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蔓延扩展趋势预测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棉花黄萎病是我省棉花生产上仅次于枯萎病的第二大病害。近10年,此病已蔓延及徐州、盐城、南通和苏州等市的30个县(市),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六五”期间,全省组织了协作攻关研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病区的蔓延速度。但由于棉花黄萎病寄主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因此仍有扩大蔓延的趋势。了解并掌握黄萎病蔓延扩展趋势,对于调整抗病育种目标,进一步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均具有指导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以经验为基础的判断,同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棉花黄萎病蔓延扩展趋势作出定量的预测结合起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水稻栽培制度的演变与稻螟种群消长的关系

昆虫知识 1988

摘要:一、历史情况的分析 我国西周时已有螟害记载。《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毋害我田稚。”当时我国农业中心在黄河中、下游,农作物以粟为主,水稻较少,所记螟害,可能是粟灰螟Chilotraeainfuscatellus(Snellen),稻螟的可能性较小。到宋朝,我国农业中心移至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吴郡图经续记》载:“吴地沃而物夥,稼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速我国大豆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改革

作物杂志 1988

摘要:大豆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开发着眼于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重点:(1)大豆蛋白是解决人类动物蛋白供应不足的最好代用品,故介绍几种大豆蛋白和脂肪等生产工艺,促进大豆加工技术开发;(2)发展低温脱溶提取油脂法,提高出油率,豆粕为低变性,可做各种大豆蛋白食品的原料;(3)发展豆油的精炼、加工人民生活和食品工业等需要的不同油品;(4)对豆制品的废水和下脚进行加工处理综合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少免耕对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发育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少免耕较常规耕作种麦,苗床土壤生态环境好,根土密接,根量多,有明显的苗期优势,麦苗早发壮实。然而,返青后生育状况各地反映不一,有些免耕田块小麦出现脱力、早衰现象。为此,本文采用根长与根重相结合的根系测定方法,测定不同类型土壤上少免耕麦根系分布发育状况,并对影响根系生长的土壤物理条件作相应测定,以探讨不同土壤上少免耕麦的生育特点和早衰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优杂交粳稻的混杂原因及其防止途径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我国育成的杂交粳稻,多引用Chinsurah BoroⅡ细胞质(简称BT型细胞质)培育的不育系。该细胞质自1972年引进后,经相互转育已育成了一大批粳稻不育系。如东北、华北的黎明A、秀岭A、秋光A等;长江流域的六千辛A、当选晚2号A、农虎26A、76-27A等。BT型不育系一般在三核期败育,此时花粉粒已积累较多的淀粉,可以用I-KI溶液染色,所以这类不育系在分类上又称染败型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我国旋目夜蛾学名的商榷

植物保护 1988

摘要:旋目夜蛾属Speiredonia是Guenee1827年建立的,多为吸果夜蛾类害虫,全世界共记载的30种。主要分布在东洋区、澳大利亚北部及我国和日本。据胡经甫先生记载我国共有4种,即S.helicina Hubner,S.retorta L.,S.martha Butler和S.japonica Guenee。后来在《中国经济昆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花菜的节段增殖培养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加速青花菜的育种工作。因为一旦从自交不亲和杂交组合中鉴定出合乎要求的单株,就能用快速繁殖的方法大量繁殖亲本原种。这一技术不必利用蕾期授粉保持自交不亲和系,从而降低了对蕾期授粉要求亲和指数高的这一育种指标。同时也避免了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自交亲本生活力逐渐衰弱的问题。 Anderson(1977)报道了用青花菜花蕾进行培养得到茎叶。李曙轩等(1983)用青花菜的叶片、中肋和花序柄进行培养,从中肋和花序柄获得了不定芽的分化。 本文报道青花菜节段外植体的培养性能及其在快速繁殖中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幼穗、茎、节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江苏农业学报 1988

摘要:普通小麦品种( Triticum aestzwm L.)的幼穗、茎和节组织,在附加 2,4-D和 KT的 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转入附加 KT、 IAA和 LH的 MS培养基上可获得再生植株。不同体细胞组织在同一培养基和相同培养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绿苗及绿芽点的能力不同。节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而幼德组织的绿苗分化率则最高。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科学现代化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规模经营问题已经成为农业界人土十分关切的新课题,急待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加以探索。为此,现就农业规模经营及与之有关的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问题,陈述管见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和白花野牵牛在甘薯育种中的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白花野牵牛(Ipomoea leucantha)和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同属甘薯属(Ipomoea)。甘薯是六倍体种(2n=90)。三浅裂野牵牛是个复合种,有六倍体种(2n=90)、四倍体种(2n=60)、和二倍体种(2n=30)。白花野牵牛是二倍体种(2n=30)。六倍体三浅裂野牵牛在国内外的甘薯育种中均已应用,如日本利用它育成了高淀粉、高产、抗线虫的新品种“南丰”,江苏省农科院从70年代末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它与甘薯杂交选育出了丰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