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分光光度法对恩诺沙星原料的测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恩诺沙星原料含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方法学论证,并与农业部兽药质量标准收载的高氯酸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稳定准确,快速简便的优点。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恩诺沙星原料 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鸡空肠弯曲杆菌的监测与分析

中国家禽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集约化肉鸡场空肠弯曲杆菌流行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1 981份样品中,JM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6.48%~7.48%,JZ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9.45%~9.91%,JN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14.6%~16.9%。17种抗菌药中,对36株肉鸡空肠弯曲菌分离株高度敏感的是:阿米卡星(86.1%)、链霉素(91.7%)、庆大霉素(94.4%)、卡那霉素(83.3%)、阿奇霉素(86.1%)、头孢噻肟(83.3%),另外有3种抗菌药对肉鸡空肠弯曲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敏感性,分别是红霉素(61.1%)、氨苄西林(78.8%)、青霉素(69.4%),其它临床常用抗菌药对36株肉鸡空肠弯曲杆菌则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JM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7耐至10耐,JZ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8耐至12耐,JN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7耐至11耐。研究结果证明,不同地区肉鸡中空肠弯曲杆菌的流行和耐药状况呈现多样化。

关键词: 空肠弯杆曲菌 监测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 γ射线辐照降解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60Co γ射线辐照降解多菌灵、噻菌灵、甲基托布津,探讨了辐照剂量、初始浓度、p H和添加剂对3种农药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样品中,3种农药都能被有效地降解,其中甲基托布津降解成多菌灵;在混合样品中,低浓度的3种农药的降解效果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高浓度的混合样品中,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噻菌灵降解效率增加,而甲基托布津的降解效率降低,由于甲基托布津降解成多菌灵,所以多菌灵的降解没有太大变化;添加剂Na NO3对多菌灵和噻菌灵的降解有抑制作用,对甲基托布津的降解有促进作用;正丁醇对3种农药的降解效果影响不大。

关键词: 多菌灵 噻菌灵 甲基托布津 60Co γ射线 辐照降解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鸭源鸡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兽医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从湖北新洲某鸡场的10日龄患病蛋鸡的腺胃里分离并鉴定1株细菌,同时对病鸡腺胃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阴性菌,生化反应特性是对甘露醇、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蔗糖、α-葡萄糖、海藻糖、肌醇、山梨醇等反应阳性,对麦芽糖、吲哚、L-阿拉伯糖、D-阿拉伯糖、鼠李糖等反应阴性。通过16S rRNA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为鸭源鸡杆菌。病鸡腺胃增厚,黏膜面乳头明显,镜下黏膜上皮异常增生。分离菌的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多粘霉素E、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利福平、复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安普霉素等敏感,而对红霉素、链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等具有耐药,说明该株菌在鸡群中存在已久,产生了耐药性较强。

关键词: 鸭源鸡杆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佳美2号密肥栽培试验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新品种佳美2号适宜的栽培密度及施氮量,采用密肥二因素三水平试验方法,研究了栽培密度和施氮量对辣椒新品种佳美2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每667 m2种植3 800株、施氮量为20 kg时,产量达3 327.4 kg,除与每667 m2种植3 300株和施氮量为30 kg时相比增产不显著外,与其他7个处理的增产相比达显著水平。由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赞=18.650 33+0.000 66x1(栽培密度)-0.058 33x2(施氮量)可知,密肥的两因素中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栽培密度。

关键词: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 新品种 密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薇菜中多酚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的优化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粉碎的高山薇菜(Os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粉末为原料,通过水煮法提取并测定薇菜中的多酚含量。单因素、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薇菜中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0℃,提取时间6 h,料液比1∶30(g∶m L)。在此条件下,薇菜中的多酚含量可达3.413 mg/g。

关键词: 薇菜(Os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粉 多酚 提取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闭环网络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基本概念,在分析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目前存在的不足。然后,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目的,提出了闭环网络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期为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闭环网络 农产品质量安全 信息对称 追溯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蕲山药’离体再生及试管微块茎的形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生产上‘蕲山药’脱毒种药供不应求的问题,以其茎节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蕲山药’不定芽再生的影响以及不同碳源对试管微块茎形成的影响,建立‘蕲山药’的离体再生体系及高效形成试管微块茎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蕲山药’诱导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中,MS+6-BA 0.5 mg/L+NAA 0.1 mg/L或MS+ZT 0.2 mg/L+NAA 0.2 mg/L对‘蕲山药’不定芽分化较好,形成不定芽频率分别达到81.33%、82.67%;MS+6-BA 0.2 mg/L+NAA 0.02 mg/L对‘蕲山药’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高达4.7;MS+NAA 0.02 mg/L适合‘蕲山药’不定芽生根,生根率高达96.32%。150 mg/L PVP能有效降低‘蕲山药’组织培养的褐化现象。试验还发现,MS+BA 0.5 mg/L+NAA 0.05 mg/L+60 g/L蔗糖,最有利于‘蕲山药’试管微块茎的形成与生长,其微块茎形成率最高,达到了97.50%;其60、120天微块茎质量分别达到了0.18 g和0.39 g。

关键词: 山药 离体再生 微块茎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蜜梨新梢与果实生长动态及相关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七年生的金蜜梨(Pyrus pyrifolia Nakai‘Jinmi’)为研究对象,对其新梢与果实生长动态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蜜梨新梢自3月21日开始生长,到5月20日停止生长,生长期61 d,生长期间出现两次生长高峰。金蜜梨果实4月初开始坐果,到7月下旬果实成熟停止生长,生育期110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形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前期新梢与果实生长养分竞争激烈,中期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后期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迅速膨大并到达生长高峰。

关键词: 金蜜梨(Pyrus pyrifolia Nakai‘Jinmi’) 新梢 果实 生长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两收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以1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一种两收试验,主要从品种生育期、产量、综合抗性等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优6326、新两优223、新两优6号等3个品种可以作为再生稻种植,丰两优1号(CK)、黄华占、天优华占等3个品种可以作为再生稻种植,但需要加强生产管理。

关键词: 一种两收 品种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