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甘肃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展望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中药材是甘肃省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向特色产业转移,甘肃省中药材面积在逐年增加,种植中药材已成为广大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求日渐加剧。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结合根茎类中药材关键栽培农艺技术,针对当归、党参和黄芪等道地中药材,从耕种管收等作业环节,概述机械化研究及应用现状。指出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中药材种植区域多为丘陵山地,种植面积分散且较小;根茎类中药材品种繁多,种植方式和栽培农艺要求较多且复杂,农机农艺难融合;关键环节机具存在作业质量差等现象,中药材机具投入收益率不高,药农购买机具的积极性不高;现有机具技术含量低、创新性不足、易被仿制,企业对中药材机械化研发积极性低。提出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种植模式向标准化发展、关键环节机具向高质高效发展、中药材机械生产企业向龙头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以期为中药材生产装备研发提供参考,助力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根茎类中药材 道地中药材 种植方式 栽培农艺 机械化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产区"厂"字形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厂”字形整形方式对酿酒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以多主蔓扇形和“厂”字形2种整形方式下的‘赤霞珠’葡萄和葡萄酒为试材,测定其总糖、总酸与酚类(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总花色苷和单宁)等指标,并利用GC-MS对其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厂”字形整形方式下的葡萄果实与对应干红葡萄酒酚类含量均显著高于多主蔓扇形(P<0.05),且“厂”字形酒样颜色参数更优。“厂”字形样品中香气化合物总量也均显著高出多主蔓扇形(P<0.05),特别是“厂”字形酒样中醇类和酯类等化合物含量的增加,为其提供更为浓郁的果香和花香。综上所述,与多主蔓扇形相比,“厂”字形整形方式更有利于果实酿酒品质的提升,从而改善葡萄酒品质。

关键词: 赤霞珠 干红葡萄酒 整形方式 酚类物质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青贮替代玉米青贮对肉羊血液生理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0只健康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分别以0 (对照组)、25%、50%、75%、100%(以干物质计)甜高粱(Sorghum bicolor)青贮替代玉米(Zea mays)青贮,饲喂90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血清抗氧化指标,旨在探明甜高粱青贮以不同比例替代玉米青贮对肉羊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以甜高粱替代不同比例玉米青贮对肉羊平均日增重和日均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 0.05)。2)不同处理对各组肉羊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经90 d试验期后各组的中性粒细胞比率和中间细胞比率、 25%组的白细胞总数、对照组和25%~75%组的血小板总数及75%组的血小板比容均较第1天显著降低(P <0.05)。对照组、25%组和75%组的淋巴细胞比率及25%组和50%组的红细胞总数均较第1天显著升高。3)各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参考范围值;对照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且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50%组和100%组;75%组的白蛋白显著低于25%组,但肌酐含量显著高于25%组;其他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4) 50%组的过氧化氢酶活性、100%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75%组的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水平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以甜高粱青贮替代玉米青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有效保护其肝脏和肾脏,同时可提高肉羊机体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甜高粱 肉羊 血常规检查 谷草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 总抗氧化能力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新品种陇番16号的选育

中国瓜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陇番16号是以自交系14157为母本、自交系14151为父本配制的无限生长类型番茄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春季塑料大棚栽培全生育期170 d左右。植株生长势旺,叶量中多。单花序,6~9节出现第1花序,花序间隔3片叶,易坐果。平均单果质量178.3 g,果实圆形,幼果无果肩,成熟果实粉红色,色泽鲜艳,畸裂果率低、硬度中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5.9%,可溶性糖含量3.90 g·100 g-1,有机酸含量0.44 g·100 g-1,维生素C含量25.8 mg·100 g-1,番茄红素含量4.86 mg·100 g-1,酸甜可口、品质佳。抗烟草花叶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叶霉病及早疫病。日光温室早春茬生产试验表现良好,667 m~2产量7200 kg左右。适宜甘肃及北方地区保护地早春茬栽培。2022年6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番茄 新品种 陇番16号 杂交1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8份鲜食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玉米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20-2022年通过田间人工接种,对58份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和评价,明确玉米品种对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58份鲜食玉米中未检测出高抗(HR)瘤黑粉病品种,1份品种原玉糯999表现抗病(R),占比1.7%;福甜73、白甜糯3号、白玉糯2020、甘糯2020等4份材料表现中抗(MR),占比6.9%;27份品种表现感病(S),占比46.6%;26份品种表现高感(HS),占比44.8%。对丝黑穗病鉴定结果表明,未发现高抗(HR)和抗病(R)品种,仅1份品种永糯321表现中抗(MR);其余20份和37份材料分别表现感病(S)和高感(HS),分别占鉴定材料的34.5%和63.8%。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瘤黑粉病 丝黑穗病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戈壁滩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辣椒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理的养分供应对基质栽培蔬菜的优质高效生产尤为重要.通过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及配施比例对戈壁滩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获得基质栽培高产优质辣椒的适宜氮、磷、钾用量及养分配比.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产量和品质综合得分为目标函数,以氮、磷、钾施用量3个因素为因变量,构建数学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基质栽培辣椒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对辣椒产量的影响排序为钾肥>氮肥>磷肥;对辣椒品质综合得分的影响排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当氮、磷、钾肥用量分别达376.22、164.41、595.31 kg/hm2 时,边际产量效应值降至0,当氮、磷、钾肥用量分别达245.13、115.65、367.13 kg/hm2 时,边际品质综合得分效应值降至0.氮磷、氮钾、磷钾互作对产量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氮而言,钾的交互效应大于磷;对磷而言,钾的交互效应大于氮;对钾而言,氮的交互效应大于磷.利用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本试验条件下辣椒产量超过53000 kg/hm2 时的氮肥施用量为233.36~307.76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12.71~149.74 kg/hm2,钾肥施用量为360.01~475.88 kg/hm2.辣椒品质综合评分在84分以上的氮肥施用量为193.12~267.17 kg/hm2,磷肥施用量为90.74~153.19 kg/hm2,钾肥施用量为289.67~437.25 kg/hm2.综合来看,获得高产优质的戈壁日光温室秋冬茬基质栽培辣椒的氮肥施用量为233.36~267.17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12.71~149.74 kg/hm2,钾肥施用量为360.01~437.25 kg/hm2,适宜的N、P2O5、K2O施用比例约为1∶0.48∶1.54.

