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EK2S的选育及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水稻(Oryza sativa L.)EK2S是以抗稻瘟病两系不育系E农1S作母本,以不育系材料QFS156为父本杂交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低温池加压选择,培育出的具有不育起点温度较低、株型好、米质优、易繁好制、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1和Pi2的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初步测配组合表现产量较高、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较强等。利用该不育系配制的组合参加各级产量试验,性状优良。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光温敏核不育系 EK2S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发网络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尝试,在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等实践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CNK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数据库查询系统的全面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化手段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在中国的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借助于关键词共现、期刊及作者与机构分布的分析,进而明确了该领域研发合作网络特征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 产业经济 计量分析 研发网络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乙羧氟草醚EC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分析10%乙羧氟草醚EC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对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乙羧氟草醚EC 300~1 200 m L/hm2处理,药后40 d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达91.49%~99.87%,鲜重防效达95.65%~99.94%,可较好地控制大豆田野苋菜、马齿苋的为害,在杂草3~5叶期使用,用量以600~900 m L/hm2为宜。
关键词: 10%乙羧氟草醚EC 大豆 阔叶杂草 防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采收部位对独活种子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间独活种子质量差异,为独活种子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独活植株按高度平均分成4个部位,比较不同部位间种子发芽率与千粒重差异。[结果]不同部位间独活种子发芽率与千粒重均存在显著差异;植株顶端种子萌发率最高,中部次之,底部种子萌发率最低;植株上部与中部种子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底部种子。[结论]独活种子采收时,应按部位分别采收,优先使用上部和中部的种子,弃用底部种子;在独活留种田管理中,应在独活末花期摘除植株底部分枝上的花序,使植株全部营养集中供给上部和中部种子,这有助于提高独活种子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蕲春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介绍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在湖北省蕲春县的开展情况,共收集资源123份,其中蔬菜地方资源丰富,占资源总量的53.6%。地方品种抗性强、品质优、耐旱耐贫瘠,但产量低、多混杂退化、多分布于偏远地区。研究可为蕲春县地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与秸秆腐熟剂对玉米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还田配施肥料与秸秆腐熟剂对玉米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碳源利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还田未施肥处理(T1)相比,秸秆还田优化施肥加秸秆腐熟剂处理(T4)可显著提高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可提高玉米土壤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和纤维分解菌相对丰度,但降低土壤真菌数量以及土壤微生物对糖类、胺类等碳源的利用能力,碳源利用多样性指数也降低。说明秸秆还田配施不同肥料及秸秆腐熟剂可改变土壤微生物数量,调节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从而对植物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油脂合成调控与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种子油脂储存的主要形式是三酰甘油。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具有重要功能。分析了植物种子油脂合成代谢过程调控研究进展,总结了改良植物种子油脂策略:(1)调节碳源分配,抑制碳源流入蛋白质合成路径的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增强碳源流入脂肪酸合成路径的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2)干预油脂合成,促进脂肪酸生物合成,提高三酰甘油组装过程的关键酶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3)提高种子油脂的品质:改变植物脂肪酸组成,调节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引入外源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4)调控油脂合成代谢途径的转录因子表达,提高种子油脂含量。还讨论了植物油脂合成的三酰甘油前体转运机制及合成途径多基因共同调节合成途径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尺蠖发生特点及其绿色防控对策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通过2015-2017年连续三年在赤壁市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早期性诱监测,总结赤壁市茶叶茶尺蠖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并提出采用有效的绿色防控策略,以供生产管理参考。
关键词: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发生特点 绿色防控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