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高光泽番茄育种及果实表面光泽度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番茄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培育高光泽的番茄品种成为育种家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主要从番茄果实表面光泽度鉴定方法、基因定位及光泽度与角质层的关系三方面,对目前番茄果实光泽度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番茄高光泽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的建立和果皮光泽度形成的遗传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茄 育种 光泽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粘质沙雷氏菌S-JS1与5种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联合作用及该菌对灰飞虱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S-JS1与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联合作用,以及SJS1对灰飞虱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灰飞虱3龄若虫为对象,采用喷雾法比较了SJS1与5种杀虫剂(螺虫乙酯、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和毒死蜱)单用,以及菌、药混用对灰飞虱的杀虫活性,测定了灰飞虱取食经S-JS1处理的水稻后,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S-JS1分别与不同浓度杀虫剂混用,均可提高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致死率。其中,109 cfu/m L的S-JS1与1.25 mg/L的噻虫嗪混用处理3 d,或与25 mg/L的螺虫乙酯混用处理5 d,灰飞虱的死亡率分别为65.58%和76.27%,均显著高于同浓度杀虫剂单用的处理(噻虫嗪单用时致死率为44.24%,螺虫乙酯为49.22%),表现为增效作用(χ~2>3.84,实测死亡率–预期死亡率>0);其他各混用处理均为相加作用(χ~2<3.84)。灰飞虱取食经粘质沙雷氏菌处理的水稻苗后12和24 h,其Car E活性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GSTs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OD和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粘质沙雷氏菌S-JS1可能降低了灰飞虱对杀虫剂的抵抗力。本研究可为探索昆虫病原细菌与杀虫剂间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为灰飞虱的有效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杀虫剂 蚍虫啉 灰飞虱 联合作用 解毒酶 保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标签重组病毒构建和免疫试验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圆环病毒2型(PCV2)能引起断奶仔猪衰竭综合症,为了获得利于纯化的病毒和新型标记疫苗,采用病毒重组技术,选择利于纯化的6个氨基酸His标签作为标记表位,插入PCV2 Cap蛋白C端,拯救获得重组标记病毒rPCV2-His。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证明重组病毒所含的标签能稳定表达。通过镍柱纯化重组病毒,该病毒获得了纯化。纯化的重组病毒灭活后免疫小鼠,PCV2特异抗体显著提升,且能产生标记免疫抗体,小鼠攻毒显著降低体内PCV2含量。该重组病毒可作为PCV2新型疫苗研究重要材料。

关键词: PCV2 重组病毒 纯化 标记 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渍害胁迫时期和持续时间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渍害胁迫时期和持续时间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定量化影响,以扬麦13号为供试品种,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开展不同渍害胁迫持续时间(0、5、10和15d)的盆栽试验,观测不同渍害胁迫处理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发生渍害胁迫均可导致小麦减产,且随渍害胁迫时间的延长,小麦产量下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渍害胁迫造成的减产呈现为孕穗期>拔节期>灌浆期,渍害胁迫每增加1天,孕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小麦单株产量分别下降0.79、0.59和0.48g,表明孕穗期是小麦渍害胁迫的敏感期。此外,不同生育时期渍害胁迫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拔节期渍害胁迫同时降低小麦株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但主要通过降低小麦穗粒数造成产量下降;灌浆期渍害胁迫对小麦株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主要通过降低千粒重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孕穗期处于小麦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阶段,此时发生渍害胁迫,对小麦株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大于灌浆期,对千粒重的影响大于拔节期,因此,孕穗期渍害胁迫造成小麦减产最严重。为预防渍害胁迫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应在孕穗期前后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在田间及时开沟排水。

关键词: 冬小麦 渍害胁迫时间 产量 生育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海地区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与品种筛选研究

玉米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2017年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和连云港市赣榆区,开展5组机械粒收试验与示范,对参试的34个品种、75个品次收获期子粒含水率、破碎率、杂质率和产量损失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破碎率高、损失率大是该区域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收获时子粒含水率偏高是导致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参试品种玉米产量和收获期子粒含水率分析,以当年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和收获期平均子粒含水率为指标,应用双向平均作图法,初步筛选出产量高、收获期含水率低的迪卡517、京农科728、泽玉8911和泽玉501,推荐为该区域适宜机械粒收品种。

