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丰产优质广适啤酒酿造大麦新品种-甘啤9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自根砧对NaCl生理生化响应及耐盐阈值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NaCl胁迫下桃自根砧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确定桃自根砧耐盐阈值,选择苗龄为1年的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t)1号(李1)、樱桃李3号(李3)、樱桃李5号(李5)、RA(Prunus cerasifera Ehrhart)和GF677(Prunus dulcis Mill.×Prunus persica)桃砧木扦插苗为试材进行NaCl处理(质量体积分数0.2%、0.4%和0.6%NaCl)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基质中NaCl含量的增加,5种桃砧木扦插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在李1、李3中先升后降,在李5、GF677中则相反,在RA中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在李1、李3、RA中呈上升趋势,在李5中呈下降趋势,在GF677则先升后降.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在李1和RA中呈上升趋势,在李3和李5中先降后升,在GF677中先升后降.可溶性糖含量在李1、RA中先升后降,在李3和李5中呈上升趋势,在GF677中先降后升.相关性分析表明,Na+水平与基质中NaCl含量成正相关,而K+水平则与其呈负相关关系.李1的Na+/K+最大,GF677最小.在NaCl胁迫下,5种自根砧叶绿素合成明显受到抑制,荧光动力学参数以及光能吸收、捕获和传递参数均降低,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OJIP)发生变化,其中J、I、P 相降低,且ΔK小于0.以净光合速率为指标,李1、李3、李5、RA和GF677的耐盐性阈值分别为0.37%、0.43%、0.38%、0.46%和0.49%NaCl.综合隶属函数、耐盐系数及耐盐阈值,砧木耐盐性从高到低表现为GF677>RA>李3>李5>李1.综上所述,5种桃自根砧主要通过活性氧清除和渗透调节机制来适应盐胁迫,耐盐性高的砧木能较好地稳定光合反应中心,缓解盐胁迫对其光合系统的伤害.以上结果为揭示耐盐机理及桃耐盐砧木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桃自根砧 盐胁迫 荧光特性 生理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藜麦品种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性能差异比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甘肃藜麦品种之间的经济效益及营养品质,以期为不同陇系藜麦推广、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天祝试验站种植的陇藜1号、陇藜2号、陇藜3号、陇藜4号、陇藜5号、陇藜6号、陇藜7号及陇黑藜1号为研究对象,对这8个品种藜麦的经济指标、化学成分、矿物元素含量及抗氧化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如陇藜4号亩产量、蛋白质含量、钙含量、铁含量、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其中亩产达到了265 kg,并达到国家规定的富硒植物标准;陇藜5号千粒重显著高于另外7个品种(P<0.05);陇藜6号发芽率达到了96%,明显高于其它品种(P<0.05);陇藜7灰分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陇藜3号和陇黑藜1号含有丰富的总酚和总黄酮,较其它品种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P<0.05).[结论]陇藜4号相较于其它品种表现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及营养价值,而陇藜3号和陇黑藜1号可作为天然抗氧化食物开发和应用推广.

关键词: 藜麦 营养成分 抗氧化能力 经济效益,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中部春播燕麦不同刈割期产量和品质比较研究

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8个春播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其2017—2018年的4个刈割时期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以筛选出甘肃中部旱区燕麦饲草高产优质的最适刈割时期。结果表明:燕麦饲草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相对饲草价值和相对饲草品质在不同刈割时期间差异极显著(P<0.01),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受刈割时期间变化影响较小,品种与刈割期的互作效应对饲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不同燕麦品种饲草产量随刈割时期后移逐渐增大,乳熟期刈割鲜、干草产量最高,平均为33 483.3和7 377.45 kg·hm-2,较孕穗期、抽穗期及开花时期高15.01和20.81%,9.73%和13.82%,5.25%和8.03%,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分别为26.05%和52.29%,相对饲用价值和相对饲草品质最大,分别为122.29和171.43。从高产优质协同平衡的角度分析,甘肃中部旱作区春播燕麦适宜在乳熟期刈割,既可保质保量,又能高效利用。

关键词: 旱作区 燕麦 刈割时期 产量 饲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对低纬高原地区雨养桃园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区域(秋冬季辅以撒播紫花光叶苕子种子)为试验对象,清耕制区域作为对照,研究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温度、桃树春梢生长、桃树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纬度高原地区的雨养桃园,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温度、促进桃树春梢的生长,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区域桃树果实的产量、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都显著高于清耕制区域的桃树。

