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热带地区印度南瓜露天直立竹子网型搭架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印度南瓜露天轻简化搭架栽培模式与传统的直播密植爬地、露天"人"字架等栽培模式相比,可有效降低白粉病发病率,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25%;每667 m2节约种子用量40%~50%,节约用工成本3%~25%,且方便施药、整蔓和采收。南瓜是全国冬季北运瓜菜生产基地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云天海,2020)。据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2020年海南省冬春季北运瓜菜播种面积达20.66万hm2(309.92万亩)。其中,南瓜播种面积达1.37万hm2(20.61万亩),占全省冬春季瓜菜播种面积的6.65%,排名全省各类冬春季瓜菜第4名,


不同饲养模式对嘉积鸭肌肉品质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传统饲料+放养、传统饲料+网床饲养、商业饲料+网床饲养、自制饲料+网床饲养)对嘉积鸭肌肉品质的影响,将1 200只1周龄嘉积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13周龄末结束试验。对比4种模式下嘉积鸭的肉质物理指标、营养成分以及感官评分等。结果表明:(1)传统饲料+放养模式嘉积鸭胸肌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腿肌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嘉积鸭胸肌内肌苷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和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腿肌中则是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极显著高于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3)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胸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和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模式(P<0.05),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腿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和传统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其余营养成分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感官评分方面,由高到低分别为传统饲料+放养、自制饲料+网床饲养、传统饲料+网床饲养和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嘉积鸭胸肌内风味物质肌苷酸含量以及胸肌和腿肌内脂肪含量,但不降低肉质综合风味,可以确定为嘉积鸭的最佳饲养模式。


荔枝钾氮肥滴施比例及施肥方式对土壤pH和盐分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灌溉施肥引起的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问题是限制其可持续应用的重要因素。2013~2018年在海南省澄迈县进行了荔枝滴灌施肥试验,探讨在磷肥土施条件下以不同比例滴施钾氮肥(K2O/N=0.6、0.8、1.0和1.2)及在K2O/N=1.0条件下以不同方式施肥(磷肥土施而钾氮肥滴施、全部肥料滴施及全部肥料土施)对砖红壤荔枝园0~30和30~50 cm土层土壤pH和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5年以不同比例滴施钾氮肥,土壤pH、盐分及盐分阳离子(K+、Ca2+和Mg2+)和阴离子(Cl-、NO3-、SO42-和HCO3-)含量变化与钾氮肥比例之间均缺乏密切关系。然而,在试验结束时,偏施氮肥(钾氮肥滴施比例为0.6)由于促进Ca2+在两个土层的淋失而降低土壤pH,而合理滴施钾氮肥(钾氮肥比例为1.0)则稍提高土壤pH,对盐分及盐分阴阳离子含量影响则未达显著水平。全部肥料土施比全部肥料滴施有利于盐分阳离子的保存,对盐分阴离子的影响则不大,从而也有利于维持土壤pH。在荔枝滴灌施肥中,可将钾氮肥以1∶1的比例滴施且将磷肥土施,即使在降雨丰沛的荔枝产区长期应用,也可避免土壤酸化及次生盐渍化。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7个番鸭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不同番鸭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研究选取24对微卫星引物,对7个番鸭群体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及毛细管电泳产物信息检测。结果表明,24个微卫星位点在7个番鸭群体上共检测到80个有效等位基因,基因流(Nm)为2.418 1,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56 1,F-统计量(F-statistic)平均为0.093 7。7个番鸭群体中,福建花羽番鸭遗传参数较高,海南嘉积鸭遗传参数较低,温州麻步番鸭和法国巴巴里番鸭遗传距离最近(0.020 9),福建花羽番鸭和法国巴巴里番鸭遗传距离最远(0.164 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个番鸭群体被分为3个类群,余姚花羽番鸭、余姚白羽番鸭、温州麻步番鸭和法国巴巴里番鸭为一个类群。综上所述,7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中度水平,其中福建花羽番鸭遗传多样性较高,海南嘉积鸭较低;群体间呈现中度分化,有频繁的基因交流;地理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外源钙对槟榔生长、生理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钙对槟榔生长、生理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应用不同钙浓度(0、50、100、200、300、400、500 mg/kg)处理,测定不同钙浓度处理下槟榔形态变化、生理响应及养分吸收状况.[结果]外源钙处理浓度≤300 mg/kg时,槟榔在形态、生理、养分吸收方面均积极响应,随钙处理浓度增加,槟榔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增加,抗氧化酶系统SOD、POD、CAT活性增加,槟榔渗透调节作用和活性氧清除能力增强,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降低,提高了钙的积累量和转移系数,增加氮、磷、钾养分吸收,促进槟榔株高、根长、根数和干物质等形态指标;钙浓度≥400 mg/kg时,随钙浓度增加,槟榔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下降,抗氧化酶系统POD、CAT活性降低,槟榔细胞渗透调节和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MDA增加,氮磷钾钙积累开始减少,槟榔生长随钙浓度增加而减弱.[结论]槟榔适宜的钙处理浓度200~300 mg/kg,此时渗透调节,抗氧化酶系统,氮、磷、钾、钙养分吸收,钙地上部转移能力等处于较高水平,促进槟榔生长.


