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基于"3414"试验的陇中半干旱区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指标研究

土壤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建立陇中半干旱区马铃薯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确立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和推荐施肥量,指导马铃薯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方法】通过对会宁县2015~2018年马铃薯“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进行模拟,开展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相对产量、经济最佳施肥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出马铃薯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不同分级范围推荐施肥量。【结果】土壤全氮含量与马铃薯产量、N经济最佳施肥量相关性优于土壤碱解氮,因此以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陇中半干旱区马铃薯田丰缺指标及推荐施肥量评价指标,分5个、4个、4个等级,并建立了养分丰缺指标施肥区间调控、目标产量及施肥量定量微观调控模型。该区域马铃薯土壤全氮含量分为低(<0.6 g kg-1)、较低(0.6~1.1g kg-1)、中(1.1~1.8 g kg-1)、较高(1.8~2.2 g kg-1)和高(>2.2 g kg-1);速效磷分为较低(<13 mg kg-1)、中(13~25 mg kg-1)、较高(25~31 mg kg-1)和高(>31 mg kg-1);速效钾分为较低(<162 mg kg-1)、中(162~238 mg kg-1)、较高(238~271 mg kg-1)、高(>271 mg kg-1)。【结论】根据地力等级从低到较高,推荐施肥方案分别为N>158.0、134.5~158.0、113.7~134.5、105.9~113.7、0~105.9 kg hm-2;P2O5>136.7、90.4~136.7、75.7~90.4、0~75.7 kg hm-2;K2O>82.2、56.8~82.2、47.0~56.8、0~47.0 kg hm-2。生产中通过检测任一地块土壤养分,代入相关函数模型即可输出该地块经济最佳施肥量。

关键词: 半干旱区 马铃薯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配方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立体牵引对有机栽培党参光合特性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党参传统平作中后期茎叶荫蔽严重的问题,研究不同立体牵引高度对党参光合特性及生长量的影响,探寻牵引的适宜高度,提高党参产量和质量。试验设置3种不同立体牵引高度:H1(60 cm)、H2(90 cm)、H3(120 cm),以不牵引自然生长为对照(CK)。结果表明:随着立体牵引高度的增加,党参茎叶生长空间增大,通风透气效果增强,能显著提高党参的日均净光合速率,增加胞间CO2浓度的吸收,降低蒸腾速率,减少水分的蒸发。有效避免了光合作用被减弱的问题,维持植株个体的碳平衡,促进党参根部的生长发育。党参种子产量依次为H2>H1>H3>CK,H1较CK增加213.41%、H2较CK增加282.43%、H3较CK增加133.95%。党参产量、质量以处理H3最高,鲜产量为6 858.33 kg·hm-2,较CK提高50.59%;干产量为2 398.33 kg·hm-2,较CK提高76.54%;炔苷为0.56 mg·g-1,较CK提高45.22%。由此可见,立体牵引高度对党参光合特性及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其中,牵引高度为H3(立体牵引高度120 cm)时,可实现党参产量与品质的最优。栽植方式值得在党参的培育经营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党参 立体牵引 有机栽培 光合作用 产量 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模糊数学法优化肉苁蓉小茴香咀嚼片的制备工艺

食品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肉苁蓉、小茴香为主要原料,辅以微晶纤维素、β-环糊精、木糖醇和蔗糖制备咀嚼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小茴香肉苁蓉配比、微晶纤维素、β-环糊精、木糖醇为主要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以色泽、气味、口感、硬度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法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产品最佳工艺:小茴香肉苁蓉配比1∶9(g/g),以原料(小茴香+肉苁蓉)100.0 g计,微晶纤维素添加量46.0 g,β-环糊精添加量90.0 g,木糖醇添加量45.0 g,蔗糖添加量30.0 g,硬脂酸镁添加量0.5 g.按此工艺制得的苁蓉茴香咀嚼片品质最佳,平均片重0.330±0.005 g,质量差异±5%,崩解时限25.15±0.30 min,平均硬度10 102.623 g,模糊综合评分为87.5分.

