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食用豆虫害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总结了中国食用豆害虫的种类和危害情况,针对为害食用豆较重的豆蚜、豇豆荚螟、绿豆象和四纹豆象等害虫,论述了其研究概况,并对食用豆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食用豆虫害 种类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业产业信息化应用的农业物种分类和编码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物种分类与编码是实现农业信息标准化的基础,也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网络农业信息分类现状和农业物种分类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农业产业信息化应用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农业信息化应用的农业物种分类和编码设计思路。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农业物种 信息分类 信息编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NAT3基因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对海洋硅藻硝酸盐转运蛋白NAT3编码基因的单拷贝插入转基因水稻纯系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获得NAT3基因的超表达株系。NAT3超表达株系中硝酸还原酶基因Os NR1的转录较非转基因对照中花11显著增强。对超表达株系及对照中花11进行不同氮素浓度的培养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氮培养基培养条件下,转NAT3基因水稻的幼苗干重较中花11高;在低氮盆栽条件下,转NAT3基因超表达株系的叶绿素含量、生物学产量和植株的含氮量均较相同氮素条件下的中花11高,说明NAT3基因超表达能提高转基因水稻在低氮条件下的氮素利用效率,促进水稻生长。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硝酸盐转运蛋白 氮素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低日粮中铜铁锌锰添加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及排泄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96只18日龄健康无残、体质量无差异艾维因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8只鸡。3个试验处理组日粮均为氨基酸平衡日粮,将铜、铁、锌和锰分别添加于对照组8、80、40和60 mg/kg,试验1组4、40、20和30 mg/kg,试验2组0、0、0和0 mg/kg,研究降低日粮中铜铁锌锰添加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排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降低日粮中铜铁锌锰的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肉鸡的生长性能(P<0.05)。

关键词: 肉鸡 微量元素 生长性能 排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王谷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法,对持久抗病品种魔王谷和感病品种鄂晚8号的DH系和F2∶3家系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和基因初步定位,并使用NBS-LRR同源序列引物进行了抗性基因的筛选,揭示魔王谷的抗病机理。结果表明,两个群体的穗瘟田间抗性由第12染色体RM512标记下游的一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并在Chr11的RM224下游、Chr7的RM248下游等染色体区间存在多个QTLs。NBS-LRR基因序列的筛查也表明在Chr12、Chr8、Chr6、Chr11对应区间的基因与抗性相关度较高。

关键词: 稻瘟病 持久抗性 基因定位 NBS-LRR同源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养殖方式对地方鸡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洪山鸡、江汉鸡2个湖北地方鸡品种不同部位肌肉脂肪酸含量差异,比较了不同养殖方式下洪山鸡肌肉脂肪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鸡肉中脂肪酸组成以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十五碳一烯酸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84%以上,且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占主体。湖北2个地方鸡品种腿肌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必需脂肪酸(EFA)含量高于胸肌,同一品种不同性别间这两项指标的差异性有的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洪山鸡公鸡、江汉鸡母鸡腿肌中亚油酸、亚麻酸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胸肌,表明腿肌肉质优于胸肌。比较笼养、放养洪山鸡肌肉脂肪酸组成,多数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仅放养公、母鸡肌肉中花生三烯酸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显著低于笼养洪山鸡。

关键词: 地方鸡 养殖方式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份野生鸭茅材料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幼苗叶片为材料,用改良电导法测定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测定了5种野生鸭茅材料的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经等梯度的高温处理后,待试材料叶片细胞伤害率和温度之间呈现明显的S形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拟合度较好。抗热性排序为:川东鸭茅(LT50=53.50℃)>长阳鸭茅(LT50=53.32℃)>宝兴鸭茅(LT50=52.98℃)>金丝岭鸭茅(LT50=52.84℃)>板壁岩鸭茅(LT50=52.14℃)。通过对供试材料在武汉地区越夏情况的田间观测,发现川东鸭茅、长阳鸭茅长势良好,因此认为这2种材料的耐热性较强。

关键词: 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 耐热性 半致死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对茶树穴盘扦插繁育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泥炭土、珍珠岩、蛭石、黄土、河沙不同基质配比对茶树穴盘扦插繁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等轻基质能明显提高插穗生根率、促进根系和茶苗生长;泥炭土—珍珠岩(5∶1,V/V)混合基质中生长的茶苗成活率较高,苗高、茎粗和新生叶片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关键词: 茶树 穴盘育苗 基质 扦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

分析科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六溴环十二烷(HBCD)和四溴双酚A(TBBP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手动填充酸化硅胶柱可解决TBBPA回收率偏低和不能同时分析的问题。该方法 HBCD三种异构体α-HBCD、β-HBCD和γ-HBCD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0.6、102.0pg/g,9.5、31.7pg/g和17.4、58.0pg/g(以脂肪计);TBBPA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0.9、103.0pg/g(以脂肪计)。样品的回收率为89.1%~114.0%,并运用标准物质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六溴环十二烷 四溴双酚A 动物源性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线虫区系分析指示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食物网结构复杂,功能众多,直接测定土壤食物网各功能群生物量并结合数学模型来推断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工作量大且分析过程繁琐。线虫生态学的发展为土壤食物网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即利用线虫区系分析来定性推断食物网的结构和功能。线虫作为土壤中数量最丰富的后生动物,占据着土壤食物网的中心位置,其物种多样性、食性多样性、生活史策略多样性、功能团多样性奠定了其作为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指示生物的生态学基础。线虫区系分析根据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个体分类、生活史策略分类、功能团分类和代谢足迹分类四个时期,其中后两个时期主要用于推断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基于功能团的线虫区系分析将线虫的食性和生活史策略结合起来,发展出一系列指数来判断土壤食物网的连通性、食物网链长度、外界养分投入情况、分解途径及对外界干扰的响应等。基于代谢足迹的线虫区系分析在功能团分析基础上,加入线虫能流分析,从而定性反映了土壤食物网功能的大小。两者在指示土壤食物网自下而上调节及对植物线虫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功能团 富集指数 结构指数 通道指数 代谢足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