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40 a施肥措施对黑土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环境科学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长期施肥措施对黑土土壤养分平衡和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选取长期定位实验(40a)样地4种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氮肥、施磷肥和氮磷混施,分别在2021年4月和2022年4月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4种水解酶活性并分析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施氮和氮磷混施均显著提高酸性磷酸酶和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提高68%~158%和26%~222%.施磷和氮磷混施则显著影响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其酶活性最高达75.48 nmol·(g·h)-1和106.81 nmol·(g·h)-1.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氮和磷输入对土壤酶活性均产生显著影响.冗余分析表明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pH值、微生物生物量磷和有效磷.通过计算酶化学计量比,发现氮处理显著增加酶矢量长度,其数值主要在1.32~1.52之间,而酶矢量角度均>45°,表明黑土主要受碳磷共同限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40 a长期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酶及资源利用策略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评估长期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平衡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关键词: 长期定位实验 氮肥 磷肥 酶矢量长度 酶矢量角度 磷限制


反映样点微域空间变异的多穴位黑土层厚度快速勘察与预测方法研究
《土壤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土层厚度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土壤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然而,基于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分析,往往样本数量少、代表区域范围小,多数仅依据点位数据统计,缺乏空间变异预测分析,迫切需要黑土层厚度快速调查与高性能空间预测方法。通过新建调查样点黑土层厚度多穴位“浅层挖掘+深层土钻”快速获取方法,在黑龙江省获取357个样点的黑土层厚度系列样本数据;对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预测黑土层厚度空间变异及其不确定性;分析不同穴位观测值及其均值样本对优化模型预测精度及稳定性影响,评价模型空间预测潜能。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预测平均黑土层厚度为53.42 cm,新建黑土层厚度快速获取与预测方法行之有效,可替代剖面调查方法。优化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黑土层厚度的空间变化解释力R2达到60%,可精细刻画黑土层厚度空间分异;样点单个观测穴位的随机性可改变模型预测协变量重要性数值,影响黑土层厚度空间预测分布;相较于样点多穴位观测均值的空间预测,单穴位观测值预测的空间分布不确定性评估的准确性较低,预测精度显著下降;交叉验证指标和散点图分析表明,优化随机森林模型对黑土层厚度具有稳定的空间预测潜能。本研究为黑土层厚度高精度快速调查与预测提供了新经验、新途径。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反演中国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
《土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东北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码相机获取黑土的数字图像,遴选与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相关的红(R)、绿(G)、蓝(B)颜色分量,并通过逐步多元回归(SMRM)和神经网络模型(NNM)建立基于数字图像的SOM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黑土数字图像的各颜色分量原始值与SOM含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r)依次为:R>G>B,分别为0.67、0.65、0.50。原始值经对数和开平方数值变换后,r增加,而经倒数和平方变换后,r降低。据此,基于数字图像R、G、B颜色分量的原始值和各变换值建立了预测SOM含量的SMRM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决定系数(R2)分别为0.43~0.50和0.46~0.5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28%~1.39%和1.31%~1.39%(P<0.001),其中基于对数和开平方变换值的模型拟合程度和预测精度更高。同时,利用NNM模型基于黑土R、G、B颜色分量的原始值反演SOM含量,发现多层感知器算法模型得到的黑土SOM实测值和预测值之间R2均为0.49,RMSE为1.31%和1.28%(P<0.001)。因此,SMRM和NNM均能通过黑土数字图像的R、G、B颜色分量反演SOM含量,其是快速获取中国东北黑土SOM含量的一套可操作的预测方法。
关键词: 黑土 有机质 数字图像 逐步多元回归 神经网络模型


消减大豆连作障碍的养分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大豆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养分调控技术对大豆连作障碍消减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大豆连作障碍的发生与危害.从提高肥料养分供应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优化土壤微生物环境3个方面分别综述了针对大豆连作障碍中不同危害的解决方案.通过改变施肥方式、时间、数量等方式解决大豆长期连作导致土壤中养分偏耗和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问题;通过使用不同改良剂针对性地解决土壤酸化、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的问题;在大豆连作土壤中接入有益微生物,从而降低有害微生物及病原菌的活性,最终达到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的效果.最后总结得出,消减大豆连作障碍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养分调控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大豆连作障碍的发生发展机理的研究、养分调控技术的优化改良提出建议和展望.


