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InDel标记鉴定花椰菜‘津品70’种子真实性与纯度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分子标记可以快速有效地对花椰菜品种真实性与种子纯度进行鉴定。目前,花椰菜中有关分子标记开发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高效实用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基于花椰菜品种‘津品70’的两个亲本自交系的重测序数据,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亲本间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nDel)变异。基于InDel变异信息,共开发了1 167个差异位点InDel标记,随机挑选了均匀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的67对InDel引物进行验证,共得到12对具有双亲多态性的共显性标记。利用筛选的12对引物,对包括‘津品70’在内的16个花椰菜品种进行扩增,成功构建了16个花椰菜杂交品种的数字指纹图谱,表明这些标记可以用于‘津品70’的品种真实性鉴定。同时,利用12对标记对82株‘津品70’的种子纯度进行了鉴定,其种子纯度达到了100%,该结果与大田表型鉴定结果 97.56%保持高度一致。本研究中花椰菜InDel分子标记的开发不仅在花椰菜种子真实性鉴定与纯度鉴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还可以为后续的花椰菜种质资源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研究工具。
关键词: 花椰菜 重测序 InDel标记 真实性与纯度鉴定 数字指纹图谱


华北型黄瓜新品种'津优355'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优355’是以X8-51为母本,自交系G35-5-2-7为父本配制育成的华北型黄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长34 cm,平均单瓜质量200 g,瓜色深绿,密刺,瓜肉脆嫩、微甜。早熟性突出,耐低温,丰产性强,平均总产量达91.04 t·hm-2。适宜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相似生态区温室栽培。


冀东典型地区设施土壤性质及养分特征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冀东典型地区设施土壤性质及养分特征,对唐山市和承德市的设施大棚进行了调查,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pH平均值为6.20~7.49,以中性或碱性土壤为主,酸性土壤所占比例为26.32%.全盐含量平均值为2.55~9.30 g/kg,74.74%的土壤为盐渍土.滦南县和乐亭县同时存在较高比例的酸性土壤及盐渍土.从有机质(平均值为1.93%~2.57%)来看,土壤以中等以上肥力水平为主;从有效磷(平均值为69.97~1018.3 mg/kg)、速效钾(平均值为232.31~713.32 mg/kg)、全氮(平均值为0.13%~0.39%)和全磷(平均值为0.09%~0.15%)来看,土壤以高肥力或极高肥力水平为主.土壤全钾平均值为0.15%~0.17%,均为极低肥力水平.研究结果揭示了冀东典型地区设施大棚表层土壤的酸化、盐渍化趋势与不均衡的高养分积累特性,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冀东;设施土壤;酸化;盐渍化;养分


复合有机酸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抗氧化机能及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有机酸(compound organic acids,COA)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抗氧化机能及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将72头三元杂交生长猪[初始体重(25.1±1.2)kg]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有机酸组(COA)组则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的复合有机酸(甲酸≥23.9%、乳酸≥14.5%、柠檬酸≥4.0%、月桂酸≥8.6%),饲喂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有机酸组显著提高了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并降低了料重比(P<0.05);同时提高了粗脂肪、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及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P<0.05);此外,复合有机酸组显著提高了粪便微生物的α多样性,并将粪便中核心物种转换为非解乳糖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和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等益生菌.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0.3%的复合有机酸可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机能,提高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有益菌的丰度,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关键词: 复合有机酸;生长猪;生长性能;抗氧化机能;微生物;养分消化率


天津滨海新区盐碱土壤钙素形态特征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探究滨海盐碱地区土壤盐碱对钙素形态的影响.采集天津滨海新区典型盐碱地区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全钙、交换性钙、水溶性钙含量,并分析全盐含量、pH对各钙素形态含量的影响以及3种钙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盐含量与水溶性钙和交换性钙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钙含量无显著关系;pH与水溶性钙极显著相关,与全钙、交换性钙含量无显著关系.交换性钙与水溶性钙、全钙含量均极显著相关,水溶性钙含量与全钙含量显著相关.综上,滨海盐碱地土壤全盐含量和pH对水溶性钙和交换性钙影响显著,对全钙含量几乎无影响.滨海盐碱地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充足,但对植物有效性小,建议通过改良盐碱地、降低pH或增施外源钙来减缓缺钙症状.


