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8921条记录
鱼类卵子发育与卵泡闭锁的研究进展

中国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鱼类种群繁衍离不开优质卵子的产出。卵子质量问题限制了许多海洋和淡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卵子质量主要受卵黄形成与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亲本营养、管理以及其他内源或外源因素可能会影响卵黄组成与卵泡发育。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卵母细胞发育与调控机制的研究尚不清晰。本文分析了鱼类卵子发育特点,探讨了亲本来源、育龄、环境因子以及营养等因素对鱼类卵子发生、发育与受精后仔鱼成活率的影响及其生理适应策略;又从基因、miRNA与蛋白表达等分子层面阐述了影响卵母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解析了闭锁与过熟是卵泡发育的重要现象。本文在总结已有卵母细胞发育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闭锁卵泡的形成与调控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深入理解卵泡闭锁在鱼类繁育生物学中的作用与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鱼类 卵子质量 发育 闭锁 调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VMS的张网渔船捕捞努力量与网位坐标提取方法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捕捞努力量是渔业资源管理和评估领域的重要参数之一,传统捕捞努力量计算方法无法满足实时、大范围、快速统计的需要.以我国近海作业的某张网渔船为研究对象,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对张网船155在2016年和2017年北斗渔船监控系统所获取的若干连续航次的经纬度坐标、航速和航向等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取各航次作业的网位坐标,通过阈值筛选渔船布网位置和时间,计算放网时长,把网口迎流面积与放网时长的乘积作为网次的捕捞努力量.结合BP神经网络和阈值分析的判断结果,网位判断准确率为82%,4个航次累计捕捞时长3562.62 h,累计捕捞努力量712524(m2·h).设计的张网渔船状态判断、确定网位、放网时长提取和捕捞努力量计算方法为张网作业分析和其捕捞强度量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张网渔船 渔船监控系统 网位坐标 捕捞努力量 BP神经网络 阈值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NAGase基因SNP标记的筛选及与耐高pH性状的关联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NAGase)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耐高pH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直接测序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cNAGase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中国对虾耐高pH性状的相关性.通过直接测序,在FcNA Gase上共检测到29个潜在的SNP位点,分布频率为1.13/100 bp,其中,内含子的突变频率为0.35/100 bp,外显子的突变发生频率为0.78/100 bp.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在中国对虾耐高pH性状分离群体中共检测到14个具有多态性的SNP位点,其中,观测杂合度(Ho)为0.25810.9390,期望杂合度(He)为0.0595~0.4490,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574~0.3731;利用卡方检验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2个与中国对虾耐高pH性状显著相关的位点(P<0.05),分别为P12 (P=0.036)和P27 (P=0.018),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对虾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

关键词: 中国对虾 NAGase基因 耐高pH性状 SNP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龙石斑鱼胃排空特征和摄食消化特性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养殖新品种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lanceolatus♂)摄食胃排空特征和消化酶活性变化规律,本研究检测了体重为(680.35±39.84)g云龙石斑鱼摄食后胃内容物百分比,比较了线性模型、平方根模型和立方模型对胃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分析了云龙石斑鱼摄食后血清中葡萄糖、皮质醇含量和肝脏消化酶活性变化,并对胃排空率与消化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发现,云龙石斑鱼摄食后,胃排空率呈典型的先慢后快再慢的消化类型.3种模型均能拟合云龙石斑鱼的胃排空数据,其中,立方模型拟合效果最佳.由立方模型可知,云龙石斑鱼胃80%排空(食欲基本恢复)时间为9.5 h,100%排空(食欲完全恢复)约为14.8 h.血清中葡萄糖、皮质醇含量及肝脏中消化酶(淀粉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摄食胃排空过程中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摄食后,血清中皮质醇、葡萄糖含量和肝脏内消化酶活性逐渐升高,0~3 h上升速率较慢,3~6 h内呈急剧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在摄食后6h,血清中皮质醇、葡萄糖含量和肝脏内消化酶活性达到最高(P<0.05),之后呈显著下降趋势,云龙石斑鱼瞬时排空速率与消化酶活性呈正相关(P<0.05).综上,基于云龙石斑鱼胃排空特征和摄食消化特性,结合生产实践,在食欲基本恢复后开始投喂,投喂间隔为10h左右,每日投喂2次,效果最佳.

关键词: 云龙石斑鱼 胃排空率 数学模型 皮质醇 葡萄糖 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蛋白酶对红鳍笛鲷鱼排酶解液风味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鳍笛鲷鱼排为原料,分别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4种酶水解,通过氨基酸组成分析、感官评价及电子舌对酶解液的滋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酶解液的水解度及多肽含量最高,分别为29.14%、4.27 g/100 g;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风味蛋白酶酶解液的氨基酸总含量最高。感官评价结果表明,4种蛋白酶酶解液中风味蛋白酶酶解液风味较好,苦味不明显,总体呈味鲜美浓郁。电子舌测定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最接近鲜味参比溶液。因此最终确定风味蛋白酶是制备红鳍笛鲷鱼排呈味肽的最佳用酶。

关键词: 红鳍笛鲷 呈味肽 酶解 感官评价 电子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莱氏拟乌贼缠卵腺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动物学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缠卵腺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该腺体进行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缠卵腺由腺壁组织、分泌叶瓣和结缔组织组成.其中,腺壁组织由外膜层和肌肉层组成,位于腺体外部;分泌叶瓣是腺体的主要部分,由分泌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分泌细胞具有分泌功能,支持细胞起到支持分泌细胞的作用.分泌叶瓣两侧为分泌细胞,分泌细胞较大,细胞内细胞器丰富,包括大量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此外分泌细胞内充满分泌物质,主要是蛋白泡.结缔组织夹杂在外膜层和分泌叶瓣中.分析认为,莱氏拟乌贼的缠卵腺是一种典型的分泌型腺体,其分泌的凝胶物质主要功能是形成第三层卵膜,以保护受精卵免受外界环境侵袭.