不同类型肥料对作物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肥料。无机化肥因其速效养分含量丰富、增产效果显著、施加方式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缓解粮食短缺压力,但随着无机肥长期、过量投入,农作物糖分、蛋白质含量降低,土壤板结酸化、肥力下降,对作物的生长环境也带来不利影响。有机肥养分全面、原料易得,有利于减少作物中硝酸盐的积累,但其养分物质含量相对较低、肥效缓慢,单施有机肥并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求,且存在重金属、抗生素和病原菌污染问题。具有特定肥效的微生物肥料环保无公害,可以通过微生物作用均衡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进而提高作物品质,但尚存在产品活菌数低、效果不稳定、成本较高等问题。污泥含有大量N、P、K等元素和氨基酸、腐殖质等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积极作用的物质,但是传统的污泥农业应用方式(直接填土、堆肥、发酵)引起的重金属、病原菌污染问题是遏制其发展的瓶颈。污泥基营养激励素作为污泥农用的新方式,富集污泥中的有益养分,在提高作物品质、改善土壤质量方面潜力巨大。本文综述了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和污泥基营养激励素等不同类型肥料对作物品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及施用现状,为选择合理的施肥类型以提高作物品质提供参考,以期推进我国农业长效、稳定、安全的发展。
关键词: 作物品质 土壤质量 无机肥料 有机肥料 微生物肥料 污泥农用 污泥基营养激励素


中药制剂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中药制剂对母猪繁育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选择40头体况相近的9月龄左右母猪(来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猪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1%的中药制剂(主要原料为七清败毒颗粒和香菇健),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周期150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配种率、分娩率、窝均活仔数有所上升,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和丙二醛、葡萄糖、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在第30天显著提高(P<0.05);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检测方面,在第30天,试验组S/P均值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离散度分别为66.29%和50.74%;PRRSV抗原检测方面,第30天试验组阳性率由20%降至0.综上,在母猪日粮中添加1%的中药制剂能提升其繁殖性能和部分免疫指标,维持PRRSV抗体水平稳定,并能降低PRRSV抗原阳性率.
关键词: 中药制剂 繁殖性能 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聚蔗糖对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聚蔗糖对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本实验分别在基础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0、20、30、40、50μg/mL)的聚蔗糖,检测冷冻后精子的活率、线粒体活性、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性、DNA完整性,分析聚蔗糖对大白猪精液的冷冻保存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30、40、50μg/mL聚蔗糖组冻后猪精子的活率显著提高;20、30、40μg/mL聚蔗糖组的线粒体活性显著提高;10、20、30、40μg/mL聚蔗糖组的质膜完整性显著提高;20、30、40、50μg/mL聚蔗糖组的顶体完整性显著提高;10、20、30、40、50μg/mL聚蔗糖组的DNA完整性显著提高。本实验结果说明在基础稀释液中添加30μg/mL的聚蔗糖能有效提高猪精液的冷冻保存效果。


热应激条件下甜菜碱和复合维生素对育肥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和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热应激条件下甜菜碱和复合维生素对育肥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和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将120头3月龄左右、体重(22.16±1.54)kg的育肥小尾寒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为对照组、复合维生素组(日粮中添0.2%复合维生素)、甜菜碱组(日粮中添加0.5%甜菜碱组)、复合维生素+甜菜碱组(日粮中添加0.5%甜菜碱和0.2%复合维生素)。试验开始于2023年8月5日,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显示:试验期间试验动物一直处于热应激状态下。生长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甜菜碱组、复合维生素+甜菜碱组的终末体重显著上升,复合维生素组、甜菜碱组、复合维生素+甜菜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耗料增重比显著降低,甜菜碱组、复合维生素+甜菜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生理指标方面,试验第14天,甜菜碱组、复合维生素+甜菜碱组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试验第28天,复合维生素+甜菜碱组的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个试验组的直肠温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血清生化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维生素+甜菜碱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血清激素水平方面,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升高,甜菜碱组、复合维生素+甜菜碱组皮质醇显著降低。综合以上,热应激下甜菜碱和复合维生素的应用可以提高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改善生理指标,改善部分血液指标,缓解热应激。


紫花苜蓿资源萌发期耐碱性评价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东北盐碱地区种植的优质紫花苜蓿品种,研究选取130份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及新选育资源,分别用30 mmol/L的Na2CO3溶液和50 mmol/L的NaHCO3溶液对其萌发期种子进行碱胁迫处理,通过检测萌发指标及隶属函数分析对供试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耐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30份紫花苜蓿在Na2CO3与NaHCO3胁迫下的平均相对萌发率分别为68.54%、79.17%,相对萌发势分别为57.30%、65.78%,相对根长分别为23.70%、17.61%,相对芽长分别为 53.21%、46.37%.隶属函数分析发现,LJ112、LJ66、LJ33、5010、DARA、农菁1号、巨能耐盐等7个品种的种子在两种碱胁迫下萌发态势较好.通过分析130份紫花苜蓿在两种碱胁迫下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农菁1号和LJ33在两种碱胁迫下保持较高的萌发率及生长势.研究表明,该试验有利于指导盐碱地苜蓿种植,并为耐盐碱紫花苜蓿品种选育提供种质资源保障.


复方中药制剂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粪便评分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复方中药制剂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粪便形态的影响及驱虫效果,试验选取3月龄左右小尾寒羊母羊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试验期42 d,测定并统计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粪便评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终末重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Ⅱ、Ⅲ组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Ⅲ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Ⅲ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Ⅲ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28、42天,试验Ⅱ、Ⅲ组粪便评分显著降低(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制剂可以提高幼年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粪便形态,适合应用于临床,适合的添加剂量为1%。
关键词: 复方中药制剂 小尾寒羊 生产性能 生化指标 抗氧化指标 粪便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