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化学诱变剂和~(60)Co处理对大麦小孢子低氮胁迫培养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麦品种‘花30’为材料,用不同剂量化学诱变剂(EMS和PYM)处理大麦游离小孢子,不同剂量60Co辐照处理大麦离体穗和干种子,比较其对在低氮胁迫下小孢子培养诱导愈伤组织产量和绿苗分化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MS处理离体小孢子和60Co辐照干种子明显比PYM处理小孢子和60Co辐照离体穗的培养效果好。


上海地区HPV分型及高危型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科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发现已鉴定出的100多种HPV亚型在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流行病学分布不同,而HPV负荷量的高低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为了探讨上海地区HPV亚型的分布特征及高危型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收集了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宫颈疾病门诊患者515例,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HPV进行基因诊断和分型;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PV负荷量,统计分析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共检测出18种HPV亚型,检出率大于5%的HPV亚型(HPV-16,58,33,52,31,18)均属于高危型;4种高危型HPV(16,58,33,52)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318,P=0.000);两种高危亚型HPV-16和HPV-33的负荷量为这种正相关性的主导因素.本研究确定了上海地区HPV流行的主要亚型及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这为开发预防中国人群(特别是上海地区)常见HPV亚型的多价疫苗提供了有效证据,为高HPV负荷量作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筛查的有意义指标提供了佐证.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病毒负荷量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宫颈癌


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育雏期绿壳蛋鸡生长性能和屠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能量、蛋白水平对育雏期绿壳蛋鸡生长性能、屠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720只1 d新杨绿壳蛋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采用2(代谢能11.51或11.93 MJ/kg)×3(粗蛋白质:17.0%、18.0%和19.0%)因子设计试验,共设计6种日粮。结果表明:能量水平对育雏期绿壳蛋鸡末期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和胫骨长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能量水平对育雏期绿壳蛋鸡屠体脂肪和总能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对屠体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能量水平对育雏期绿壳蛋鸡血清尿酸、总胆固醇和总蛋白含量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对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能量和蛋白水平在生长性能、屠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上未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本试验中适宜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1.93 MJ/kg和19.0%。
关键词: 育雏期 能量 蛋白质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绿壳蛋鸡


杏鲍菇及培养料中毒死蜱的残留动态
《农药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制定毒死蜱在杏鲍菇上的残留安全标准。[方法]在培养料中分别施以毒死蜱农药质量分数为50、100 mg/kg进行杏鲍菇栽培,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了毒死蜱在杏鲍菇培养料及子实体中的残留量和残留动态。[结果]毒死蜱在培养料中消解较慢,半衰期为15.4-20.5 d;采收时培养料中毒死蜱残留量为0.22、1.32 mg/kg,子实体中均无残留检出。[结论]毒死蜱在培养料中难降解,易残留,故食用菌栽培中尽量施用低质量分数,防止污染。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导向
《中州学刊 》 2013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加快,我国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崛起,我国农业政策正面临重大的调整.构建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要符合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否为群众接受.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即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农业是一个社会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融合一起,以及迄今为止人类尚未完全有效控制自然力的产业,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制定农业政策,要因地制宜,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时防止"恋大"心态.


地克珠利抗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观察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鸡球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原虫病,是对养鸡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常常呈爆发性流行。目前,已被美国农业部列为对禽类危害最严重的五大疾病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一些感染鸡群不产生明显的临床型球虫病症状,造成的隐性损失可能更大,而应用药物防治及研制新药等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全球养禽业因为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而柔嫩艾美耳球虫病又是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因此有关柔嫩艾美耳球虫生物学特性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3个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品种类原球茎及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对3个大花蕙兰品种‘金色年华'、‘绿洲'和‘华尔兹'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PGR在一定浓度下能促进类原球茎的产生,MS培养基上PLB诱导的最适PGR配比为BA 4 mg/L+NAA 0.5 mg/L+KT 0.5 mg/L+TDZ 0.2 mg/L,增殖系数分别为11.12、9.65和7.54,与对照(BA 4 mg/L+NAA 0.5 mg/L)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选取PLB诱导率最低的品种‘华尔兹'建立诱导不定芽的离体再生途径,筛选出不定芽诱导的最佳PGR配比为BA 2 mg/L+NAA 0.2 mg/L+PIC(毒莠定,Picloram)1 mg/L,平均增殖系数为5.08。于MS培养基中添加NAA 0.2 mg/L+HMI(恶霉灵,Hymexazol)2 mg/L,4 d时的生根率高达85%。试验表明:大花蕙兰通过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均能实现产业化繁殖种苗的目的,前者增殖速度快,后者则再生植株生长势强、驯化移栽易于成活。
关键词: 大花蕙兰 组织培养 类原球茎 不定芽 植物生长调节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