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田间药液用量影响农药单位剂量防治效果的原因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药液用量与水稻植株持液量的关系,探索稻田药液用量影响农药单位剂量防治效果的机制,为科学使用农药提供依据。【方法】在喷雾状态下计量水稻单位面积的持液量变化,明确液体在水稻叶片上的流失点和稳定持液量。依照国家标准GB/T 5549~(-2)010测定液体表面张力,利用表面活性溶液的表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的规律,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用Zisman的方法测定水稻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分析影响水稻叶片持液量的关键因子。在喷雾塔内模拟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用吡蚜酮和毒死蜱防治褐飞虱的试验,分析药液用量与雾滴密度的关系及农药单位剂量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随着喷液量的增加,水稻叶片的持液量经历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流失、随之下降到稳定值并不再随喷液量而变化,与最大值比,稳定值减少持液量约50%。供试水稻的临界表面张力为29.90—31.22 m N·m~(-1),为低能表面,清水的表面张力为71.8m N·m~(-1),大于水稻的临界表面张力,限制了水稻叶片的持液量;助剂TX~(-1)0和Silwet-408可使液体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稻临界表面张力,增加水稻叶片的持液量,当助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增加持液量的效果最好;喷液量影响雾滴密度,从而影响农药单位剂量的防治效果。雾滴体积中径为200μm时,药液量150 L·hm~(-2)的雾滴少于10滴/cm2,20、25和30 g 3个有效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不足60%;药液量450 L·hm~(-2)的雾滴少于40滴/cm2,氯虫苯甲酰胺3个有效剂量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6.92%、62.86%和65.07%;药液量900 L·hm~(-2)的雾滴为82滴/cm2,氯虫苯甲酰胺3个有效剂量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70%以上。减小雾滴体积中径,增加单位体积液体的雾滴数量,可以适量减少喷液量。雾滴体积中径为75μm、药液量450 L·hm~(-2)时,雾滴为140滴/cm2,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与雾滴体积中径为200μm、药液量900 L·hm~(-2)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由于水稻冠层的阻挡,叶面喷雾时冠层下的雾滴极少,雾滴体积中径200μm喷药液量900 L·hm~(-2)和雾滴体积中径75μm喷药液量450 L·hm~(-2),冠层下的雾滴不足20滴/cm2,农药对褐飞虱防治效果差。冠层下喷雾,直接将农药喷洒到褐飞虱栖息危害的部位,显著提高了吡蚜酮和毒死蜱单位剂量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结论】药液用量影响农药在水稻植株上的沉积量和水稻单位面积上的雾滴密度,从而影响农药单位剂量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当稻田药液用量在450 L·hm~(-2)(雾滴体积中径75μm)或900 L·hm~(-2)(雾滴体积中径200μm),冠层上下喷雾均匀,能确保药液在水稻最大持液量范围内并使植株表面有足够的雾滴密度,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农药 药液用量 流失点 持液量 雾滴密度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绣球属植物种质资源分析及其花色可调性和叶斑病抗性比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收集的绣球属(Hydrangea Linn.)植物68个品种(品系)的株型、叶色、花序类型、花期和花色进行了观察,并对其花色可调性和叶斑病抗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收集的68个品种(品系)中,53个品种(品系)属于大花绣球[H. macrophylla ssp. macrophylla (Thunb.) Ser.],3个品种(品系)属于山绣球(H. macrophylla var. normalis Wils.),6个品种属于圆锥绣球(H. paniculata Sieb.),而粗齿绣球(H. macrophylla ssp. serrata Ser.)、栎叶绣球(H.quercifolia Bartr.)、马桑绣球(H. aspera D. Don)、乔木绣球(H. arborescens Linn.)、藤绣球(H. petiolaris D. Don)和银边绣球(H. macrophylla var. thunbergii Makino)分别只有1个品种(品系);其中,47个品种来自欧美国家,17个品种来自日本,4个品系来自中国.67个品种(品系)在南京地区能够正常开花,花序类型包括近球型、平盘型和圆锥型,分别有37、22和8个品种(品系).41个品种(品系)花色可调,在酸性且含Al3+的土壤中呈蓝色或紫色; 26个品种(品系)花色不可调.根据病情指数,将绣球属植物对叶斑病的抗性分成抗病、中等抗病、中等感病和感病4个等级,分别有11、26、21和10个品种(品系).