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GFP标记的植物促生菌B96-Ⅱ-gfp的定殖能力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技术研究了植物促生菌B96-Ⅱ的标记菌B96-Ⅱ-gfp在盆栽黄瓜土壤中的时间、空间定殖动态以及在黄瓜植株上的分布。研究表明:B96-Ⅱ-gfp在土壤中具有持久的定殖能力,接种180d时在自然土和黄瓜枯萎菌病土中的定殖数量分别为2.7×104cfu·g-1和6.6×104cfu·g-1,360d时在土壤中仍可检测到B96-Ⅱ-gfp的存在。B96-Ⅱ-gfp可在盆栽植株生长土壤的表层(0~4cm)、中层(4~8cm)和底层(8~12cm)定殖,定殖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B96-Ⅱ-gfp还可在黄瓜的根、茎和叶上定殖,根部定殖的数量(7.2×104cfu·g-1)显著高于茎部和叶部定殖的数量;黄瓜植株体内定殖的数量多于体表定殖的数量。对土壤中可培养的3大微生物类群影响的研究表明:B96-Ⅱ-gfp对土壤中真菌数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则没有明显影响。防病促生试验表明:B96-Ⅱ-gfp可增加黄瓜株高、鲜重和干重,对黄瓜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与未标记菌株B96-Ⅱ的防病促生作用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植物促生菌 B96-Ⅱ-gfp 绿色荧光蛋白 定殖 枯草芽孢杆菌 防病促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药剂防治棉田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中国棉花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不少棉田烟粉虱危害程度日益加重,为了有效防治,进行了6种药剂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乐斯本乳油、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对烟粉虱成虫防治具有速效性强和药效性持久的特点;而5%氟虫氰悬浮剂、25%阿克泰可分散性粒剂和2.8%阿维菌素乳油具有速效性较差、持效性好的特点;10%吡虫啉WP防效最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结构与表达模式研究
《园艺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orfA501标记与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表型之间的完全符合引起研究者对其所在基因结构的兴趣。试验通过锚定PCR方法获得了orfA501的侧翼序列,明确了其在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基因组中的位置;采用RT-PCR方法研究了orfA501及其相连基因的转录模式。结果表明: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基因组中orfA501的5′端与coxⅠ基因紧密相连,二者相隔93个碱基;orfA501的3′端是由atp9、atp6、atp1以及nad4等基因片段构成的一个复杂序列;在洋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药中,orfA501与coxⅠ基因分别转录,且orfA501对coxⅠ的转录具有正调控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剂对白三叶青贮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青贮的影响,以营养生长期白三叶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甲酸或蔗糖都能显著改善白三叶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极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0.01)。添加甲酸或蔗糖显著提高白三叶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保存率(P<0.05),显著提高ADF含量(P<0.05)。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下降。
添加果酒复合型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食品与机械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将南瓜汁和苹果汁混合发酵的果酒与酸奶进行调配,研制果蔬复合型乳酸菌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发酵果汁的最佳工艺为:南瓜汁:苹果汁=1:3,酵母菌接种量为8%,发酵天数为3d,糖度为8Brix;复合型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工艺为:发酵乳添加量为32.0%,复合发酵果汁8.0%,糖添加量为10.0%,稳定剂添加量(CMC:黄原胶=2:1)为0.30%,加酸量(柠檬酸:果酸:VC=8:1:0.5)为0.14%,均质压力为20MP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会计之友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高等学校资金来源和支出多元化及高校扩招的现实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缺乏必要的监督,还不能适应高校所面临的这一现实环境.文章针对这二者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提高和改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方面的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小食心虫高效性诱剂使用方法
《中国植保导刊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简称梨小。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各桃、梨产区普遍发生;在桃、梨混栽的果园发生尤为严重。该虫为害对象包括桃、苹果、李、杏、海棠、樱桃、杨梅等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覆膜旱作稻氮、磷、钾养分分布特征探讨
《土壤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对自2001年起连续覆膜旱作稻N、P、K养分吸收分布特征及秸秆还田对其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各器官中籽粒氮磷浓度最高,而钾在茎部最高;氮磷含量主要分布在籽粒,钾主要分布在叶和茎部;秸秆还田提高了植株体内总氮和钾吸收量,而磷稍有降低,具有降低籽粒中氮磷钾的浓度趋势,且它们在籽粒中分配率都有所下降。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覆膜旱作稻籽粒氮浓度和氮吸收量、以及磷钾吸收量均有所增加,而磷和钾浓度则稍有下降趋势;氮、磷和钾在籽粒中的分配率降低。与常规水作和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一定程度提高了水稻各器官氮浓度以及根茎叶中磷浓度,但籽粒中磷浓度以及各器官中钾浓度差异甚微。覆膜旱作提高了植株总氮、磷和钾含量,籽粒中氮占植株总氮含量比率稍有提高,磷和钾在籽粒中的分配率则稍低于常规水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染色体代换系CB_4F_2回交群体的构建及聚类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0-2008年,以山西省骨干亲本晋豆23号(Glycine max Merr,cv.Jinbean23)为母本、农家品种灰布支(Glycine max Merr,cv.ZDD2315)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通过多代不明确回交和自交构建446个株系的大豆染色体代换系群体,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群体进行聚类,将其初步分为晋豆23号等位系核心群Ⅰ(161份),次核心群Ⅱ(172份),灰布支近血缘品系群Ⅲ(68份),超亲品系群IV(45份),这将为大豆遗传图谱研究、基因功能组研究和功能基因克隆提供理想丰富的遗传群体和材料平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玉米杂交种耐旱性评价与分析
《玉米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我国目前生产应用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在干旱处理和浇水(对照)条件下,根据成熟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耐旱指数分析其耐旱性。以耐旱指数为依据将供试材料分为高、中、低3种抗旱类型,表现高抗旱的材料有成单30、川单21、川单25、川单27、丹玉39、登海9、高农901、冀玉9、晋单42、农大108、强盛31、先玉335、新丹2100和豫玉26;表现中抗旱的材料有东德9号、吉单209、浚单20、蠡玉16、临奥1号、鲁单9002、鲁玉13、农大3138、强盛5、铁单10、秀青73-1和中单2号。不同材料的耐旱性表现不同,不同性状的耐旱性也表现不同,说明玉米耐旱性改良具有较大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