关键词: 自然生草 低纬高原地区 桃园 土壤性质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薯8号'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特性及淀粉-蔗糖代谢途径转录组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超高淀粉马铃薯品种'陇薯8号'的淀粉积累特性及调控的关键基因,以露地平播种植的'陇薯8号'为试材,对盛花期(T1)至其后15(T2)、30(T3)、45(T4)和60 d(T5)的块茎进行蔗糖、淀粉含量测定与转录组测序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取样期内,蔗糖含量在T1一T3期显著降低,之后有所回升;总淀粉含量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不断增加,其中T2-T3为激剧增长期,T3-T5增长较缓慢.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4 634个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块茎中的转录表达数据,4个相邻时期比较组T1 vsT2、T2 vs T3、T3 vs T4和T4 vs T5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分别为1 279、427、184和300个,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共有24个淀粉与蔗糖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在各时期差异表达,其中只有蔗糖合酶基因Soltu.DM.09G031820和Soltu.DM.07G013370、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Soltu.DM.01G049590、淀粉合酶基因Soltu.DM.02G027020和糖原磷酸化酶基因Soltu.DM.03G007710在整个取样期都高水平表达,且在T2和T5时期的表达量均高于低淀粉品种'陇薯13号'.结合蔗糖、淀粉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推测Soltu.DM.09G031820,Soltu.DM.07G013370、Soltu.DM.01G049590和Soltu.DM.02G027020可能在'陇薯8号,块茎淀粉的合成和积累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马铃薯 发育时期 淀粉-蔗糖代谢 转录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速冻乌龙头芽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速冻乌龙头芽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漂烫液pH、漂烫时间、速冻温度对速冻乌龙头芽解冻后色泽(△E值)和汁液流失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速冻乌龙头芽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E值和汁液流失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均为漂烫液pH>漂烫时间>速冻温度,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漂烫液pH7.50,漂烫时间4.00 min,速冻温度?30.00℃,在该条件下得到速冻乌龙头芽的△E值为22.58,汁液流失率为21.94%,与模型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分别为0.58%和1.14%,与预测值相近,且产品品质符合相关标准NY/T1406-2018《绿色食品速冻蔬菜》的要求.该研究为乌龙头芽速冻加工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速冻乌龙头芽;响应面法;加工工艺;色泽;汁液流失率;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负载量下摘叶对‘美乐’葡萄果实着色的影响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河西走廊酿酒葡萄果实着色与产量的关系,以5年生‘美乐’为试材,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于果实转色初期和中期进行摘叶处理。结果表明,摘叶处理总体提高果实的穗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转色中期摘叶处理,300、500 kg·667m~(-2)产量水平下,显著提高果实的色泽指标L*、C*和b*;500、800 kg·667m~(-2)产量水平下,提高果面的a*。转色初期和中期摘叶均显著提高果面的颜色指数(CIRG)。综合分析,800 kg·667m~(-2)产量水平下摘叶处理对‘美乐’果实的品质和色泽指数影响较为明显,在转色中期摘叶处理能有效改善‘美乐’葡萄的着色不良问题。

关键词: 转色期 摘叶 负载量 美乐 着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耐抽薹紫叶莴笋新品种“红竹3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红竹3号"是以茎肉翠绿、抗病性强的紫叶莴笋"红竹"为母本、以晚熟耐抽薹的绿叶莴笋QH13-9为父本杂交后,利用系统选育法,经过连续6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早熟耐抽薹紫叶莴笋新品种。甘肃冷凉区春季露地栽培从播种至初采收期约75 d;叶椭圆形、紫红色、多皱,株高53.4 cm,肉质茎长棒型、茎粗约4 cm、茎皮紫斑明显、茎肉翠绿色,笋味浓郁、富含铁、钾、锌等微量元素,品质优良,抗病性强。平均单株质量约0.75 kg,每667 m~2产量4 500 kg以上,叶量少,可适当密植。适宜甘肃冷凉区及相同气候区域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紫叶莴笋 “红竹3号” 耐抽薹 系统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垄膜沟灌制种玉米产量和种子活力的调控效应

节水灌溉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确定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垄膜沟灌制种玉米产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提出适宜高活力种子的最佳水氮耦合群体构建模式.2016-2017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试验站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和玉米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定额、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制种玉米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种子活力有显著影响.在灌溉量因素中,灌溉定额W2(4800 m3/hm2)产量比W1、W3分别增产14%、15%,发芽率、活力指数在W2水平下效果最佳,发芽率比低灌溉量和高灌溉量分别高2.22和0.27个百分点,活力指数高8.62%和41.52%;在施氮量因素中,施氮量N2(240 kg/hm2)产量较N1、N3分别高0.5%、5.3%,发芽率比低灌溉量和高灌溉量分别高3.61和2.88个百分点,活力指数高13.50%和19.60%;在种植密度因素中,密度D16(12.5万株/hm2)产量较其他两处理分别高28.8%、29.7%,水分利用效率高1.49~8.67个百分点.综合来看,本试验条件下,制种玉米产量和种子活力在W2N2D16处理下是最强的.采用水肥耦合(灌溉定额为4800 m3/hm2,施氮量(N)240 kg/hm2)及种植密度(密度12.50万株/hm2)的最优模式,可为提高制种玉米产量和种子活力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水氮耦合;种植密度;垄膜沟灌;产量;种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