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ahFAD2基因在江苏地方花生品种中的分布及其与油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阐明ahFAD2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与种子油酸含量的关系,探究油酸含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性。【方法】利用CAPS标记对141份江苏地方品种的ahFAD2基因位点进行检测。【结果】25份材料ahFAD2A位点为野生型,116份材料ahFAD2A位点符合448G>A的突变类型,ahFAD2B基因只存在野生位点;突变型位点所占的比率在交替亚种中远高于连续亚种;油酸含量均值在具有突变型位点花生中显著高于具有野生型位点花生;花生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认为ahFAD2A等位基因位点与花生种子油酸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普通型花生中含有较多的中等油酸含量的ahFAD2A-m。

关键词: 花生 地方品种 ahFAD2A 油酸含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中成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化学成分。方法吴茱萸80%乙醇提取物甲醇部位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色谱柱(4.6 mm×100 mm,1.8μm);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190~400 nm。结果共鉴定出25种成分,包括17种生物碱、6种黄酮苷、2种苯丙素,其中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N-甲基色胺、6-methoxy-N-methyl-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丁香亭-3-O-芸香糖苷为该植物中首次报道的化合物,并发现2种新成分。结论该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吴茱萸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吴茱萸 化学成分 UPLC-ESI-Q-TOF-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竹miR164b前体的克隆及其在叶形态建成中的功能分析

植物科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icroRNA(miRNA)参与植物多种生理代谢过程,在调控植物形态建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R164作为植物特有的miRNA,其主要的靶基因是NAC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茎、叶顶端分生组织的建立、器官的分化和植株衰老等过程。本研究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Lehaie)为材料,从中分离出miR164b的前体序列(82 bp),二级结构分析结果发现该前体序列能够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其成熟序列(21 bp)产生于茎环结构5'端的臂上,且碱基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本研究还构建了由Ca MV 35S启动,包含毛竹miR164b前体序列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生长瘦弱,莲座叶数量明显减少,叶片变小且叶片边缘锯齿减少,更加光滑。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中毛竹miR164b的表达量极显著上升,而拟南芥内源靶基因CUC1与CUC2的表达量极显著下降。表明毛竹miR164b通过调节CUC1和CUC2的表达来参与植物叶形态建成过程。研究结果可为利用miRNA开展竹子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毛竹 miR164b 前体 叶形态建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生素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探究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为今后绿色抗生素替代品添加剂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试验选用6头30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不添加抗生素)和抗生素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12%复合抗生素),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抗生素组肠道微生物物种多样性较基础饲粮组更为丰富;抗生素组厚壁菌门(Firmicut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F/B)比例较高,因此添加抗生素有利于仔猪体内脂肪的贮存;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考虑,抗生素可能是通过促进L7A_E11、Flexispira、粪球菌属(Coprococcus)等菌属,抑制光岗菌属(Mitsuokella)、巨球菌属(Megasphaera)、柔嫩菌属(Faecalibacterium)等菌属从而发挥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和促进生长的作用;使用PICRUSt进行功能预测,抗生素在脂类生物合成蛋白质、甲烷代谢、转运蛋白、转录因子、转录机制、RNA转运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等通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抗生素可以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加速仔猪体内脂肪的贮存,加速断奶仔猪对粗纤维的降解作用,促进短链脂肪酸的生成,从而发挥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和促进生长等作用。

关键词: 16S rRNA 抗生素 肠道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睡莲品种墨宝自交结实率低的细胞学机理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睡莲品种墨宝(Nymphaea Almost Black)的自交结实率低,为了找出其原因,本研究以墨宝为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墨宝的花粉活力为4.2%,授粉后12 h,平均每个柱头上萌发的花粉量只有27.2粒。此外,授粉后5 d,27.6%的子房内形成了球形胚,授粉后15 d,只在14.7%的子房内观察到胚胎,授粉后20 d,在6.4%的子房内观察到正常胚胎。以上结果显示,受精前的低花粉活力和柱头上花粉萌发异常以及受精后的胚胎败育是导致墨宝自交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睡莲 结实率 花粉活力 胚胎败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锌和土霉素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抗生素和重金属复合胁迫对玉米的毒性机制及环境健康风险,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 L.)为材料,用低浓度锌(Zn)和土霉素(OTC)溶液培养玉米种子发芽,另外将健康玉米幼苗置于加入低浓度锌和土霉素的营养液中以水培的方式培养,研究Zn与OTC复合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OTC和Zn单一胁迫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而OTC和Zn复合处理能够显著促进玉米种子发芽率。各浓度OTC和Zn单一胁迫处理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均为先升高后下降,Zn的加入可以减轻OTC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

