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物炭和木霉菌对黄瓜生长及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外源物质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利用生物炭和拟康氏木霉菌(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配合施用,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根际土壤酶活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和拟康氏木霉菌均可以改善黄瓜幼苗质量,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叶片保护酶活性,提高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其中以1×10~4 cfu·g-1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粉剂+40 g·kg-1生物炭+1×10~6 cfu·g-1拟康氏木霉菌剂(B1T3处理)应用效果最好。在黄瓜播种后30 d, B1T3处理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CK(1×10~4 cfu·g-1尖孢镰刀菌粉剂)提高137.44%、143.05%、139.84%、180.00%;黄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比CK提高75.67%、97.32%、71.95%、146.06%;黄瓜幼苗株高、茎粗、根冠比、壮苗指数分别比CK提高86.30%、107.91%、162.50%、228.57%;黄瓜苗期枯萎病盆栽防治效果达到91.21%。研究表明生物炭和木霉菌通过提高黄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促进了幼苗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提高了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抗寒小苹果新品种冰红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冰红苹果是由红海棠×金冠杂交选育出的抗寒小苹果新品种。果实阔圆锥形,果皮红色,果面光滑,果肉淡黄色,肉质松脆,风味甜。平均单果质量64 g以上,果形指数1.0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4%,可滴定酸含量0.49%,果实硬度7.62 kg·cm-2,品质上。果实生长期123 d,在吉林省公主岭地区9月10日左右成熟。抗寒性强,对苹果腐烂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的抗病等级均为中抗。果实在常温下可存放45 d,较耐贮藏。适合在吉林省及相似生态地区栽培,丰产性好。


不同组合粗饲料对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形态及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不同组合粗饲料对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形态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选择 1.5 月龄左右小尾寒羊 48只,随机分为 4 组.对照组、试验 1 组、试验 2 组及试验 3 组的粗饲料分别为:50%揉丝干秸秆,35%微贮秸秆+15%揉丝干秸秆,35%氨化秸秆+15%揉丝干秸秆,17.5%微贮秸秆+17.5%氨化秸秆+15%揉丝干秸秆.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试验 2 组>试验 3 组>试验 1 组>对照组,试验 2 组与试验 3 组较试验 1 组分别提高 10.78%和 14.18%(P<0.05),试验 2 组与试验 3 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各组均为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试验 3 组较试验 1 组及对照组分别升高 11.38%和 18.20%(P<0.05).料重比,试验 2 组较对照组降低 13.19%(P<0.05).瘤胃乳头长度,试验 1 组和试验 3 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 23.39%和 36.95%(P<0.05).瘤胃乳头宽度及肌层厚度,试验 3 组较对照组提高 48.59%和 12.95%(P<0.05).宰前重与眼肌面积,试验 3 组较对照组提高 9.36%和 11.74%(P<0.05);胴体重与屠宰率,试验 2 组及试验 3 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14.20%、6.21%和 17.29%、7.23%(P<0.05);胴体脂肪含量值(GR),试验 3 组较对照组及试验 1 组分别降低了 24.91%和 18.22%(P<0.05).肌肉亮度L*,试验 1 组高于对照组9.84%(P<0.05);肌肉红度a*,试验 1 组较对照组及试验 2 组分别提高了 8.99%和 5.75%(P<0.05);剪切力及失水率,试验 1 组较对照组及试验 2 组,分别降低了 19.02%、8.74%和 12.31%、7.23%(P<0.05);熟肉率,试验 1 组较对照组及试验 2 组分别提高了 7.47%和 5.21%(P<0.05).以上结果说明,氨化秸秆与氨化+微贮秸秆在提高羔羊生长性能方面效果较好;氨化+微贮秸秆在改善羔羊瘤胃形态发育及屠宰率方面效果较好;微贮秸秆在改善羔羊肉品质方面效果更好.
关键词: 粗饲料 羔羊 生长性能 瘤胃形态发育 屠宰率 肉品质


夜蛾斯氏线虫SRP 18-91共生菌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夜蛾斯氏线虫SRP 18-91共生菌发酵液对植物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夜蛾斯氏线虫SRP 18-91共生菌发酵液对5种植物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草莓炭疽菌和大豆疫霉菌对共生菌发酵液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对大豆疫霉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96.8%,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90.8%。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原液对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达61.47%。通过16S rRNA鉴定,夜蛾斯氏线虫SRP 18-91共生菌为伯氏致病杆菌;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对发酵液粗提物进行组分测定结果表明,共生菌发酵液粗提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戊酸代谢物、戊霉素、羟基喹啉和氨基酸类化合物,其中发酵48 h的共生菌发酵液粗提物中8-羟基喹啉组分丰富度最高。


农业科研单位科学普及工作的对策研究-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 2024
摘要:文章阐述了农业科学普及的意义,分析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科普工作的现状,剖析了农业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科技人员缺乏科普意识、科普内容创新性不强、受众推广渠道有限等,并从创新传播内容、科普知识市场化、加强新媒体平台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普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疏果对寒红梨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寒红梨生产中因花果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果实着色差、内在品质降低等问题,开展疏果对寒红梨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旨在为梨产业提质增效技术研发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20年生寒红梨为试材,花后7 d采用花序留单果、双果和三果进行疏果处理。通过开展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观察及果实品质指标测定,综合分析疏果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疏果处理对寒红梨果实大小的影响从果实迅速膨大期开始,内、外层果肉细胞排列疏松,细胞体积大,细胞层数多;不同疏果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改善影响显著,果实硬度普遍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还原糖含量升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具体表现为G3处理(每花序留3个果实)果实硬度和可溶性糖含量(w,后同)最高,分别为2.54 kg·cm-2、9.29%,G1处理(每花序留1个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4.68%,G2处理(每花序留2个果实)可滴定酸和还原糖含量最高,分别为4.17%、7.01%;疏果后花序产量、单株产量与花序留果数呈正相关,单果质量与花序留果数呈负相关。【结论】疏果可提高寒红梨相应花序保留果实的综合品质,尤其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等指标,总体表现为花序留果越少提升效果越好;寒红梨为中大型果,花后7 d疏果,以每花序留1个果实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