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白蚁肠道共生微生物多样性及其防治方法研究现状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蚁是破坏性极大的世界性害虫.结合课题组多年来开展的科研工作,综述了白蚁肠道中内生菌分离和白蚁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已从白蚁肠道内分离出原生动物、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多种生物.白蚁肠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对白蚁消化木质纤维素类食物有着重要的作用.白蚁防治方法主要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生物防治白蚁方法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无污染、价廉的特性.介绍了以从抗白蚁树木分离到的内生菌生物发酵合成的代谢产物作为杀白蚁生物药剂的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优势明显,有可能成为未来白蚁防治剂研究的方向,为白蚁防治提供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白蚁 肠道微生物 多样性 生物发酵 生物防治 木质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寒区春季商品鹅育雏技术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进入春季,光照变长,气温转暖,是大鹅产蛋孵化的大好时机。但初春的东北乍暖还寒,外界环境变化较大,因此,应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在育雏过程中人为地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科学的饲养方法,才能保证雏鹅的正常生长发育。下面就规模育雏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TILLING分析中CELⅠ酶切及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小麦中建立稳定的基于CELⅠ酶切的目的基因突变位点检测技术,有助于高通量鉴定目的基因片段的点突变及提高突变检测效率。本研究以冬小麦品种新麦18空间诱变SP2群体为材料,以小麦糯质基因Waxy为目标片段,通过优化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调整PCR反应体系中dNTP、Mg2+及引物浓度、改变目标片段CELⅠ酶切缓冲液成分,以及调整纯化过程中的空气相对湿度等方式,优化了小麦TILLING技术体系。在利用PVP-40法提取DNA过程中,研磨器振动频率提高到30/s,KAc溶液的反应时间延伸为20min时,基因组DNA质量和纯度最佳;在设定的浓度范围内dNTP和Mg2+浓度对产物影响差异不明显,均能高效扩增出目的条带。引物浓度对产物影响差异显著,最佳引物浓度为0.4μmol/L。20μl酶切体系中,最佳CEL I酶浓度为0.1U且利用超纯水代替CELⅠ缓冲液。最终在小麦中建立起了基于CELⅠ酶切的高通量TILLING筛选技术体系。
猪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的沉默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4,MC4R)、黑素皮质素受体-3(melanocortin receptor-3,MC3R)、瘦素(Leptin)和缩胆囊素受体(cholecystokinin A receptor,CCKAR)基因均是与采食量相关的功能基因,为了研究这4个基因之间可能存在的互作关系,本研究采用RNAi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的MC4R基因沉默,然后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Leptin、MC3R和CCKAR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C4R被沉默后,Leptin、MC3R和CCKAR的表达水平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关键词: 猪 采食量 MC4R RNAi Real-time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游动孢子侵染野生大豆下胚轴的透射电镜观察
《大豆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游动孢子悬浮液处理抗感性不同的野生大豆下胚轴,接种后3~72 h,用透射电镜观察野生大豆与大豆疫霉菌的亲和性与非亲和性互作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3~36 h,感病野生大豆随接种时间延长下胚轴细胞器结构破坏严重,而抗病野生大豆细胞结构基本完整;接种后48 h,抗病野生大豆的细胞壁物质累加,出现胞壁沉积物,而感病野生大豆细胞壁出现部分降解;接种后72 h,抗病野生大豆细胞质壁分离,但细胞器结构基本完整,感病野生大豆细胞器几乎无完整的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冷棚葡萄安全越冬技术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大庆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属高寒地区,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低,冬季寒冷干燥。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大庆地区冷棚葡萄安全越冬存在隐患。近年来,大庆地区发生过多起葡萄大面积冻害的情况,农户损失惨重。1发生冻害原因1.1气候寒冷大庆处于高寒地区,冬季寒冷,空气干燥,极端天气在-40℃以下,这是导致葡萄冻害最直接的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二氧化铈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铬(Ⅵ)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纳米二氧化铈吸附富集痕量铬,2mol.L-1氢氧化钠溶液作洗脱剂洗脱,用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铬(Ⅵ)含量的方法。在pH 4.0的介质中、吸附时间为40min、吸附剂用量为20mg时,纳米二氧化铈对铬(Ⅵ)的吸附容量为696μg.g-1。铬(Ⅵ)与二苯卡巴肼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其质量浓度在0.012~1.2mg.L-1之间呈线性,检出限(3σ)为0.01mg.L-1。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铬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9.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