研究结果显示:绣球属植物花色多样且可人工调控,部分品种(品系)的抗叶斑病能力较强,应根据实际需要种植适宜品种(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山药淀粉酶解工艺优化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还原糖释放率(DE)为考察指标,考察酶添加量、pH值、温度、时间对紫山药淀粉酶解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酶解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Lineweaver-Burk和Wilkinson统计法求解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建立相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紫山药淀粉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是α-淀粉酶添加量为23 U/g,酶解温度75℃,酶解p H为5.5,酶解时间77 min,在此条件下,DE值为27.17%;在pH 5.5,75℃条件下,V_m=4.141 mg/(mL·min),K_m=4.329 mg/m L,酶解动力学方程为:v=6.98[S]/(7.94+[S]),R~2=0.996 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iR-222对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复制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miR-222对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CPIV3)复制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将miR-222模拟体转染MDBK细胞,接种CPIV3病毒液,收集上清和细胞,测定病毒效价和干扰素(IFN)含量;通过Target Scan和miRanda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222调控的靶基因,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其靶基因,RNA干扰技术研究靶基因对CPIV3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miR-222模拟体能抑制CPIV3复制,转染miR-222组IFN的表达水平较高,且病毒复制效价(10~(2. 5)TCID_(50)·0. 1 mL~(-1))显著低于miRNA阴性对照组(10~(3. 3)TCID_(50)·0. 1 mL~(-1));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和qPCR检测得出,miR-222可靶向结合IRF2的3'-UTR,并降解IRF2的mRNA和抑制IRF2蛋白表达;敲除IRF2的MDBK细胞感染CPIV3后,病毒复制效价(10~(2. 0)TCID_(50)·0. 1 mL~(-1))低于正常MDBK细胞组(10~(3. 2)TCID_(50)·0. 1 mL~(-1))。本研究表明,miR-222通过靶向降解IRF2 mRNA提高IFN表达水平来抑制CPIV3复制,为基于miR-222研制潜在抗病毒药物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 miR-222 MDBK细胞 IRF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_2O_2诱导ARPE-19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蓝莓花青素的保护作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H_2O_2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acut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1)9)细胞损伤模型,研究蓝莓花青素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以浓度0~3 200μmol·L~(-1)的H_2O_2为诱导剂,刺激细胞2、6、24 h,用1、5、10 mg·L~(-1)花青素提取物(blueberry anthocyanin extract,BAE)预处理细胞6、24 h,比较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确定H_2O_2的浓度及诱导时间。通过ARPE~(-1)9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研究蓝莓花青素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以800μmol·L~(-1)H_2O_2刺激2 h为条件,建立ARPE~(-1)9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存活率为63.69%。5 mg·L~(-1)蓝莓花青素提取物、锦葵色素(malvidin,Mv)及其葡萄糖苷(malvidin-3-glucoside,Mv-3-glc)和半乳糖苷(malvidin-3-galactoside,Mv-3-gal)预处理6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1),分别达到86.57%、115.72%、98.15%、127.97%;细胞中ROS水平明显下降(P<0.05),依次减少52.38%、95.38%、77.55%、116.09%。结论蓝莓花青素可以有效抑制H_2O_2诱导产生的视网膜细胞氧化损伤,其中主成分锦葵色素及其糖苷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花青素 ARPE-19细胞 H2O2 氧化损伤 模型建立 保护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稀酸制备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EM)颗粒的比较
《江苏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稀酸制备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EM)颗粒的效果。首先将3种不同的稀酸[硫酸(H2SO4)、盐酸(HCl)、三氯乙酸(TCA)]煮沸,制备GEM颗粒,分别比较得率(细菌计数)、蛋白去除率(SDSPAGE和SDS解离蛋白定量分析)以及GEM颗粒与锚钩蛋白(PA)的亲和活性等,最后进行4℃以及冷冻干燥后4℃下GEM的保存期研究。结果显示,0.025 mol/L的H2SO4制备GEM颗粒得率为89.8%,蛋白去除效果和锚定活性均较好。0.050 mol/L HCl与0.100 mol/L HCl制备的GEM颗粒蛋白质去除效率无显著差异,0.050 mol/L HCl制备GEM的得率(99.7%)高于0.100 mol/L HCl(86.5%),但0.050 mol/L HCl制备的GEM颗粒与PA的锚定活性不及0.100 mol/L HCl制备的GEM颗粒。不同浓度TCA制备的GEM颗粒得率、锚定活性均较好,但蛋白质去除效果较差。GEM颗粒4℃保存18个月,其活性不受影响,且冷冻干燥对GEM颗粒活性无影响。