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8921条记录
中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

船舶工程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加快推进中国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海水养殖新空间,落实“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文章阐述了中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从养殖规模、养殖设施、经营主体、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应中国深远海养殖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围绕中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如何提质增效,剖析阐明了目前主要存在生产布局不合理、设施装备和养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产业链配套不够完善、生产安全亟待加强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养殖生产布局、推动全产业链发展、规范养殖生产行为、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旨在为推进中国深远海养殖产业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深远海养殖 养殖设施 政策制度 产业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舟形藻生物膜诱导下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幼虫的变态及其蛋白质组学响应

海洋与湖沼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舟形藻(Navicula sp.)生物膜诱导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幼虫附着变态的机制,选用舟形藻和虾夷扇贝幼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个浓度梯度舟形藻液(1A、10A、100A和1 000A)下虾夷扇贝幼虫附着变态率以及幼虫响应舟形藻生物膜诱导的蛋白质组学差异。结果表明,稀释10倍后的藻液(1 366 ind./mm2)所形成的生物膜对幼虫诱导率最高为45%,与空白组(13%)差异极显著(P<0.01),过高或过低浓度都导致诱导率降低。采用非标记定量技术(4D label free)蛋白质组学分析比较舟形藻生物膜和对照组幼虫发现,经舟形藻生物膜诱导后共316个蛋白质表达显著上调或下调。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组织蛋白酶K、组织蛋白酶L、NAD(P)H氧化酶(形成H2O2)、软骨基质蛋白、胶原蛋白和铁蛋白等。以上这些差异蛋白表达的上下调均与贝类幼虫在附着变态过程中形态学变化息息相关。因此,舟形藻生物膜诱导虾夷扇贝幼虫附着变态的有效成分可能是其产生的胞外多糖,幼虫体内的凝集素检测到舟形藻生物膜表面的多糖后,特异性与多糖结合,最终诱导幼虫完成附着和变态。研究结果可为虾夷扇贝人工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 舟形藻生物膜 变态 蛋白质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沙群岛玉琢礁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及演变