关键词: 辣椒 基质栽培 优化施肥 产量 品质综合得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水’紫花苜蓿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对铜镍胁迫的响应

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铜镍胁迫对‘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Qingshui’)根际的影响,本文以甘肃金昌市金川区农田铜镍污染的土壤(Cu 324.1 mg·kg~(-1)、Ni 271.1 mg·kg~(-1))为研究对象,以耐铜镍植物‘清水’紫花苜蓿为供试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铜镍复合溶液(0,100,200,400,800,1 600 mg·kg~(-1))处理对根际土壤理化、生物学性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铜镍胁迫浓度增大,紫花苜蓿根际土壤水分含量、Cu~(2+)、Ni~(2+)含量均升高;根际土壤速效氮、磷、钾、微生物量碳、氮、磷及有机质含量均先升后降;根际土壤pH值和土壤酶活性下降;细菌群落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先增后降,当铜镍胁迫浓度为800 mg·kg~(-1)时增至最大;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为优势菌门,且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通过冗余分析和Monte Carlo置换检验表明,土壤水分含量、速效钾和过氧化氢酶是铜镍胁迫环境下‘清水’紫花苜蓿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

关键词: 铜镍胁迫 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授粉方式对黄冠梨着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冠梨为试材,分别采用人工点授、蜜蜂授粉2种授粉方式,以自然授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黄冠梨着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点授、蜜蜂授粉花朵着果率分别达到81.13%、52.48%,花序着果率分别为87.43%、75.16%,较自然授粉均显著提高;人工点授单果质量较自然授粉显著增加34.7 g,可溶性固形物显著提高0.73百分点,蜜蜂授粉单果质量较自然授粉略有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人工授粉、蜜蜂授粉均能显著提高黄冠梨果实糖酸比,使口感更甜。3种授粉方式梨园收益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授粉>蜜蜂授粉>自然授粉。

关键词: 着果率 授粉方式 果实品质 黄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块茎蒸制和烘焙后质地品质分析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育不同加工用途的马铃薯品种,对马铃薯块茎进行品种烹饪加工适宜性研究,以12份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大西洋和布尔班克分别作为蒸制和烘焙加工的对照品种,通过改变蒸制和烘焙的温度及时间,测定蒸制和烘焙后块茎的干物质、淀粉含量;分析加工后块茎的硬度、粘性、内聚性质地参数;评价加工后块茎色泽,分析块茎质地参数与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对蒸制和烘焙的不同加工条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份品种(系)在蒸制加工后淀粉含量为50.76%~83.69%,干物质为15.77%~31.64%,硬度为936.65~12 231.82 N,黏性为13.07~163.66,内聚性为0.07~0.14。110℃蒸制30 min后,以大西洋的质地参数(硬度7 240.81 N,黏性53.23,内聚性0.07)为对照,甘农薯7号(硬度6 978.40 N,黏性52.27,内聚性0.09)和H0916(硬度7 629.74 N,黏性63.16,内聚性0.07)的质地参数与之相近。烘焙加工后12份品种(系)淀粉含量为46.12%~70.57%,干物质为18.49%~38.66%,硬度为1 048.07~6 997.73 N,黏性为11.25~91.88,内聚性为0.05~0.27。200℃烘焙50 min时,以布尔班克的质地参数(硬度3055.38N,黏性60.37,内聚性0.09)为对照,甘农薯7号质地参数(硬度2 619.31 N,黏性63.11,内聚性0.09)与之相近,块茎表层褐变面积小。110℃蒸制30 min后,淀粉和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00℃烘焙50 min后,硬度与干物质含量、黏性呈负相关,与内聚性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1个主成分—硬度,其方差贡献率为50.597%。在110℃蒸制30 min、200℃烘焙50 min时各品种(系)质构参数最接近理想品种布尔班克,块茎表层褐变程度低,是最佳的蒸制和烘焙加工条件。本研究筛选出甘农薯7号是理想的蒸制和烘焙品种,研究结果为选育质地品质优良的马铃薯品种(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加工条件 质地 色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航天诱变抗病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兰航选L622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