关键词: 肉苁蓉 小茴香 咀嚼片 模糊数学法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番茄有机组合肥筛选及其肥效、土壤环境和果实品质效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长期施用传统化肥温室土壤环境质量和番茄品质下降以及有机物料对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以玉米秸秆、牛粪、食用菌渣、番茄专用肥和生物菌肥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配方,在室内合成有机物料组合肥,开展了有机物料组合肥对温室番茄土壤环境效应和番茄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物料组合肥配方组合比例为秸秆粪便菌渣肥:番茄专用肥:生物菌肥=0.9709:0.0243:0.0048,最大利润施肥量为60 t·hm-2.有机物料组合肥施用量与温室番茄种植田总孔隙度、>0.25 mm水稳性团聚体、饱和持水量、阳离子交换量、可溶性盐、有机质、有机碳、有机碳密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番茄株高、茎粗、单果重、单株果重和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容重和pH值呈负相关关系.连续3 a施用有机物料组合肥与传统化肥相比,温室番茄种植田容重、可溶性盐、pH值、真菌分别降低7.91%、12.34%、9.22%、10.26%,Hg、Cd、Cr、Pb分别降低16.28%、27.12%、16.60%、20.05%,番茄硝酸盐、可滴定酸、施肥成本分别降低6.64%、19.57%、11.02%,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阳离子交换量分别增加8.73%、8.96%、8.45%、16.87%、17.89%,田间持水量、自然含水量、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贮水量分别增加12.57%、10.51%、8.73%、8.96%、8.45%、5.30%,有机质、有机碳和有机碳密度分别增加17.28%、17.27%、8.25%,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Mn、Zn、Mo分别增加1.74%、1.31%、0.95%、1.82%、1.96%、9.09%,细菌、放线菌数量、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增加14.35%、6.80%、7.56%、5.71%、11.73%、10.43%,番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Vc、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增加6.68%、8.96%、10.76%、17.29%,单果重、单株果重、产量、增产值、施肥利润、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6.67%、5.26%、5.43%、27.80%、38.30%、55.14%.施用有机物料组合肥改善了温室番茄种植田质量和番茄品质,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番茄 有机物料 土壤环境质量 传统化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螨剂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农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筛选出高效防治枸杞瘿螨(Aceria macrodonis Keifer)的杀螨剂。[方法]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研究了6种杀螨剂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同时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6种杀螨剂均对瘿螨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阿维菌素和螺虫乙酯药后27 d的防效较好,达到91.27%和87.57%,其次为甲维盐,达到71.30%,而唑螨酯的防效最低,为50.50%;药后7 d采摘制干的枸杞果实中,6种杀螨剂的残留含量均符合欧盟限量要求。[结论]基于防治效果、农药残留欧盟标准和绿色枸杞标准,在采果期和非采果期均可选用有效成分含量为9 mg/L的阿维菌素、56 mg/L的螺虫乙酯和12.5 mg/L的甲维盐防治枸杞瘿螨。

关键词: 杀螨剂 枸杞 瘿螨 防效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转基因与基因编辑作物监管现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了解当前国内外转基因与基因编辑作物监管现状,在中国知网、Google Scholar和Web of Science等网站检索2004—2022年转基因及基因编辑管理的相关文献,总结我国现阶段关于转基因作物、农业用基因编辑作物的安全评价体系,并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转基因及基因编辑作物的监管模式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各国针对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的监管态度及实践存在较大差异,对基因编辑技术很多国家调整了立法或发布了新规。2022年,《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的颁布推动了我国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的商业化进程。基于我国现实情况及国外的经验,针对目前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发展进程存在的审批流程复杂、耗时较长等问题,结合转基因与基因编辑的科研及管理政策,建议监管机构和学术团体应密切交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快推动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 作物 转基因 基因编辑 安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豌豆地方资源抗白粉病鉴定及er1等位基因挖掘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豌豆白粉病是由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病害。防治豌豆白粉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环保的方法是应用抗病品种。对20个甘肃地方豌豆品种(系)进行抗白粉病表型和标记基因型鉴定。结果显示,20个品种中,6个表现高抗(HR),10个品种表现抗病(R),4个品种表现中抗(MR);5个与豌豆抗白粉病基因er1连锁的SCAR标记将20个豌豆品种(系)区分为4个标记基因型。迄今,2个隐性抗白粉病基因er1、er2和一个显性抗白粉病基因Er3已在豌豆中被鉴定,其中er1基因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于抗病品种培育。er1基因隶属MLO基因家族,其抗性由豌豆PsMLO1基因座位功能丧失产生。每个er1等位基因都对应着不同的PsMLO1同源基因突变位点和模式。PsMLO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6个高抗豌豆品种含有3个已知的er1等位基因(er1-2, er1-6, er1-7)。本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提高对甘肃地方抗病资源的认识和豌豆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工具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豌豆白粉病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等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用绿肥对小麦玉米间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Biolog微平板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小麦玉米间作条件下,不同长期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差异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在门、属水平上的变化,探明长期施用绿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绿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pH值,增强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不同施肥条件下,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土壤优势菌群,绿肥处理的放线菌门丰度最高(29.94%),农家肥处理最低(22.95%);秸秆还田处理的变形菌门丰度最高(22.32%),对照处理最低(18.85%);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各个处理中的相对丰富度较高,分别为13.39%~19.71%、10.85%~14.56%、3.54%~12.98%.长期施用绿肥有效提高了土壤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芽孢杆菌属(Bacillus)以及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的丰度,降低了酸杆菌门的丰度,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综上可知,长期施用绿肥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还能增强土壤抵御土传病害的能力.

