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鸭坦布苏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FV)NS5基因序列特征设计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Ⅰ检测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RRT-PCR),该方法检测DFV NS5基因2.74×103~2.74×107拷贝/μL反应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Tm值为(86.23±0.18)℃,对禽流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源禽1型副黏病毒、鸭减蛋综合征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核酸均无阳性信号扩增,可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为0.52%~1.48%,组间变异系数0.71%~2.21%。检测速度快,从样本处理到报告结果仅需4h。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SYBR GreenⅠ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台商涉农企业投资现状调查分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我们对调研所得到的1450家在闽台资涉农企业的投资区域分布、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与规模、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台资涉农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漳州、福州、厦门和泉州四市已占全省的77.9%;内陆山区相对少,龙岩、南平、三明和宁德四市总量不足全省的20%。其投资方向主要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占台商涉农企业总数的68.2%,种养业占20.8%。福建台商涉农企业投资的区域布局呈三个梯次,即以漳州、福州、厦门和泉州为第一梯次,以莆田、龙岩为第二梯次,以三明、南平、宁德为第三梯次。从总体上看,在闽台商涉农企业投资领域呈现纵深化、集聚化、多样化态势,闽台农业投资合作面临区域外竞争与内部挑战,闽台农业投资合作有待完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坦布苏病毒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鸭坦布苏病毒(DuckTembusuvirus,DFV)NS5基因序列特征设计引物,建立基于SYBRGreenI检测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RT-PCR.RRT-PCR),该方法检测DFVNS5基因2.74*10.~2.74*10'拷贝/肛L反应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丁m值为(86.23士0.18).C,对禽流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源禽1型副黏病毒、鸭减蛋综合征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核酸均无阳性信号扩增,可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为0.52%~1.48%,组间变异系数0.71%~2.21%.检测速度快,从样本处理到报告结果仅需4h.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SYBR GreenI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真菌转基因水稻种植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转基因水稻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按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品种设转品1、转品8两个处理及其亲本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粘作对照处理,于水稻播种前及收获后采集土样测定分析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真菌数目变化情况.[结果]转基因水稻转品1、转品8和亲本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粘的土壤有机氮组分在种植前和收获后均无明显差异,外源抗真菌基因的引入对水稻田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及其所占全氮比例无明显的影响,土壤有机氮中酸解氮的各组分含量顺序为: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结论]外源抗真菌基因的引入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抗真菌转基因水稻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有机氮组分 真菌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萍LPC提取方法的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卡州萍3001(A.caroliniana Wild.3001)为代表,通过比较直接加热法、酸提法、碱提法、酸化加热法、碱化加热法5种方法,确定酸化加热法为红萍LPC提取的最佳方法。酸化加热法提取红萍LPC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3,打浆时间4 min,加热温度65℃,加热时间7 min,pH 3.0。影响红萍LPC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加热温度>pH值>料液比>打浆时间>加热时间。采用上述工艺条件得到的红萍LPC的提取率为33.28%,得率1.3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酸乳酸转化高活力菌株的选育
《中国食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育苹果酸乳酸转化活力高的乳酸菌,为果酒的苹果酸乳酸发酵生物降酸提供新菌源。采用适宜的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条件处理植物乳杆菌R23,以降酸量及苹果酸乳酸转化活力为指标,对诱变获得的菌株进行筛选。紫外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的适宜条件是:菌液浓度107cfu/mL,亚硝基胍质量浓度1.8 mg/mL,诱变时间60min。紫外线照射用功率15 W的紫外灯,距离20 cm,照射时间20 s。最终选育出1株降酸能力和苹果酸乳酸转化活力分别比出发菌提高77.5%与15.4%,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良菌株RF17。
关键词: 乳酸菌 复合诱变 降酸能力 苹果酸乳酸转化活力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硒源对母猪泌乳期生产性能、血浆和乳中硒含量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硒源对母猪泌乳期生产性能、血浆和乳中硒含量的影响,选用健康、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3~6胎次长大杂交二元经产母猪200头,随机分成10组,每个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分别饲喂不同处理的日粮。1组为对照,饲喂不添加硒源的日粮,其余9组为试验组,分别以亚硒酸钠、酵母硒和纳米硒的形式添加到0.3、0.5、0.7 mg/kg3个水平的硒,试验期为58 d。结果表明:0.3、0.5 mg/kg硒水平的酵母硒组和0.5、0.7 mg/kg硒水平的纳米硒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 mg/kg硒水平的酵母硒组,仔猪断奶窝重、窝增重、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硒源、硒水平、硒源和硒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母猪产后初乳、常乳中硒含量影响显著(P<0.05)。纳米硒、酵母硒组中,0.5、0.7mg/kg硒水平的母猪血浆硒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母猪血浆中硒含量呈逐渐递增趋势;亚硒酸钠组中仔猪血浆中硒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反而下降了21.70%(P<0.05);纳米硒组中,0.7 mg/kg硒水平的仔猪血浆硒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8.70%(P<0.05);在同一硒水平各组中,仔猪血浆中硒含量纳米硒组较亚硒酸钠组差异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和核质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4个CMS-FA胞质不育系、相应保持系和3个恢复系,研究不育细胞对11个产量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和核质互作效应.结果表明: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对千粒重和生育期性状表现出显著正效应,对穗颈长性状表现出显著负效应,其他性状的不育细胞质效应不显著;单株穗数、千粒重、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株高,穗长、穗颈长和生育期等性状的核质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育胞质与核基因的互作使杂种F1的平均基因型预测值、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在株高和穗颈长上得到明显增加;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无不良细胞质效应,不育系可恢复性好,可作为杂交稻育种的优良不育胞质加以利用.
关键词: 杂交稻 CMS-FA 细胞质效应 核质互作 产量相关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