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利用充分接种与药剂保护作比较,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接种与药剂防治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参试材料减产幅度达1.07%~29.16%,减产明显;条锈病反应型、普遍率、严重度发生的严重程度是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除免疫、近免疫材料外,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小麦减产与穗粒数下降有关,但与千粒重下降关系更大.该研究说明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负向作用显著,对小麦的危害严重;同时也证实了利用化学药剂适时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马铃薯脱毒种薯退化规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陇薯3号和LK99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不同脱毒世代陇薯3号和LK99的生育期、病害情况、植株性状和经济性状、地上干物质含量与产量、种薯品质。[结果]陇薯3号和LK99的生育期均随种薯世代的增加而缩短。随着脱毒世代的增加,陇薯3号和LK99感病率和腐烂率增加,商品率下降。陇薯3号和LK99原种的分枝数和株高均极显著高于原原种,而其他各级种薯随脱毒世代的增加而减少。陇薯3号和LK99原种和原原种间产量与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其与其他各级种薯差异极显著。陇薯3号干物质和粗淀粉含量较高,Vc含量较低。[结论]在生产上,应用马铃薯脱毒原种或一级种。


我国克服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育性不稳定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育性不稳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受遗传、地理、气候和栽培条件的影响。从CMS育性不稳定的成因,传统育种方法的改进,油菜不育新材料的利用以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开创4方面阐述了我国克服油菜CMS育性不稳定育种工作的成绩和进展,并展望了油菜CMS育性稳定性研究工作的前景。
关键词: 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育性不稳定


控水补灌对旱地谷子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8个不同谷子品种作材料,研究了旱地自然条件下控水补灌对谷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水补灌对谷子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和加工品质都有较大影响。旱地谷子控水补灌后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和Vb1含量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了23.40 g/kg、0.77 g/kg、0.28 g/kg、0.18 g/100g;而粗淀粉、胶稠度、碱消指数和出米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别增加了26.77 g/kg2、9.44 mm、0.23和7.00%。控水补灌降低了谷子的营养价值,但明显改善了谷子的食味品质,提高了出米率。


施钾对河西绿洲灌区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优质啤酒大麦生产中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研究了施钾对河西绿洲灌区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固定氮磷和平衡微量元素的情况下,施用一定量的钾肥能显著提高该地区啤酒大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当施K2O 150 kg/ha时,啤酒大麦的产量和纯收入最高,分别为6 067 kg/ha和5 796元/ha,较对照增产24.1%,增收1 271元/ha。一定量的钾肥能显著提高啤酒大麦的粗蛋白含量,但对千粒重的提高不显著。


节水型冬季储水灌溉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储水灌溉在北方灌区被普遍应用,目的是将秋冬季多余的水分储存于土壤,供作物来年生育期利用。但储水灌溉灌水定额普遍偏高,水分利用率低,因此在北方缺水地区,研究提高储水灌溉的水分利用率,是节水灌溉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储水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河西内陆区实行节水型冬季储水灌溉的可行性,分析了节水潜力。


氮素营养对黄土高原旱地玉米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2—2003年在陇东旱塬的甘肃省农科院镇原旱农试验基地秋覆膜玉米地上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旱地玉米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氮肥用量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产量均有极显著差异,但同一年份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或不同年份同一类型玉米品种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玉米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且每公斤氮肥增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速率(Pn)等均以中氮(N 180 kg/hm2)时最大。在中等氮肥水平以下,玉米子粒粗脂肪、粗蛋白和淀粉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时,歉水年份有利于容重、粗蛋白和淀粉的累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