南方水产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琢礁是西沙群岛中的重要环礁,拥有多样化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和丰富的鱼类资源。为掌握玉琢礁珊瑚礁鱼类的资源状况及其演变特征,于2023年采用手钓、水下潜捕、水下视频和eDNA等方法,对其珊瑚礁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共发现鱼类220种,其中eDNA方法共发现鱼类111种,结合200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历史档案数据,截至目前在玉琢礁共发现鱼类265种,隶属于12目50科128属,其中鲈形目占绝对优势。鱼类群落组成以小型鱼类为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变异分类差异指数(Λ+)分别为56.08和122.4;相似性分析表明,2003与2023年之间,鱼类在种类组成、食性组成和不同体型层面的相似性均表现为不相似或极不相似。与历史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共有45种鱼类未被监测到,其中大型肉食性鱼类受到自然与人类扰动的影响最为显著,植食性鱼类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分类多样性指数(Δ+、Λ+)显著下降。初步推断不可持续的捕捞、生境衰退和温度上升等因素导致了玉琢礁珊瑚礁鱼类的更替。研究结果可为玉琢礁的珊瑚礁鱼类资源保护与管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沙群岛 珊瑚礁鱼类 人类扰动 生境衰退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碳酸盐碱度胁迫对脊尾白虾生长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生长及卵巢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置 3 mmol/L(对照组)、5 mmol/L和 8 mmol/L三种碳酸盐碱度梯度养殖脊尾白虾 60 d,比较不同碳酸盐碱度胁迫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能、组织结构、酶活性以及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5 mmol/L组与对照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以及成活率差异不显著,8 mmol/L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以及成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肝胰腺组织切片显示,5 mmol/L组中部分B细胞体积增大,部分转运泡内出现颗粒物质,8 mmol/L组管腔的形态结构严重变形.鳃组织切片显示,5 mmol/L组出现轻微鳃丝肿大现象,角质层略有变形,且角质层下间隙扩张变长,上皮细胞与支柱细胞排列紊乱;8 mmol/L组鳃丝肿大,排列不规则,出现血细胞肿胀现象,鳃丝上皮细胞严重破坏,毛细血管网结构形态改变,角质层下间隙变形.肌肉组织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5 mmol/L组的碳酸酐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Na+/K+-ATP酶活性在肌肉中差异不显著;肝胰腺组织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碳酸酐酶在肝胰腺组织中差异不显著,8 mmol/L组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鳃组织中,5 和 8 mmol/L组鳃组织中和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显著.卵巢发育统计结果显示,三组脊尾白虾卵巢均能发育,其发育至Ⅱ期的百分比分别为 20.51%、10.52%和 6.25%,其中 5 mmol/L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8 mmol/L组显著低于对照组;3 mmol/L组和 5 mmol/L组均有卵巢发育至Ⅲ期的脊尾白虾,但两组差异不显著,8 mmol/L组未见有卵巢发育至Ⅲ期的脊尾白虾.卵巢组织切片显示,8 mmol/L组卵原细胞细胞排列疏松,周围滤泡细胞排列疏松且数量较少.研究表明,脊尾白虾可以在低于 8 mmol/L的碳酸盐碱度中生长发育,但高碳酸盐碱度可能会造成脊尾白虾鳃和肝胰腺组织损伤,导致其生长受到影响,同时猜测高碳酸盐碱度可能也会影响卵巢的发育速率.本研究可为开展脊尾白虾在盐碱水中的增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信息.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碳酸盐碱度胁迫 生长 组织切片 酶活性 卵巢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即食烤制鱿鱼工艺优化及风味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香糟风味即食烤制鱿鱼产品,建立以外观、气味、滋味和口感为指标的模糊感官综合评分方法,分析品质指标与感官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响应面模型优化加工工艺,并对产品的滋味轮廓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感官评分与咀嚼性、红绿值(a*)呈显著相关.最佳工艺条件为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0.30%(质量分数),红糟添加量13.02%(质量分数),腌制时间24.27 h.产品与原料鱿鱼相比,即食烤制鱿鱼的酸味、涩味和咸味增加,苦味和甜味减少.共29种挥发性化合物被定性,包括:醇类(9种)、醛类(8种)、酮类(5种)、酯类(4种)、酸类(1种)和其他化合物(2种),在腌制前后醇类和醛类是变化最大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腌制工艺降低了原料的刺激性气味以及腥味,为产品带来酒香、果香和油脂的香味.该研究为鱿鱼新产品和高值化利用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鱿鱼 即食制品 模糊数学 响应面分析 电子舌 气相离子迁移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盐度胁迫下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脂肪水平是否对低盐胁迫导致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脂质代谢紊乱具有缓解作用,本研究进行了低盐胁迫下不同脂肪含量饲料的投喂实验,以确定大菱鲆在应对低盐度时的最佳脂质需求量。本研究设置了3个盐度梯度(10、20和30),每个盐度组设置4个脂肪含量梯度(8%、12%、16%和20%),分析在不同盐度下不同脂肪含量饲料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质含量为16%时,盐度20与盐度30组之间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盐度10组的生长性能要低于盐度20和盐度30组;盐度为10时,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随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值出现在20%组,且高于盐度30与盐度20下的20%组。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方面,在盐度10和盐度20养殖条件下,与脂质合成相关的基因lxra、cyp 7a1和srebp-1的表达量基本随脂肪含量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尤其在盐度为10时,12%组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各组,20%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此外,盐度为10时,acc和fas基因的表达水平类似,在高脂肪20%组中均被抑制,在12%组的表达量较高。与脂质吸收相关的基因apoa-Ⅳ在盐度10下20%组的表达量远高于相同盐度条件下其他各组(P<0.05),而且在脂肪含量20%条件下呈随盐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这与其他脂质组中的趋势完全相反。以上结果表明,低盐胁迫影响脂质代谢后,通过不同脂肪含量的饲料可以从脂质合成和脂质吸收的角度来缓解胁迫带来的不利影响,且这种缓解作用更多的体现在脂质吸收层面上,进而提高低盐胁迫下的生长表现。研究结果从盐度影响脂质代谢的角度探索鱼类对低盐的适应性,可为大菱鲆耐低盐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盐度 大菱鲆 生长性能 脂质代谢相关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黑鲈饲料营养需求及鱼粉替代研究进展

