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小型西瓜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为组培诱导四倍体育成无籽小西瓜提供基础条件,进行小型西瓜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菌苗子叶近轴端为小型西瓜组培诱导丛生芽最佳外植体,最适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 mg.L-1+NAA 0.1 mg.L-1;丛生芽在培养基1/2MS+6-BA 2.0 mg.L-1上增殖系数高;分化的小型西瓜不定芽在1/2MS+KT 0.2mg.L-1+IAA 0.01 mg.L-1的培养基上苗伸长好且苗壮,经壮苗培养的小型西瓜幼苗在1/2MS+IBA 0.3 mg.L-1生根效果最好。

关键词: 小型西瓜 组织培养 丛生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素降解菌协同效应与粗酶液影响因素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效微生物菌系和适宜反应条件是纤维素生物转化的关键。试验以前期分离获得的纤维素降解菌为基础,研究了降解菌之间的协同效应和粗酶液性质。结果表明,降解菌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其中X2与X5混合培养产酶能力达到了0.66 U.mL-1,比单一降解菌酶活力提高了将近1倍;其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为25℃和5.0;金属离子络合剂EDTA对酶活力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Ca2+和Mn2+是粗酶液的激活剂,在研究浓度范围内能够显著提升酶活力。研究结果为纤维素的生物转化提供了重要种质资源和技术参数。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协同效应 金属离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间作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不施氮和不同施氮水平(分别为210、420和630kg.hm-2)下间作玉米各关键生育时期0~20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的动态变化、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计算分析了间作玉米的氮肥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玉米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总体表现为0~60cm土层>60~200cm土层。0~6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呈"M"形变化,即玉米播种前和玉米大喇叭口期出现高峰,小麦播种前、玉米拔节期和玉米收获后出现低谷。60~120cm和12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呈倒"V"形变化,总体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后出现高峰值,210~630kg.hm-2施氮处理下120~200cm土层的硝态氮累积量较不施氮处理分别高出149.1%、115.6%和126.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间作玉米穗长、穗粒数、穗重呈增大趋势,秃顶呈降低趋势,增产幅度依次减小,氮肥利用率依次降低。

关键词: 间作玉米 产量 施氮量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累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籽粒含水量相关因素及育种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收获时的高产量和优良品质是玉米品种选育一直追求的目标。黑龙江省地处北方玉米区,无霜期短、有效活动积温低等自然条件因素对籽粒的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含量高低形成了无形的制约。籽粒灌浆和脱水过程的快慢将决定其收获时籽粒的最终含水量及单产产量。籽粒灌浆和脱水与植株的田间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将其与遗传育种结合,对选育灌浆速率高、脱水速率快的玉米自交系及其衍生的玉米新品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籽粒 灌浆 脱水速率 水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因素对寒地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氮肥、钾肥、插秧密度对寒地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插秧密度,最后为钾肥;同时采用频数分析法获得产量最优栽培方案。氮肥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与氮肥呈二次曲线关系,钾肥和氮肥与直链淀粉含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胶稠度会随着施肥量和密度增加而下降。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都与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整精米率与垩白米率、垩白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胶稠度是直接和间接影响食味评分的最主要因子。因此在最优方案内,应尽量降低肥料和密度来提高稻米的食味评分。

关键词: 栽培因素 寒地 超级稻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肝片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扩增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Fh)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基因,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根据GenBank发表的部分Fh GST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Fh GST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 frame,ORF),测定序列,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获得Fh GST基因全长682bp,编码218个氨基酸,与澳大利亚分离的肝片吸虫GST同源性较高,与大片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GST也有较高的同源性。不同虫株GST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Fh GST蛋白不适合用作诊断抗原,但由于其存在交叉反应,GST基因作为分子疫苗的候选基因具有重要意义。肝片吸虫GST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GST蛋白的功能和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肝片吸虫 GST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液品质及其体内和体外受精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畜牧与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公猪精液的精子密度、活率和畸形率等精液品质指标与其在自然交配、人工输精和体外受精中受精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现有的精液品质评价参数可以反映该公猪在自然交配或人工输精后对体内卵母细胞的受精能力,但相似品质的精液在体外受精能力上差异显著(P<0.05),现有的精液质量评价参数不能反映其体外受精能力。

关键词: 精液品质 自然交配 人工输精 体外受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皮特兰×民猪杂交猪肉质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民猪又称东北民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是我国华北型地方猪种的主要代表,是在人民群众长期培育和自然选择联合作用下产生的,具有较高的研究、利用价值,2006年被列入农业部662号公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民猪具有繁殖力高、抗逆性强、耐粗饲、肉质优良等特点。繁殖性能良好表现在产仔数多、护仔性强、泌乳量大;抗逆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栽培白花罗勒花精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Clevenger法提取黑龙江栽培白花罗勒,从花中以0.527%平均产率获得精油。用GC-MS联机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检测和解析鉴定出25个成分,β-芳樟醇为主要成分,占总精油相对含量的64.421%。以青霉素钠为对照,用滤纸片法测定白花罗勒花精油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白花罗勒花精油对大肠杆菌抗菌效果与3mg/mL的青霉素钠效果相近;对白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与0.75mg/mL的青霉素钠效果相近;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效果低于0.1875mg/mL青霉素钠。白花罗勒花精油抗菌效果大小顺序为: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关键词: 白花罗勒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GC-MS) 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甜菜产量及含糖率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甜菜不同播期播种至收获全程气象监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气象因子对甜菜的产量及含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甜菜产量的气象因子依次是气温积温、土壤积温、土壤水分、平均湿度;影响甜菜含糖率的气象因子依次是气温积温、土壤积温、平均湿度、土壤水分。即播期越早,气温积温和土壤积温越高,其产量与含糖率越高。结合不同播期的出苗情况以及生产实践,甜菜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

关键词: 甜菜 产量 含糖率 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