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鸡冠花新品种‘霞光鸡冠花’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霞光鸡冠花’是由航天诱变的‘早水鸡冠花’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株形紧凑,株高为37.57cm,株幅23.3 cm,花冠数6~9个,冠色紫红。进入花期晚,花期76 d,建议的栽培时间为春季后期至晚秋。


SPME-GC/MS分析植物油挥发性风味成分
《中国粮油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9种食用植物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总共鉴定出171种化合物,占总检出物的83.97%以上,可归纳为吡嗪、呋喃、吡咯、嘧啶、噻唑等杂环类、酯、醛、醇、酸、酮、烷烃、烯烃以及酚等10类化合物。醛、酮、醇、饱和烃及杂环类物质是植物油的主体风味化合物,除橄榄油中酯类和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外,其余8种植物油主要以醛类和杂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两者占总检出物的46.81%以上。植物油挥发性风味物质各具特点,研究结果为建立食用油挥发性风味指纹图谱奠定了基础。


生长调节剂诱导霍山石斛试管开花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筛选合适的离体诱导霍山石斛开花的激素配比,以3个月大的霍山石斛无菌幼苗为材料,比较6-BA、2,4-D、NAA、Ad、PP333和TDZ 6种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霍山石斛试管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均能显著促进霍山石斛花芽形成,其中0.5 mg/L 6-BA+0.2 mg/L 2,4-D处理效果最佳,120天内花芽诱导率、开花率和正常花比率分别达35%、20%和8.9%,而0.5 mg/L6-BA+0.2 mg/L NAA处理次之,花芽诱导率、开花率和正常花比率分别达24.4%和12.8%和5.0%。


2014年广东马铃薯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我国马铃薯的生产现状,并从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区域分布、种植品种等方面,对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存在品种单一、抗灾能力弱、种薯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种植积极性逐渐下降、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广东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建议。


水稻资源对稻瘟病质量抗性及数量抗性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病区病圃鉴定以及室内抗谱测定方法,对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 659份水稻资源进行稻瘟病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评价。结果表明,表现高抗的材料(0~1级)有292份,占17.6%;抗(2级)的材料有68份,占4.1%;中抗(3级)、中感(4~5级)、感(6~9级)的材料分别有208、471、620份,分别占12.5%、28.4%、37.4%。筛选出BG1222、BL122、BTX、IR37704-131-2-1-3-2、LEBONNET等27份广谱抗瘟性资源,具有较高的质量抗性水平,其抗性频率均达90%以上。对部分重点资源进行数量抗性评价,筛选出BR27、DRAGO、IR100、QINLIUAI、SERIBU GANTANG、YUEXIANGZHAN等14份数量抗性较好的材料,其中有8份资源对入侵病菌的抵抗能力优于IR36。本研究为华南地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材料以及基本数据,对抗瘟新基因的挖掘以及丰富本地区的抗病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饲粮亚油酸水平对产蛋初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脂类代谢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亚油酸水平对产蛋初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脂类代谢的影响。将90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福建龙岩山麻鸭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各组饲粮亚油酸水平分别为0.55%、0.75%、0.95%、1.15%、1.35%、1.55%。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饲粮亚油酸水平对产蛋初期蛋鸭产蛋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但饲粮亚油酸水平为0.95%时,产蛋率最高,蛋重及日产蛋重最大,料蛋比最低。随着饲粮亚油酸水平的升高,蛋黄色泽显著升高(P<0.05)。饲粮亚油酸水平为1.55%时,蛋黄重量显著高于饲粮亚油酸水平为0.75%时(P<0.05)。饲粮亚油酸水平对产蛋初期蛋鸭血液生化指标及肝脏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亚油酸水平升高,蛋黄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下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亚油酸水平为0.95%时,产蛋初期蛋鸭可以获得较好的产蛋性能,饲粮亚油酸水平显著影响蛋鸭蛋黄及肝脏脂肪酸组成。


东莞生态园湿地水质模糊识别评价与对应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水质模糊识别评价法和对应分析法对东莞生生态园湿地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莞生态园综合水质优劣排序为:月湖-中央水系>大圳埔湿地>燕岭湿地>新建排渠>南畲朗排渠>下沙湿地>大圳埔排渠。整体上水质以劣Ⅴ类为主,其中人工排渠水质最差,其次是湿地系统,再次是开阔人工湖。东莞生态园水体最为严重的污染物是总氮(TN)和大肠杆菌(E.coli),其水质呈现逐年变差趋势,尤其是开阔的人工湖面区。切断污染源、削减污染物和提高水质自我净化能力是提高东莞生态园水质的迫切需求。模糊识别评价法和对应分析法相结合可满足对湿地生态系统水质的综合分析的要求,为湿地水质管理提供依据。


橡胶草根部离体培养诱导植株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橡胶草的根部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橡胶草根部外植体防止褐化的最佳方法为MS+500 mg/L AC预培养3 d;根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 mg/L 6-BA+0.3 mg/L 2,4-D,平均诱导率为90%;分化培养基为MS+0.8 mg/L 6-BA+0.3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 N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