售鸡蛋沙门氏菌快速检测
《上海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验证文献提供的PCR引物是否可用作肠炎沙门氏菌常规检测,选取上海市超市零售品牌盒装鸡蛋和农贸市场在售散装鸡蛋共282枚,通过PCR法快速检测鸡蛋内沙门氏菌阳性率。结果表明:超市品牌盒装鸡蛋中沙门氏菌阳性率为0.42%,散装鸡蛋沙门氏菌检出率为4.76%。研究证明PCR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和高度特异性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可在畜产品沙门氏菌的检测中推广应用。


基于多功能农业的科技创新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一种过程,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一系列方式。农业科技创新的引发可以归结为价格诱致和制度诱致两方面。多功能性是农业存在的自然属性,中国农业多功能的演化与"隐性农业革命"有密切关联。以农业多功能性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应注重社会对农业发挥民生保障功能的需求,对农业辅助新兴经济发展功能的需求,以及对农业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功能的需求。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配方筛选研究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真姬菇为试材,以工厂化生产常用原材料为基础,设计12种栽培配方,研究真姬菇(蟹味菇和白玉菇)在其中的菌丝生长情况和栽培单产,筛选出适合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配方1即杂木屑25%、棉籽壳15%、玉米芯20%、米糠23%、麸皮12%、玉米粉5%为最适宜的工厂化生产配方。


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蔬菜生产过量使用有机肥也会影响蔬菜的生长、降低蔬菜的品质。本项目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一定养分量投入中,在黄瓜上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最佳配比。试验采用泡沫槽栽培,所有供试肥料均以底肥形式一次性施入。结果表明,施有机肥30 t/hm2+无机肥0.9 t/hm2的处理和施有机肥45 t/hm2+无机肥0.45 t/hm2的处理严重抑制了黄瓜定植初期的生长,降低了前期单株产量和果实中Vc、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硝酸盐含量。单施有机肥60 t/hm2的处理肥害相对较轻,植株恢复生长较快。单施无机肥1.8 t/hm2的处理和施有机肥15 t/hm2+无机肥1.35 t/hm2的处理植株生长势强,前期单株产量、果实中Vc、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硝酸盐积累量较低,但这两个处理在结果后期发生早衰,导致中后期产量下降。综合生长、产量和品质指标,最优的底肥组合应该是施有机肥15 t/hm2+无机肥1.35 t/hm2的处理,但要注意生长中后期进行追肥,以满足果实生长的营养需求,以期获得较高的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