饲料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水产养殖动物的精准营养需求参数对其配合饲料的优化或者开发至关重要.文章概述了大口黑鲈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等主要元素需求以及蛋白源替代研究,对大口黑鲈饲料配制和降低成本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营养需求 鱼粉替代 植物蛋白源 动物蛋白源 新型蛋白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岛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

渔业科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其污染特征及生态环境风险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城市近岸海域往往是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其海底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状况可能更为复杂。但至今为止,城市近岸海域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仍不清楚,亟待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典型滨海旅游和海洋城市青岛市为例,对其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形状、颜色和聚合物类型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岛市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处于9.06~34.48 ind./kg之间,平均丰度为(21.97±8.32) ind./kg;微塑料主要形态为纤维状,占比53%,其余为颗粒状和薄层状;主要颜色为透明色,占比66%,其余为黑色、白色和其他颜色;粒径主要分布于0.5 mm以下,占比76%;聚合物类型主要为聚丙烯,占比45%,其余为聚苯乙烯、聚乙烯和纤维素。与国内外其他海域沉积物相比,青岛市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考虑到沿岸城市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其微塑料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需要长期关注。本研究结果将为城市近岸海域微塑料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和管控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微塑料 污染特征 青岛崂山近岸海域 沉积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蛤蜊岗不同贝龄四角蛤蜊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蛤蜊岗不同贝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3龄四角蛤蜊的壳长(SL)、壳宽(SW)、壳高(SH)、活体湿重(BW)和软组织湿重(RW)等参数进行分析,建立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不同生长阶段四角蛤蜊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贡献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1~3龄四角蛤蜊活体湿重最相关的形态性状均为壳宽。对软组织湿重影响最大的形态性状,在1龄贝为壳宽,在2龄和3龄贝为壳长。壳高对2龄四角蛤蜊活体湿重和软组织湿重的直接通径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活体湿重为目标性状时,1~3龄贝均应以壳宽为主要选择性状,并以壳长作为辅助选择性状;以软组织湿重为目标性状时,1龄贝应以壳宽为主要选择性状,同时辅以壳长;2龄和3龄贝均应以壳长为主要选择性状,并分别以壳宽和壳高作为2龄贝和3龄贝的辅助选择性状。研究结果可为蛤蜊岗四角蛤蜊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四角蛤蜊 形态性状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小球藻对水体NH4+-N、NO2--N去除效果及NO2--N的同化途径

水产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水产养殖中小球藻在调控水体氨氮(NH4+-N)和亚硝酸盐氮(NO2--N)的应用前景,实验以普通小球藻为对象,饲料废水为培养液,首先检测了曝气、光照、光照+曝气条件下普通小球藻细胞密度及水体中NH4+-N和NO2--N的时间变化规律,其次分析了时间(X1)、光照强度(X2)或初始藻密度(X3)对2种氮盐去除率(Y)的影响,最后评估了普通小球藻去除水体中NH4+-N、NO2--N和NO3--N的效果,并解析了普通小球藻同化水体NO2--N的潜在途径。结果显示,普通小球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具有极佳的氮盐去除能力,其在18 000 lx时对NH4+-N去除率高达96.23%,在9 000 lx时对NO2--N去除率高达99.19%;初始藻密度在2.5×10~5个/mL时对NH4+-N、NO2--N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4.92%和99.05%。氮盐去除率与处理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回归方程:YNH4+-N=1.189X1+5.79×10-4X~2+24.158(R~2=0.664),YNO2--N=1.562X1+1.909×10-3X~2-26.078(R~2=0.762);氮盐去除率与处理时间和初始藻密度的回归方程为:YNH4+-N=0.888X1+1.02×10-5X3+32.555(R~2=0.408),YNO2--N=1.746X1+1.64×10-5X3-17.250(R~2=0.613)。普通小球藻去除氮盐顺序为NH4+-N>NO3--N>NO2--N;NH4+-N同化阶段普通小球藻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显著低于NO2--N同化阶段。研究表明,普通小球藻能显著降低水体NH4+-N与NO2--N含量,NO2--N可能是由藻细胞内亚硝酸盐还原酶还原成NH4+-N而被普通小球藻同化吸收。该研究结果可为养殖水体原位生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氨氮 亚硝酸盐氮 同化途径 亚硝酸盐还原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