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叶色水稻孕穗期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4个不同叶色水稻品系孕穗期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SPAD值最高的深叶色品系净光合速率并不是最高,说明叶绿素总量高其净光合速率并不一定最高;荧光参数在深叶色品系与浅叶色品系间差异也不显著;各品系间倒1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vap)均明显低于倒2叶;而胞间CO2浓度(Ci)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叶片Pn的变化主要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降低与Pn下降的表现一致,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Fo、Fm、Fv/Fm和PI随叶位发生变化,而每个品系倒1叶的Fm均大于倒2叶,这表明孕穗期倒1叶PSⅡ电子传递的潜力强于倒2叶。不同叶色品系中,除沈农07015外,反映光合荧光参数中光合有活反应中心吸收(ABS/RC)、耗散(DIo/RC)的能量和用来还原QA的激发能(TRo/RC)均为倒1叶大于倒2叶,表明倒1叶有活性的反应中心剩余的耗能效率高于倒2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角梅扦插苗生理特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三角梅扦插繁殖插穗生根有愈伤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两个部位,先由愈伤组织生根,然后皮部生根.硬枝扦插一般是先生根后发芽,嫩枝扦插往往是先发芽后生根.插穗发出的枝具有偏向性,为培养适合盆花生长的主干,上剪口的位置选择非常重要.扦插苗具有一定的耐旱性,通过人工干旱催花处理是咸宁市控制三角梅花期的较好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组合靶标筛选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主要研究了几种单、双子叶植物种子在人工环境条件下的发芽率及对几种常用溶剂的反应,并选用了几种合适的种子以及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浮萍(Lemnaceae)对9种除草剂进行了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备选靶标在室内人工环境适应性及对除草剂活性反应均不同;综合比较各备选靶标的发芽率、培养温度、对常用溶剂及除草剂的敏感性等因素,确定了几个可用于除草剂组合筛选的靶标。以组合靶标方式建立的除草剂筛选流程提供的是一个多重筛选模型,可减少对低活性先导化合物的漏筛。近3年来对30 000多个微生物源提取物的筛选结果表明,运用组合靶标是一种稳定、高效的除草活性筛选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角梅在咸宁地区盆栽育花技术初探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在咸宁地区盆栽需采用人为催花措施方能繁花似锦。将三角梅在春季用小盆盆栽,夏季进行干旱胁迫以抑制营养生长,达到一定时间或程度时随即扩盆松土、施肥浇水,可取得较好的催花效果。此外,摘心、拉枝、强光高温对三角梅具有一定的催花效果。培育三角梅整齐的花枝花冠还需适时轻剪和秋季保温。
关键词: 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 盆栽育花技术 咸宁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NI与不同药剂混用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危害不同稻作区水稻生产的重要虫害之一,NNI是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研发的最新产品,其与阿维菌素、甲维盐、毒死蜱、丙溴磷等常规产品以不同配比混用防治二化螟。结果表明,24%NNI WG(水分散粒剂)与1.0%甲维盐EC(乳油)、1.8%阿维菌素EC、48%毒死蜱EC及50%丙溴磷EC混用对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其中24%NNI WG+1.0%甲维盐EC(m∶V,g/mL,3∶1)、24%NNI WG+1.8%阿维菌素EC(m∶V,g/mL,1∶1)、24%NNI WG+48%毒死蜱EC(m∶V,g/mL,1∶10)及24%NNI WG+50%丙溴磷EC(m∶V,g/mL,1∶10)混用后效果明显。
关键词: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NNI 不同药剂 混用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天然产物早期鉴别及去重复方法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微生物天然产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多样性。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在进行天然产物筛选时遇到已知化合物的机会加大,有必要在研究的早期对粗提物中的化合物进行早期鉴别及去重复,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文章对涉及天然产物早期鉴别及去重复的方法——薄层层析技术(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光谱联用技术及天然产物数据库在天然产物早期鉴别及去重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微生物天然产物 早期鉴别 去重复 薄层层析 液相色谱-光谱联用技术 数据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