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低碳生产研究进展
《中国水稻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田是甲烷(methane,CH4)和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的重要发生源。稻田中CH4和N2O的产生、消耗以及传输过程受稻田土壤类型、水分条件、肥料种类、施肥量及方法、耕作模式和制度、水稻品种等多种因素影响。CH4和N2O具有不同的排放特性,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期间的中期排水烤田、后期干湿交替能显著降低CH4排放量,但同时也可能促进N2O的排放,因此,如何同时减少CH4和N2O的排放量是实现稻田低碳生产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稻田土壤的碳固定也是使稻田系统从源转变成汇的关键技术。从水稻生产过程中CH4排放、N2O排放、稻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减排措施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水稻低碳生产相关研究状况,重点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影响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增加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措施以及各种减排措施的全球增温潜势评价研究,并对水稻低碳生产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 水稻 甲烷 氧化亚氮 土壤固碳 减排措施 全球增温潜势


上海都市农业科技创新刍议
《上海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上海农业的现状以及科技创新对推动上海农业发展的意义,分析了美国、荷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概括了我国近年来农业科技创新的部署,进而提出上海都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思路,并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急需要加强体系建设。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标识与检测
《植物生理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安全性备受公众关注。为此,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颁布实施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进行标识,保护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本文综述了全球各国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标识管理体系,及相应的主要检测技术和一些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3株金针菇菌株孢子同核体后代生物学性状的分化
《上海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孢子分离技术,以锁状联合为标记,分别获得浅黄色金针菇A161菌株、白色菌株A307和B114的孢子同核体后代54、56株和52株。对该3株金针菇孢子同核体后代生长速度和出菇时间进行分析,统计同核体出菇率,同时对各自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和出菇天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有显著性差异,出菇时间有显著差异,浅黄色菌株A161孢子同核体出菇时间较短,2个白色菌株同核体后代出菇时间较长,3个菌株的同核体后代菌丝生长速度和出菇时间呈负相关。
关键词: 金针菇 孢子同核体 菌丝生长速度 出菇时间 生物学性状


8个不同砧用南瓜品种萌芽期耐盐性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8个砧用南瓜品种种子进行了不同的NaCl处理,分别统计了不同浓度下各个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度4个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各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个别品种表现出了低盐促进萌发现象,在低浓度时各指标下降幅度较小,高浓度时下降幅度较大。不同品种对胁迫的反应程度不同,8个品种的耐盐顺序依次为:中原共生新一代>宝尔砧木>胜利>日本根力神>东洋神力>正大魔力>日本绿霸>黑籽南瓜。


草莓属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修订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要从测试性状的选择上,将2012年《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草莓》送审稿与2005版的试用稿进行了比较,发现新版指南的修订总体上在性状的划分、选择和描述上更具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并围绕接下来可能存在部分性状的使用有待验证、标准品种的确定与保存、近似品种的合理性选择、测试新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今后草莓DUS测试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和参考。


杂交粳稻花优14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提高整田质量、适期精量播栽、搁田控苗、提高成穗率、前氮后移、氮、磷、钾养分平衡施用、合理水浆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中熟晚粳杂交稻花优14的高产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