0.025 mol/L的H2SO4和0.100 mol/L的HCl可制备高质量的GEM。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EM) 稀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绣球属植物种质资源分析及其花色可调性和叶斑病抗性比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收集的绣球属(Hydrangea Linn.)植物68个品种(品系)的株型、叶色、花序类型、花期和花色进行了观察,并对其花色可调性和叶斑病抗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收集的68个品种(品系)中,53个品种(品系)属于大花绣球[H. macrophylla ssp. macrophylla (Thunb.) Ser.],3个品种(品系)属于山绣球(H. macrophylla var. normalis Wils.),6个品种属于圆锥绣球(H. paniculata Sieb.),而粗齿绣球(H. macrophylla ssp. serrata Ser.)、栎叶绣球(H.quercifolia Bartr.)、马桑绣球(H. aspera D. Don)、乔木绣球(H. arborescens Linn.)、藤绣球(H. petiolaris D. Don)和银边绣球(H. macrophylla var. thunbergii Makino)分别只有1个品种(品系);其中,47个品种来自欧美国家,17个品种来自日本,4个品系来自中国。67个品种(品系)在南京地区能够正常开花,花序类型包括近球型、平盘型和圆锥型,分别有37、22和8个品种(品系)。41个品种(品系)花色可调,在酸性且含Al3+的土壤中呈蓝色或紫色; 26个品种(品系)花色不可调。根据病情指数,将绣球属植物对叶斑病的抗性分成抗病、中等抗病、中等感病和感病4个等级,分别有11、26、21和10个品种(品系)。研究结果显示:绣球属植物花色多样且可人工调控,部分品种(品系)的抗叶斑病能力较强,应根据实际需要种植适宜品种(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辅助提取对鸡肝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鸡肝为原料,采用NaOH溶剂为提取剂,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鸡肝蛋白,并与常规水浴提取法得到的鸡肝蛋白作比较,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研究超声辅助提取对鸡肝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水浴提取的鸡肝蛋白相比,超声辅助提取鸡肝蛋白的得率和总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58. 1%和9. 6%,超声辅助提取导致鸡肝蛋白结构发生伸展,蛋白结构发生改变.与常规水浴提取相比,超声辅助提取可显著提高其凝胶性能,超声辅助提取并没有改变鸡肝蛋白的亚基组成,但超声辅助提取的鸡肝蛋白的溶解度、持水性及吸油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和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均得到显著提高(P<0. 05),因此超声辅助提取能显著提高鸡肝蛋白的功能特性,该研究结果为鸡肝蛋白的深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麦粒中筛选到一株玉米赤霉烯酮(ZEN)降解菌7D3-2,该菌株对ZEN的降解能力高达95%;通过对7D3-2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gyr A基因系统进化发育地位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了初始p H、培养温度、接种量及ZEN初始质量浓度等环境条件对7D3-2降解ZEN的影响,结果表明:7D3-2降解ZEN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为7.0;当接种量小于10%时,7D3-2对ZEN的降解率与接种量成正比;ZEN质量浓度在1.0~25.0 mg/L范围内,7D3-2对ZEN的降解差异不显著,当ZEN质量浓度大于25.0 mg/L时,ZEN降解率与ZEN初始质量浓度成反比,但是ZEN被降解的绝对量与其ZEN初始质量浓度呈正相关;降解物质的定域实验结果显示:7D3-2中降解ZEN的物质主要位于细胞外。7D3-2不仅对培养液中的ZEN具有降解效果,也能很好地降解玉米粉中的ZEN。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ZEN降解菌种质资源库,在粮食和饲料的ZEN生物脱毒方面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生物降解 筛选 鉴定 解淀粉芽孢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03份甘薯地方种SSR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我国303份甘薯地方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甘薯地方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优异资源挖掘和品种改良提供了参考。利用SSR建立研究材料的0~1数据库,通过NTSYS-pc2.10软件计算Nei72遗传距离矩阵,将遗传距离矩阵导入MEGA 6.06,计算平均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并利用STRUCTURE2.3.4对303份地方种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203条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1~14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获得6.77条。303份材料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64,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477处可以把303份材料分成11个类群,其中第Ⅺ类群在遗传距离为0.452处可分为3个亚群。群体结构分析将303份材料划分成了5个稳定的群体,群体结构划分与聚类有相似的结果,其中70份材料Q值小于0.6,属于混合亚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