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绿豆象的辐照致死效应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60Co射线源对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的致死效果,以探索其用于防治绿豆象的可行性。通过60Co射线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0、20、40、80、160、320 Gy。结果表明,60Co射线辐照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的LD50分别为19.16、21.19、31.86、73.27 Gy,表明绿豆象成虫对60Co射线辐照的耐受能力最强。高剂量辐照后绿豆生命力和发芽率都有所降低,但是差异不显著。320 Gy能有效抑制卵的孵化(孵化率0)、蛹的羽化(羽化率7.33%)、造成幼虫(死亡率100%)和成虫的死亡(死亡率90.67%)。建议采用320 Gy的60Co射线辐照作为有效防治绿豆象的参考剂量。
关键词: 60Co射线 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 辐照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巨大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得到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芽孢产量的基本培养基组分中的关键因子进行了筛选,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影响芽孢产量的关键因素最佳水平作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巨大芽孢杆菌芽孢产量的关键因素是豆粕和淀粉的浓度。通过RSM的拟合和推算得到在豆粕和淀粉浓度分别为48.85和19.67 g/L时,此时模型预测发酵最佳产量为43.16×108CFU/mL,验证值为42.2×108CFU/mL,预测值与验证值之间吻合较好,比原始培养基提高了约10倍。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Plackett-Burman设计法 响应面分析法(RS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脑炎病毒基因Ⅰ型与Ⅲ型复合RT-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简单快捷的鉴别日本脑炎病毒(JEV)基因Ⅰ型与基因Ⅲ型的方法,根据基因Ⅰ型和基因Ⅲ型JEV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针对基因Ⅰ型和Ⅲ型JEV的RT-PCR引物P1、P3和P2、P3,以JEV SA14-14-2和CZ1株的核酸提取液为模板,通过对反应体系及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可快速鉴别JEV基因Ⅰ型与Ⅲ型的复合RT-PCR方法,并用建立的方法对27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以设计合成的引物进行复合RT-PCR扩增,得到与基因Ⅰ型JEV预期相符的381bp的特异性条带,得到与基因Ⅲ型JEV预期相符的550bp的特异性条带,而对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及猪伪狂犬病病毒核酸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基因Ⅰ型和基因Ⅲ型JEV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0pg/μL和10pg/μL。利用建立的复合RT-PCR方法对27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5份为基因Ⅰ型,2份为Ⅲ型,与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复合RT-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简便等特点,可用于检测及鉴别基因Ⅰ型与基因Ⅲ型JEV。
关键词: 日本脑炎病毒 复合RT-PCR 基因Ⅰ型 基因Ⅲ型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交试验优化“天仙红”桃果肉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优选"天仙红"桃果肉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花青素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液pH、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对花青素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花青素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4%磷酸-乙腈(85∶15,pH 2.0),检测波长520 nm。结果:各因素对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液pH>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20%乙醇溶液(pH 2.5)于40℃提取3 h;花青素提取量达55.8μg·g-1。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可行,为"天仙红"桃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红肉桃 花青素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单因素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土壤食物网的生态系统复杂性-稳定性关系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复杂性-稳定性关系是生态学核心问题之一。作为模式食物网,土壤食物网在探索生态系统复杂性-稳定性关系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总结了以Moore、de Ruiter、Neutel等为代表的理论生态学家以土壤食物网为工具研究生态系统复杂性-稳定性关系的方法、结论及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Moore、de Ruiter、Neutel等将土壤食物网功能群生物量数据、土壤食物网Lotka-Volterra模型和面向过程模型三者结合起来,描述相互作用强度大小格局、分室、能流组织形式等复杂性特征;将土壤食物网Lotka-Volterra模型与群落矩阵结合起来分析局域稳定性,进而探讨生态系统复杂性-稳定性关系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Moore、de Ruiter、Neutel等证明了与随机食物网相比,真实食物网的相互作用强度格局、分室等复杂性特征提高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生产力与稳定性共同决定了食物链的长度,并指出建立在平衡态基础上的静态土壤食物网模型在探索生态系统复杂性-稳定性关系方面具有较大的不足,动态土壤食物网是未来以土壤食物网为工具研究生态系统复杂性-稳定性关系的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高效低毒的极性农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非极性有机氯类农药,高效液相色谱(HPLC)非常适合这类农药的分离。同传统的紫外和荧光检测器相比,串联质谱(MS/MS)检测器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具有更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大大降低了假阳性分析结果的概率,非常适合复杂食品基质中低含量农药残留物的分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HPLC-MS/MS在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HPLC-MS/MS分析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关键词: 农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水果和蔬菜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虫草培养基中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实现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培养基的高效利用,采用闪式提取技术从北虫草培养基中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闪式提取的液料比、提取时间、转速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北虫草培养基中多糖提取的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转速对多糖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5∶1(m L∶g),提取时间12 min,转速8 000 r/min。在该条件下,闪式提取多糖得率为3.52%,略高于传统热水回流提取的得率,且只需在室温下进行,提取时间大大缩短,说明闪式提取是一种快速有效提取北虫草培养基中多糖的方法。
关键词: 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 多糖 闪式提取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力提升湖北省小麦生产能力的建议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Triticurn aestivum L)是湖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增产和优化种植结构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湖北省小麦生产的重要性。在分析了湖北省小麦生产制约因素和增产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湖北省小麦面积稳定在113.3万hm2左右,单产达到4 500 kg/hm2,总产达到510万t的总体目标以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小麦(Triticurn aestivum L) 生产能力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荆江蛋鸭Ⅱ系选育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湖北地方蛋鸭品种荆江鸭为基础,引入山麻鸭、攸县麻鸭、缙云麻鸭等国内优良蛋鸭品种进行杂交配套组合,开展荆江蛋鸭Ⅱ系的选育工作。经过6年5个世代的家系选育,荆江蛋鸭Ⅱ系的开产日龄由零世代的111.5 d延迟到5世代的120.5 d,40周龄平均蛋重由0世代的71.76 g降低到5世代的66.22 g,40周龄体重稳定在1 450 g左右,40周龄产蛋数达到135个,72周龄产蛋数超过290个,均达到选育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