关键词: 夏玉米 品种筛选 机械粒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原酸对鸡肉腐败菌的抑菌机理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鸡肉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研究绿原酸的抑菌机理,为绿原酸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绿原酸对2种指示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为5 mg/ml;根据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过绿原酸处理后,2种指示菌表面有明显凹陷,细胞受损严重;通过对胞外ATP、蛋白质质量浓度的检测发现经过绿原酸处理后2种指示菌ATP、蛋白质发生明显泄漏;膜电位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结果也表明绿原酸使2种指示菌细胞膜受损,膜电位被破坏。由此看出,绿原酸是通过作用于细胞膜,使细胞膜受损严重,从而导致膜电位被破坏,胞内大分子物质泄漏从而达到抑菌作用。

关键词: 绿原酸 荧光假单胞菌 腐生葡萄球菌 抑菌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阳离子絮凝剂的辐照合成及表征

核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出一种简便可靠的絮凝剂制备方法,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单体为供试材料,采用~(60)Co-γ辐照法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一步法制备阳离子絮凝剂。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絮凝剂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分析,同时考察辐照聚合反应中单体AM∶DMDAAC质量比和辐照剂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粒径的絮凝剂样品进行污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辐照法成功制备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PDA),絮凝剂表面为多层次的立体网状结构,且在常温下性能稳定;在AM∶DMDAAC=2∶1(质量比)条件下,当辐照剂量为12 kGy时,所得聚合物单体转化率高达83.6%;粒径大于0.20 mm的絮凝剂对有机污水处理效果很好。本研究为一步法制备高效的絮凝剂样品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辐照 絮凝剂 有机污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对阴沟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分析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主分离的一株冰鲜鸡肉产品的优势腐败菌——阴沟肠杆菌为指示菌,研究乳酸对该菌的抑菌机制。结果发现各质量分数乳酸(1.0%、0.5%、0.25%)均对阴沟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乳酸处理后菌体的细胞电势增加,ATP和紫外吸收物质有明显的泄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乳酸处理后的菌株形态变得不规则,细胞壁损伤明显,细胞内容物渗出;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也发现,乳酸处理后的菌株细胞通透性增加。因此,乳酸抑菌效应主要通过作用于细胞壁,导致细胞壁损伤和细胞通透性增加,改变细胞内外电势,造成内容物的泄漏,发挥杀菌作用。

关键词: 乳酸 阴沟肠杆菌 抑菌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猪发酵床垫料不同时期碳氮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短、长期养猪发酵床垫料为对象,采用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垫料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垫料碳氮组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优势菌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漠河杆菌属和梭菌属是垫料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物种。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主成分分(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析的结果表明:养殖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酵床垫料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但差异不显著。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在门水平上,放线菌门、绿弯菌门的细菌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由21.3%、1.64%分别提高到28.4%和4.34%;在属水平上,甲基暖菌属、甲基杆菌属、马杜拉放线菌属、分枝杆菌属、红球菌属、副球菌属等11个物种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甲基暖菌属、马杜拉放线菌属的相对丰度由0.405%、0.570%分别提高到2.862%、2.190%;假单孢菌属、嗜冷杆菌属、鞘氨醇杆菌属、黄杆菌属等7个物种显著降低,假单孢菌属、嗜冷杆菌属的相对丰度由2.51%、2.13%分别下降到0.93%、0.18%。硝态氮的含量显著增加,有机质、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显著降低。Mantel test分析的结果表明:垫料细菌群落与纤维素含量显著正相关(r=0.333,P=0.042)。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动细菌属、假单胞菌属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显著正相关,Gelidibacter、嗜冷杆菌属与纤维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垫料纤维素是影响微生物发酵床细菌群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可为发酵床初期选择垫料及不同垫料的合理配比,提高粪便原位转化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发酵 微生物 动物 养猪发酵床 碳氮变化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钾肥对霞脆桃果实品质及KUP基因表达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霞脆桃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钾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及果实发育中K~+动态平衡与KUP家族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喷施钾肥显著增加了霞脆桃的鲜质量和体积大小,改善了果皮着色指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效提升了桃果实品质,并有效增强了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果肉的钾素营养状况;桃KT/HAK/KUP家族基因在桃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PpeKUP1基因在霞脆桃整个果实发育期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PpeKUP5和PpeKUP3,而PpeKUP14~PpeKUP16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均没有检测到表达量; PpeKUP1、PpeKUP2和PpeKUP7在转录水平上对喷施钾肥处理最为敏感,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在第2次果实膨大期(75 DAFB)至达到商业成熟度时(95 DAFB)均显著增强.

关键词: 果实发育 钾肥 叶面喷施 KT/HAK/KUP家族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