关键词: 土霉素 复合胁迫 抗氧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viperi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iperin蛋白的抗病毒活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Viperin蛋白是一种由Ⅰ型和Ⅱ型干扰素诱导的宿主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类动物体内,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本研究以鸭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原材料,通过RT-PCR扩增得到viperin基因,同时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 EGFP-N1-viperin,转染至DF-1细胞,用坦布苏病毒攻击后,检测该病毒在转染质粒组和转染空载体组细胞中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鸭viperin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092 bp,编码蛋白由363个氨基酸构成。转染结果显示,viperin基因在DF-1细胞中成功表达。坦布苏病毒攻击后,与转染空载体组相比,转染p EGFP-N1-viperin组显著抑制了坦布苏病毒在DF-1细胞中的增殖。说明鸭Viperin蛋白作为抗病毒蛋白,具有良好的抑制坦布苏病毒增殖的作用。本试验结果为鸭Viperin蛋白抗病毒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viperin基因 坦布苏病毒 抗病毒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捕获基因组DNA结合PCR快速检测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优化,再用优化后的纳米粒子分离牛奶样品中微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结合PCR检测,可以达到100 CFU/m L的检测限。在此过程中,纳米粒子与DNA的复合物直接加入到PCR体系中进行检测,无需洗脱、纯化等步骤,这样既减少了操作步骤,也减少了DNA损耗,还起到了浓缩的作用。而且,此方法中纳米粒子无需抗体等生物分子标记,成本非常低廉,在生命物质的快速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巨大的潜力。

关键词: 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 金黄色葡萄球菌 PCR DNA 磁性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水稻主导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及抗性基因遗传多样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苗期喷雾接种和孕穗期注射接种法,鉴定江苏省49个水稻主导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利用14个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主导品种中,未鉴定出高抗苗叶瘟和穗颈瘟的品种,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苗叶瘟的品种分别有5、7、14、12和11个,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穗颈瘟的品种分别有2、8、6、9和24个;仅有4个品种对苗叶瘟和穗颈温的抗性均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占8.2%。14对引物共检测出35个等位变异,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000 0~0.537 5,平均为0.339 8;不同品种出现抗性基因的标记为2~8个,39个品种出现5个以上抗性基因标记(占79.6%)。聚类结果显示,49个品种被聚为3个大类,品种间的相似距离变幅为0.000 0~0.857 1,平均为0.403 9,聚类较为分散,表明种质资源交流频繁,有利基因的共享率较高。

关键词: 水稻 主导品种 稻瘟病 抗性鉴定 遗传多样性 江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滩涂垦区不同盐分水平土壤的盐分动态及土壤因子变化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滩涂新围垦区不同盐分水平土壤的盐分季节性变化规律的差异性,以及土壤盐分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区,设置不同盐分水平(低盐,含盐量0.1%~0.2%;中盐,含盐量0.5%~0.7%;高盐,含盐量1.0%以上)的田间试验,监测了土壤电导率(EC1∶5)和土壤因子(0~40.0 cm)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高盐土壤盐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表现为6-8月雨季土壤EC1∶5降到最低值2.54 d S/m,9-12月积盐作用明显,且在10月EC1∶5达到最大值6.49 d S/m;中盐土壤盐分具有一定程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表现为在10-12月具有明显的积盐效果,且在10月EC1∶5达到最大值3.90 d S/m;低盐土壤盐分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不同盐分水平下,土壤水分和pH1∶5值(除高盐土壤外)均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3)滩涂围垦地区,在0-40.0 cm土层中,土壤EC1∶5与pH1∶5值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而与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温度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总之,该地区土壤盐分水平越高,雨季土壤表层脱盐越明显,秋季和初冬季节积盐越明显。因此,在滩涂围垦区农业利用时,应在雨季前(3-5月)或秋季前(8-9月)采取人为措施(如秸秆覆盖等),加速土壤降盐或控盐,以达到农作物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 盐碱土 滩涂围垦 盐分动态 土壤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