关键词: 莱氏拟乌贼 缠卵腺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东海域繁殖期雌性棘头梅童鱼亲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水产科技情报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获知棘头梅童鱼亲鱼性腺发育后期脂类及脂肪酸蓄积特点,采用内标定量法,对性腺发育至Ⅳ期的雌性棘头梅童鱼亲鱼肌肉、肝脏和卵巢组织中的脂肪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3种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雌性棘头梅童鱼亲鱼卵巢、肝脏和肌肉中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84±0.05)%、(2.66±0.05)%和(0.56±0.05)%,不同组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棘头梅童鱼亲鱼的卵巢、肌肉和肝脏中分别检出29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依次为C16∶0、C18∶0和C14∶0;含量最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依次为C16∶1、C18∶1n9c和C20∶1;含量最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依次为C22∶6n3(DHA)、C20∶5n3(EPA)和C20∶4n6(ARA)。从相对含量来看,肌肉中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58.22±0.24)%,显著高于肝脏(52.71±0.24)%和卵巢(36.42±0.24)%(P<0.05);卵巢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23.78±0.09)%,显著高于肌肉(16.15±0.07)%和肝脏(10.79±0.05)%(P<0.05);卵巢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39.79±0.19)%,显著高于肝脏(36.49±0.21)%和肌肉(25.63±0.19)%(P<0.05)。肌肉、肝脏和卵巢中EPA和DHA的总量依次升高,质量分数分别为(19.34±0.15)%、(26.59±0.16)%和(27.78±0.13)%。卵巢、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DHA/EPA分别为1.95、2.28和1.89,n-3系和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分别为3.29、3.81和6.25。

关键词: 棘头梅童鱼 卵巢 肌肉 肝脏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富罗非鱼成鱼脏器系数的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组织脏器重量与体重的关系,获得脏器系数。本研究随机选取40尾体重为600~900g雄性吉富罗非鱼(GIFT)成鱼,进行体重、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肠、鳃、皮肤、胆囊、鳞片、肌肉及其他组织(鱼头、鱼鳍和鱼骨等)重量的测定,对体重与各组织脏器重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最优回归模型,并采用体重约为500 g雄性吉富罗非鱼对各组织脏器重量进行模型外推验证。结果显示,雄性吉富罗非鱼成鱼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肠、鳃、皮肤、胆囊、鳞片、肌肉和其他组织(鱼头、鱼鳍和鱼骨等)的脏器系数(%)分别为0.12±0.02、1.22±0.20、0.11±0.03、0.13±0.05、1.58±0.30、2.85±0.17、3.31±0.38、1.05±0.24、2.89±0.41、51.60±2.09和29.66±2.00,所有测定11个组织脏器重量与体重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bx),所建立模型对体重为500 g雄性吉富罗非鱼心脏、肝脏、肾脏、脾脏、皮肤和肌肉重量预测误差均在8%以内。研究结果填补了罗非鱼脏器系数的空白,并为鱼类生理学、毒理学及构建鱼类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s, PBPK)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体重 脏器系数 相关性分析 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鳍东方鲀幼鱼适宜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形体指标、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和水质的影响,以确定红鳍东方鲀幼鱼适宜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在流水养殖模式下,采用商业饲料分别进行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摄食生长试验。投喂频率试验为表观饱食投喂,设2、3和4次/d共3个投喂频率,分别记为F2、F3和F4组;投喂水平试验采用3次/d的投喂频率,设体重的2%、4%、6%、8%和10%共5个投喂水平,分别记为R2、R4、R6、R8和R10组。选择红鳍东方鲀初始体重约15 g的幼鱼,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进行28 d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投喂频率对终末体重、成活率、摄食率(FI)、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均无显著影响(P>0.05)。R2组FI、SGR和FER显著低于R4、R6、R8、R10组(P<0.05)。2)F3组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显著高于F2组(P<0.05)。R2组HSI显著低于R4、R6、R8、R10组(P<0.05);R2组VSI显著低于R8和R10组(P<0.05),但与R4和R6组无显著差异(P>0.05)。3) F3组肝脏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F2和F4组(P<0.05)。R2组肝脏胰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R4、R8和R10组(P<0.05);R2组肝脏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R4、R6、R8、R10组(P<0.05);R2组肝脏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R4组(P<0.05),但与R6、R8和R10组无显著差异(P>0.05)。4)F3组肝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F2组(P<0.05)。R2组肝脏ALT活性显著低于R4和R10组(P<0.05),但与R6和R8组无显著差异(P>0.05)。5)尽管氨态氮、亚硝态氮和磷酸盐含量在养殖水桶出水口相比进水口数值上大部分有所升高,但不同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养殖水体中的氨态氮、亚硝态氮和磷酸盐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红鳍东方鲀幼鱼适宜的投喂频率为2~3次/d,投喂水平为体重的4%。此外,在流水养殖模式下,不同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养殖水体氨态氮、亚硝态氮和磷酸盐含量的影响极小。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投喂频率 投喂水平 生长 水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舒伯特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onas schubertii)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人、兽、鱼共患致病菌。近年来,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内脏类结节病在养殖鳢科鱼类中较为流行,严重危害鳢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也对畜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论文对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检测技术等进行综述,为舒伯特气单胞菌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舒伯特气单胞菌 临床特征 毒力因子 诊断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