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营养元素配施对陇薯5号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7
摘要:以陇薯5号为材料,研究了营养元素配施对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元素组合处理陇薯5号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具有生育阶段性差异。NPK与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条件下,陇薯5号整个生育期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处理间鲜薯块茎产量存在差异,单施N、单施P处理的块茎平均产量(19 104 kg/hm~2)明显低于对照(NP处理,22 872 kg/hm~2),而施NPK、NPK+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处理均较对照增产,其中NPK+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处理最高可增产11.18%。随着增施营养元素种类增多,陇薯5号块茎品质得到改善,NPK+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陇薯5号块茎品质更符合马铃薯膳食营养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补充灌水对旱地秸秆覆盖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7
摘要:以兰天26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灌水时期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有无秸秆覆盖,拔节期补充灌水对小麦产量有重要的作用。无覆盖条件下,拔节期灌水的折合产量为5 134.5 kg/hm~2,比不灌水、越冬期灌水、灌浆期灌水分别高11.2%、25.9%、25.8%;秸秆覆盖条件下,拔节期灌水的折合产量为5 331.4 kg/hm~2,比不灌水、越冬期灌水、灌浆期灌水分别高20.3%、39.1%、22.3%。灌浆期灌水时,秸秆覆盖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生育期无补充灌水或灌浆期补充灌水时,秸秆覆盖可降低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分析优化蒽酮硫酸法测定葡萄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甘肃农业科技 》 2017
摘要:测定葡萄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对葡萄叶片可溶性糖提取条件进行了比较;利用响应面法(RSM)对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蒽酮-硫酸显色方法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葡萄叶片可溶性糖提取的最佳提取剂为水,采用21.9%乙酸锌和10.6%亚铁氰化钾可以最大限度的去除共提物干扰,确定检测波长为625nm。用0.2 mg/mL蒽酮-硫酸试剂12 mL,在沸水浴中加热12 min。在此条件下测定的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2.54%~6.93%,精密度实验RSD为0.68%~0.81%,平均加标回收率99.4%,RSD=2.7%(n=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用亚麻品种资源主要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地利用品种资源,对国内外336份油用亚麻品种资源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变异分析及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3.9%~39.5%,各品种资源间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丰富,类型广泛,具有很好的选择利用前景;主成分分析将主要农艺性状聚为4个主成分,即单株果数因子、单株分茎数+株高因子、果粒数因子、产量因子,其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27.68%、20.38%、17.40%、15.57%,累计贡献率为81.03%;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D=41.925水平上将供试材料聚为4大类群,第Ⅲ大类群及第Ⅱ大类群第Ⅰ亚群的材料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株高适中,单株分茎、分枝能力强,单株果数多,单株生产力高,可作为优异基因资源重点开发利用,而第Ⅰ大类群第Ⅰ亚群材料则适宜作为纤用亚麻使用。
关键词: 油用亚麻 品种资源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早酥梨在甘肃景泰的引种试验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 2017
摘要:2009—2016年,在甘肃省景泰县进行了红早酥梨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试区表现果果实早熟、红色、外观美丽、肉质酥脆、汁多味美。耐旱抗寒,对梨腐烂病、梨黑胫病抗性强。早果性强,树势中庸,以短果枝结果为主。6年生树平均产量在32 000 kg/hm~2以上,丰产性好。该品种综合品质评价上等,优质丰产、适应性强、耐贮运,可作为新优品种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