关键词: 施肥 土壤微生物 长期定位试验 群落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控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候选基因Zmdle1的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株高是玉米株型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不仅与玉米籽粒的机械化收获及抗倒伏相关,也与玉米产量密切相关。因此,挖掘玉米株高 QTL/基因并解析其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育种价值,定位一个新的玉米矮秆基因 ZmDLE1,阐明其生物学功能,为加速改良玉米的株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自育玉米骨干自交系 LY8405,M2后代分离获得一个单基因调控隐性遗传的玉米矮秆低穗位突变体,M3、M4后代能稳定遗传,命名为 dwarf and low ear mutant1(Zmdle1),通过与 Mo17 杂交构建 F2分离群体,借助极端性状混池测序分析法(BSA-seq)及目标区段重组交换鉴定的方法,基于 Mo17 参考基因组对目标区段内的基因进行挖掘和功能注释,定位候选基因。【结果】开展了 Zmdle1 表型鉴定,突变体 Zmdle1 苗期表型与对照 LY8405 无显著性差异,成熟期植株株高和穗位高较 LY8405 分别降低 87.2 和 55.4 cm,为 35.0%和 62.9%,差异极显著。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穗下节间数减少及节间细胞长度缩短是导致 Zmdle1 的株高和穗位高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利用 F2:3遗传群体,进行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后代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分离比例符合 3:1(χ~2=2.854),说明突变基因为细胞核遗传的单隐性基因。因此,根据 BSA-seq 结果,将候选基因 ZmDLE1 初步定位在玉米第 1 染色体 Bin1.09-1.10 区段约 15 Mb 区间内,进一步利用 Mo17 和Zmdle1 重测序结果开发多态性分子标记,通过图位克隆手段精细定位目标基因,最终将候选基因定位到约 600 kb 大小区间,该区间内有 16 个候选基因。比对重测序数据,发现 Zm00001d033231 在第 2062位置碱基 G 变成 A,导致氨基酸由甘氨酸变成丝氨酸,且转录水平表达比 LY8405 极显著降低,Zm00001d033234 第 223 位置碱基由 T变成C,导致第75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成脯氨酸,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通过对该候选区段群体关联分析及功能注释发现Zm00001d033231 和Zm00001d033234均与玉米生长发育相关。【结论】定位到第 1 染色体末端 Bin1.09区段候选基因 ZmDLE1,有效调控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精细定位缩小目标区段至600 kb区间内 Zm00001d033231 与株高显著关联。

关键词: 玉米 株高 穗位高 BSA-seq 基因定位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河西地区红皮洋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种子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丰富甘肃省河西地区红皮洋葱种质资源,对14份红皮洋葱种质资源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3.20%~65.88%之间,其中7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10%,红皮洋葱种质资源类型丰富多样;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洋葱鳞茎单重与鳞茎纵径、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洋葱11个主要农艺性状可归纳为株型、产量和鳞茎表观性状3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85.19%;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5时将14份红皮洋葱种质划分为3类,其中第Ⅱ类群有6份种质资源,可作为优种质进一步筛选利用。

关键词: 红皮洋葱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