海南冬瓜褐斑病病原鉴定
《中国蔬菜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海南冬瓜种植基地发现的冬瓜新病害病原菌种类,将从澄迈县采集的病样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后观察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害为冬瓜褐斑病,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鉴定为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序列比对结果与多主棒孢同源性为100%,且与不同地区的多主棒孢均属于同一分支,确定病原菌为多主棒孢.


海南樱桃番茄高抗砧木嫁接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海南樱桃番茄以嫁接栽培露地生产为主,年种植面积0.67万hm~2(10万亩)左右。高抗青枯病的茄砧类型砧木品种海茄砧1号、海茄砧2号正逐步替代以往的砧木品种托鲁巴姆,配套相应的嫁接栽培技术将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樱桃番茄是海南省冬季北运瓜菜的优势品种之一,全省种植面积0.67万hm~2(10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陵水、昌江、东方和定安等市县(伍壮


中草药在琼中山鸡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中草药在琼中山鸡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试验选取1日龄琼中山鸡80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山鸡全程饲喂普通基础日粮,试验组山鸡于第5周开始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中草药保健剂(含穿心莲、鱼腥草、麻杏石甘等成分)进行饲养试验,每周最后一天试验鸡空腹称重,计算日增重,17周龄时抽取活鸡送检,测定鸡肉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分析养殖经济效益。结果表明:5~6周龄时试验组山鸡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17周龄时试验组山鸡体重超过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山鸡日增重1~6周龄时低于对照组,7~17周龄时高于对照组;除铅含量外,对照组和试验组山鸡肉中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均未检出,且试验组山鸡肉中铅含量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山鸡的死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说明中草药对琼中山鸡的生长性能、药物残留和经济效益均有良好的影响,可以在琼中山鸡健康养殖中应用。
关键词: 健康养殖 中草药 琼中山鸡 生产性能 药物残留 经济效益


海南特有极小种群植物文昌锥的SCoT-PCR体系建立及有效引物评价
《植物研究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应用SCoT分子标记研究文昌锥种质资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2种方法,分析DNA、引物、d NTPs、Taq DNA聚合酶这4种因素对文昌锥SCoT-PCR扩增结果的影响,优化建立文昌锥SCoT-PCR体系,并对文昌锥SCo T标记引物进行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各个因子对SCoT-PCR扩增影响大小依次为:DNA> d NTPs>引物> Taq DNA聚合酶;最优反应体系为:总体系为20μL,DNA含量为2.5 ng,引物浓度为0. 8μmol·L~(-1),d NTPs浓度为0. 2 mmol·L~(-1),Taq DNA聚合酶的含量1 U;经验证,该体系获得的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应用该体系筛选出15条多态性好且适合文昌锥扩增的引物,为今后利用SCo T分子标记技术对文昌锥及其他壳斗科植物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早熟荔枝新品种“桂早荔”在海南陵水的引种表现
《中国南方果树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引进和培育早熟优良荔枝新品种,进一步优化海南荔枝品种结构。基于"桂早荔"早熟、优质、丰产稳产等经济性状,以当地主栽品种"妃子笑"以及特早熟品种"三月红"为对照,引进该品种在海南省陵水县进行适应性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自2005年"桂早荔"先后引入到海南省陵水县本号、文罗等乡镇种植,经过多年的引种观测,发现"桂早荔"能够很好地适应引种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树体生长健壮,成花比较容易,开花着果正常,病虫害发生一般,果实品质性状优良,丰产稳产性较好,平均产量达到18 t/hm~2。果实成熟期在4月中旬,比当地主栽品种"妃子笑"提早成熟15 d左右,具有很好的早熟优势。引种期间,该品种于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可在海南省陵水县等荔枝早熟产区适度推广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