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大蒜的微繁殖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大蒜通常采用蒜瓣作种,种蒜用量大,繁殖系数低。国内外已开展微繁殖技术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方法,通过愈伤组织途径获得再生植株,但尚未见到有关大蒜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绿苗分化频率的详细报道。我们自1987年起开展这方面研究,主要目的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使之达到实用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穗牛鞭草的特性及其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本省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这对于某些引进的多年生牧草生长不利,存在着原产温带的越夏率低,而原产热带的则不能越冬等问题,从而影响产量和实际应用。我们在草类资源的研究中,发现扁穗牛鞭草在南京地区有夏秋生长旺盛,又能越冬的优点,可在本省沿江及以南地区栽培应用。 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为禾本科牛鞭草属植物,多年生。稀生时,茎秆横卧地面,茎节着地生根,密生时茎秆斜上,草层自然高度1米左右。在南京越冬苗于7月抽穗开花,在6~7月扦插的株木或刈割后的再生草,在当年8~10月也能抽穗开花,但均不见结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产量性状基因效应分析

中国棉花 1988

摘要:棉花产量、铃数和铃重都是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尽管控制这些性状的单个基因效应难以测定,但可以把控制这些性状的微效多基因作为整体考虑,运用统计方法获得基本的遗传规律。Mather等生统遗传学家运用统计方法把基因作用效应分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以及它们与小环境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的品质及其改良

农业科技通讯 1988

摘要:目前推广的甘薯品种,大多数属于粮饲兼用型。在品质上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开展甘薯品质育种、改进甘薯品质,已成为我国甘薯科研生产上的迫切任务。我国甘薯品质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甘薯品种资源丰富。近年来,科研单位对部分品种资源进行了品质研究。据分析表明,甘薯淀粉含量的变幅为9.8~32.5%平均含量为21.6%,薯块蛋白质含量变幅为0.7~6.7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农药禾穗宁防治水稻纹枯病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从70年代开始,水稻纹枯病的药剂防治主要是应用井岗霉素,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长期单一使用井岗霉素,有的稻区反映需要加大药量或增加施药次数,似有抗药性产生的预兆。因此,急需探寻替代井岗霉素的新杀菌剂。从1983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新杀菌剂的药效筛选,结果发现灭锈胺、担菌灵、禾穗宁、纹枯净和纹枯灵等新杀菌剂对纹枯病都有很好的防病保产效果,其中禾穗宁(C_(19)H_(21)ClN_2O)具有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激素和定向选择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长期保持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1988

摘要:戴维逊氏棉(G.davidsonii Kell.)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已保持37个月。主要培养技术是通过调整激素水平建立了二系列培养程序,並选择胚性愈伤组织作继代和分化培养。第一培养系列是继代和分化培养,MS培养基添加0.5—2.0mg/1ZT,0.01 —0.2mg/1IAA;第二培养系列是恢复分化培养,MS培养基添加 0.01—0.1 mg/1 2,4-D,0.01-0.1mg/1 ZT和0.1mg/1IAA。选择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和淘汰的非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非连续性可溶性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棉花 戴维逊氏棉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发生 可溶性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粉辐照灭菌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细胞,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酶和微量元素,是较好的保健食品。由蜜蜂采集的花粉,含水量高,糖分丰富,微生物污染严重,甚至含致病细菌,容易发霉变质。而花粉目前还属开放性生产,不能达到无菌的要求,致使产品含菌量常常超过卫生标准,不能销售。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些生产厂曾用远红外、微波、紫外线、低温真空干燥等杀菌技术,但均有利有弊,不能理想地解决这一问题。1985年以来,我们探索用~(60)钴γ射线辐照灭菌的方法,结果表明它具有工艺简单,效果显著,方便可靠,不污染环境,不消耗能源,又可以在原包装下进行处理等优点。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倒伏的形态生理因素及抗倒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随着施肥水平和小麦单产的提高,我省不少地区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麦田发生倒伏,已成为限制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1984~1987年进行了小麦的抗倒机理及控制技术的研究,以探索影响高产小麦倒伏的主要因子及防倒的综合栽培技术。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本院(南京)进行。选用大面积推广的抗倒性较差的扬麦4号、扬麦5号和抗倒性较好的半矮秆宁麦6号、新品系8026作为供试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蚜虫田间消长规律与病毒病发生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辣椒病毒病是辣椒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南京市郊辣椒病毒病原以CMV为主,其次为TMV,余为少量其它毒源。而蚜虫是传毒介体。本试验对南京市郊蚜虫年周期消长规律及蚜虫与病毒病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8个县(市)人畜血清弓形体抗体调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88

摘要:近来,本刊收到不少有关弓形体病方面的稿件,其中以区域性人畜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为多。这些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常类同,结果多近似,但也各具特色。限于篇幅,未能一一全文刊载,以下选登具代表性的一组摘要,供交流和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