RNA干扰SLC4A8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泌乳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RNA干扰SLC4A8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泌乳的影响,试验选用泌乳前期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为研究材料,采用合成SLC4A8干扰小RNA的方法,在细胞中抑制SLC4A8基因的表达,利用RT-qPCR、CCK-8、EdU、ELISA、Western blot检测等方法进一步研究干扰小RNA(si-SLC4A8)抑制SLC4A8基因表达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si-SLC4A8能抑制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以及β-酪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合成。该试验为研究si-SLC4A8对乳腺上皮细胞泌乳性能的调节作用提供试验基础。


精准温度处理对鲜切莲藕褐变、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精准温度处理对防褐变剂处理后鲜切莲藕褐变、生理和品质的调控作用,采用防褐变剂(质量分数1.0%无水柠檬酸+0.1%抗坏血酸钙+0.2%L-天门冬氨酸)处理鲜切莲藕,在相温(-0.5±0.1)℃、冰温(-0.5±0.3)℃和冷藏(4±1)℃的条件下贮藏,研究不同精准温度对鲜切莲藕表观色泽、褐变底物与相关酶活性、生理指标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6 d时,精准温度(相温、冰温)处理可以延缓L*的降低、a*和褐变度的增加,抑制总酚的下降和褐变相关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相温贮藏维持鲜切莲藕原有色泽最佳.在贮藏过程中,精准温度(相温、冰温)处理能够抑制鲜切莲藕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同时延缓鲜切莲藕还原糖的升高和VC含量的下降.通过SPSS综合评分显示,相温组综合得分最高,主成分分析显示,相温组与多酚氧化酶、相对电导率、褐变度、丙二醛、a*的相关性较低.因此,相温贮藏更好地延缓鲜切莲藕贮藏期间褐变的发生并维持其品质.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茄子萼下果色光敏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茄子光敏品种和非光敏品种控制萼下果色的差异基因,以萼下紫色的圆茄自交系Y5和萼下绿色的圆茄自交系Y73萼片下果皮为试材,进行去萼片见光0、4和8 h的转录组测序.共获得75.61Gb有效数据(Clean data),Q30碱基百分比均达到93.97%以上;两个自交系材料在3个时间点的转录组测序比较共获得11 812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5 277个上调基因和6 535个下调基因.3个时间点数据KEGG富集分析同时指向苯丙烷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和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通路.苯丙烷和类黄酮生物合成路径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4个,分别是FAOMT、CCOAOMT、CYP73A4和HST.筛选出了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CHI、ANS、F3H、PAL以及转录因子基因MYB113在萼下果皮表达差异显著.


西瓜新品种黑科优一号的选育
《中国瓜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黑科优一号是以甜R为母本、Q-1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西瓜新品种。中熟种,天津春季小拱棚覆盖栽培全生育期110 d,果实发育期35 d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易坐果。果实椭圆形,果皮底色墨绿,覆暗齿条,表面覆蜡粉。瓜瓤红色,瓤质脆,少籽,口感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可达12.7%,边部9.6%。单瓜质量9 kg左右,667 m~2产量可达4500 kg以上。适宜天津、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等地及相同生态区春季露地地膜覆盖栽培。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新型增效复合肥料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肥料减施增效对于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研究新型增效复合肥料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有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常规复合肥料(CG)、增效复合肥料(ZZ)、常规复合肥料减量20%(80%CG)和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80%ZZ)4个试验处理,以研究新型增效复合肥料对水稻生长性状、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料处理相比,增效复合肥料处理能够增加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单株鲜质量、株高、SPAD值和根体积,在成熟期,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单株鲜质量、株高、SPAD值和根体积分别提高了11.71%,1.29%,8.02%和46.48%,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的水稻单株鲜质量、株高、SPAD值和根体积分别提高了2.29%,0.31%,3.70%和4.09%。与常规复合肥料处理相比,增效复合肥料处理能够增加水稻茎叶干物质量和籽粒干物质量的比例分别为24.46%和21.39%。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增加水稻茎叶干物质量和籽粒干物质量的比例分别为6.07%和8.15%。与常规复合肥料处理相比,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茎叶氮含量和籽粒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0.68%和36.96%,增效复合肥料和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的水稻茎叶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6.51%和11.24%,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籽粒磷含量增加了10.39%,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的水稻籽粒磷含量降低了5.41%。与常规复合肥料处理相比,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茎叶钾含量增加了19.91%,籽粒钾含量降低了15.83%,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的茎叶钾含量降低了6.56%,籽粒钾含量增加了0.62%。与常规复合肥料处理相比,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产量提高了22.02%,且差异性显著,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的水稻产量提高了1.12%,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穗长、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在各处理中为最高。综上,增效复合肥料能够提高水稻各生育期的生长指标,改善水稻的氮素吸收、磷素吸收和钾素吸收状况,提高作物产量,具有较好的增效效果,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与常规复合肥料相比,能够实现化肥减量不减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