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L-肉碱的生理功能以及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L-肉碱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安全无毒的营养性添加剂,对改善猪的繁殖性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L-肉碱的特性、生理功能以及对公猪、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的影响,旨在为L-肉碱在猪生产上用于提高繁殖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L-肉碱 繁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玉蕈菌种质量LBL评价法作用机理初探

上海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LBL评价方法,对2个显色分别为黄色(SIEF3132)和蓝色(SIEF3246)的斑玉蕈优劣菌株进行液体显色培养,测定了培养过程中A_(615)、pH、电导率和菌丝体生物量、乳糖的变化,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对使BTB变色的活性物质进行了作用位置的定位。结果显示:显示黄色的优质菌株,pH、电导率变化小,代谢乳糖能力强;显示蓝色的劣质菌株,pH、电导率变化大,代谢乳糖能力弱;使BTB变色的活性物质分泌到细胞外,在胞内没有发现活性。

关键词: 斑玉蕈 液体培养 菌种质量 BT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呈香呈味物质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食用菌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研究状况,对目前研究报道的食用菌中挥发性呈香物质(八碳挥发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酸、酮、醛、酯类化合物等)和非挥发性呈味物质(可溶性糖、呈味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等)进行了概况总结,为更好地开发食用菌风味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 挥发性呈香成分 非挥发性呈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锰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转录水平和酶活性的测定

菌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草菇全基因组中发现了4个担子菌锰过氧化物酶MnP基因同源物(vv-mnp1、vv-mnp2、vv-mnp3和vv-mnp4)的基础上,对这4个MnP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基因表达和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vv-mnp1与vv-mnp2基因结构相同,vv-mnp3与vv-mnp4基因结构相似。在4个草菇MnP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AP-2、cAMP、MRE、XRE和HSE等调控元件,预示着草菇中MnP基因的转录可能会受到氮源、碳源、重金属离子、芳香族化合物以及热击的影响。草菇MnP具有信号肽,不存在跨膜区域,表明其是分泌蛋白。草菇MnP中形成4个二硫键的8个半胱氨酸、潜在的锰离子和钙离子结合位点,在担子菌MnP中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草菇MnP1和MnP2与香菇MnP1亲缘关系最近,而MnP3和MnP4与灰盖鬼伞过氧化物酶有较近的亲缘关系。RT-PCR检测到vv-mnp1、vv-mnp3与vv-mnp4能在含锰离子的培养基中表达,但运用锰离子氧化法没有检测到MnP活性,推测草菇中的MnP不具有将Mn2+氧化成Mn3+的能力。

关键词: 草菇 锰过氧化物酶 生物信息学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杨绿纯系蛋鸡选种准确性评价

中国家禽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采用单性状BLUP-动物模型和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对新杨绿纯系蛋鸡(801系)4个世代8385个个体38周龄蛋重(EW38)和1~6期产蛋数(EN1-6)等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估计上述性状的方差组分及个体的育种值(加性遗传效应值),并分析性状世代间的表型趋势和遗传趋势,以育种值大小为依据对个体进行排序,比较每世代中选鸡(N)和前(1+10%)N个体育种值差异,从而对选种准确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蛋重和产蛋数的表型值和育种值均有提高,说明目前的选育方法有效。利用所有亲属资料进行遗传评估的结果表明,中选鸡育种值均值显著低于top(1+10%)N的均值。试验结果一方面验证了新杨绿纯系蛋鸡的选育效果,另一方面为蛋鸡育种值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育种值 BLUP-动物模型 准确性 新杨绿纯系蛋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穗角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中国水稻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控制粳稻穗角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和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利用151个SSR标记对95份粳稻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了基因型鉴定,分析了SSR标记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和群体结构,并采用TASSEL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对穗角性状与标记变异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51个标记的11 325种位点组合中,无论是共线还是非共线组合,都有一定程度的连锁不平衡存在,育成品种的连锁不平衡程度高于地方品种;自然群体由6个亚群组成;检测到了15个与穗角性状相关联的SSR标记,分布于除第4和第7以外的其余10条染色体上,其中,RM7598、RM3700、RM311和RM1125具有较大的表型变异解释率;并鉴定出23个控制穗角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以及7个携带这些优异等位变异的典型载体材料,其中,秀水04和秀水79携有较多的优异等位变异。

关键词: 粳稻 穗角 优异等位变异 群体结构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特征,并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技术、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技术、农田径流生态拦截技术以及包括化肥减量化技术和农药减量化与残留控制技术为主的农业化学品减量使用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的发展现状,提出未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系统控制思想和相关技术研究的趋势,包括系统控制与区域治理结合、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结合、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结合及建立健全国家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价与预警体系等。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污染控制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中7种有机酸的研究

菌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食用菌中7种有机酸,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Green ODS-AQ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10mmol/L的磷酸二氢钾(pH2.8),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10μL。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中7种有机酸的RSD值均小于5%,加样回收率在94.6%–99.3%之间;该方法简便,可应用于食用菌中7种有机酸的检测。运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8种食用菌中7种有机酸成分,结果发现不同食用菌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均差异显著。

关键词: 食用菌 有机酸 测定方法 RSD值 样品回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营养液对四季秋海棠'超奥'生长及开花指标的影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四季秋海棠 营养液 生长指标 开花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都市农业科技创新的途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的4个目标、5项任务和4个方向,并指出要在农业种源、园艺智能、现代林果、优质畜禽、农产品加工、生态资源保护、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理论研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的程度。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农业发展 科技创新 上海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