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施肥技术,是目前相关领域被关注的主要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水肥利用效率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目前中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节水灌溉 水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nis)C-M_2细菌素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

食品科学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对面包乳杆菌C-M2所产的新型细菌素进行分离纯化和特性研究。通过乙酸乙酯萃取、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半制备液相三步分离纯化该细菌素。最终细菌素的比活力达到5 044.96 AU/mg,纯化倍数为79.8倍,但回收率仅为0.35%。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该细菌素的分子质量为863.52 D,氨基酸序列为MVKKTSAV,它是一种新型的Ⅱ类细菌素。该细菌素具有广泛的抑菌谱,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的食品腐败菌。该细菌素对热和p H值稳定,即使在121℃灭菌15 min,仍保留82.1%的抑菌活性,在p H 6条件下保留85.6%的抑菌活性。它能被多种蛋白酶失活,不能被脂肪酶和淀粉酶失活,这些结果表明该细菌素具有作为食品生物防腐剂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面包乳杆菌 细菌素 分离纯化 抑菌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调处理对绿芦笋抗氧化及抗病酶活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气调处理对绿芦笋抗氧化和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空气为对照(CK),在15±1℃和相对湿度为90%~95%的贮藏条件下,研究5种不同比例气体成分[CA1(5%CO_2+1.5%O_2)、CA2(7%CO_2+0%O_2)、CA3(7%CO_2+1.5%O_2)、CA4(7%CO_2+3.5%O_2)、CA5(9%CO_2+1.5%O_2)]对达宝利绿芦笋采后感官品质、菌落总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总酚含量、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处理不同程度抑制了芦笋根部的腐烂,延缓了其菌落总数、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的上升,维持其较高的总酚含量、DPPH清除率、·OH清除率以及SOD、CAT、PPO活性,减缓了其POD活性上升,并保持了组织较低的PAL活性,所有气调处理中以CA3效果较好。此外,以绿芦笋根部开始出现腐烂为标准,CK、CA1、CA2、CA4、CA5和CA3的贮藏期分别为1、2、2、2、4和5 d。因此,CA3(7%CO_2+1.5%O_2)的气调处理可维持达宝利绿芦笋采后较好品质。本研究结果为绿芦笋的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关键词: 芦笋 气调 腐烂 抗氧化性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热带地区水稻田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地面实测资料研究稻田地表反照率,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刻画以稻田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流域地气之间的能量分配过程;另一方面,可以为陆面模式提供更为准确的参数值,以及为遥感反演的地表反照率提供验证,从而为更好地解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本文利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试验基地四分量仪测得的2016年稻田地表反照率数据,分析了稻田地表反照率特征,并结合同期观测的太阳短波辐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识别影响稻田地表反照率的主要气象因子,为进一步量化地表反照率与温度及湿度等的参数化关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晴天稻田地表反照率整体上呈"U"型分布,中午较低,下午和上午较高.晴天稻田地表反照率在一天内的变化呈不对称特性,其不对称性主要是由露水和风速、风向引起.太阳高度角较小时,露水的散射作用使得上午时分的地表反照率值较下午高;而太阳高度角较大时,西南风促使作物叶面倾斜,从而使得下午的地表反照率值较上午高.稻田晴天地表反照率值较阴雨天高.地表反照率在晴天与出射短波辐射相关系数最高(0.670,P<0.01),在阴天与相对湿度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0.480,P<0.05).在整个观测期间,稻田生长季内地表反照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地表反照率最高值出现在灌浆期到成熟期之间,插秧到分蘖期之间最低,其中灌浆期地表反照率与太阳短波辐射及湿度间的相关程度较高,并且均通过了P<0.01显著性检验.分蘖期和拔节期是水稻生长季内地表反照率变化较快的两个生育期,并受气象因素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水稻田 地表反照率 生长季 不对称 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活污水灌溉对稻田土壤磷形态和吸附特征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设置不同氮、磷浓度的生活污水进行水稻的盆栽实验,采用改进的Hedley法研究了生活污水灌溉后土壤磷形态和吸附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施用化肥,生活污水灌溉下养分分散进入稻田,而且氮、磷投入量偏低。这导致了种植水稻后土壤总磷(TP)略有下降,土壤有效磷有显著的降低。施化肥促进了土壤易利用态磷的增加,主要是碳酸氢钠提取态无机磷(NaHCO_3-Pi)的增加。水稻种植条件下生活污水灌溉显著降低了土壤易利用态磷,增加了土壤中等活性磷,主要特征是土壤碳酸氢钠提取态有机磷(NaHCO_3-Po)减少,氢氧化钠提取态无机磷(NaOH-Pi)增加。生活污水灌溉能增加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增强了土壤对磷的吸附和缓冲能力。生活污水中不同氮、磷浓度对土壤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磷污水灌溉显著增加了土壤氢氧化钠提取态有机磷(NaOH-Po)的含量,而高氮污水灌溉促进了水稻生长,提高了土壤溶液磷的平衡浓度,从而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并影响土壤的磷形态。生活污水灌溉对土壤有机磷矿化过程影响显著,但其影响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生活污水 水稻 磷形态 Hedley 磷吸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麝香草酚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以麝香草酚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抑菌剂。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麝香草酚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和最小致死浓度分别为156.25μg/ml和312.50μg/ml。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过麝香草酚处理后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出现穿孔式膜损伤。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麝香草酚分别处理1 h、2 h和3 h后,单增李斯特菌胞外的碱性磷酸酶、葡萄糖和核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麝香草酚处理6 h后单增李斯特菌胞内蛋白含量降低,说明麝香草酚处理使得单增李斯特菌细胞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胞内的物质流失到细胞外。碘化丙啶(PI)染色结合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麝香草酚处理造成了单增李斯特菌细胞膜的破损,并最终导致菌体细胞死亡。

关键词: 麝香草酚 单增李斯特菌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浮岛与漂浮植物对开放池塘水质净化效果

水生生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自主研发流量可控的密闭漂浮性水槽开展河道原位模拟实验,研究了挺水植物菖蒲(种植于浮岛上)与漂浮植物凤眼莲对受到城市污水污染的开放池塘水质净化效果以及系统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归趋。结果表明,菖蒲和凤眼莲对水体藻类密度和叶绿素a削减率达到90%以上,对COD_(Mn)浓度削减率达到45%以上。经过10 m长水槽后,种植了凤眼莲的水槽水体其TN和TP浓度分别由3.71和0.24 mg/L降低至1.71和0.09 mg/L,而设置有菖蒲浮岛的水槽其水体TN和TP浓度则分别降低至2.69和0.16 mg/L。在水体N、P的总削减量中,凤眼莲吸收作用分别占84.31%和77.52%,而在菖蒲浮岛系统中,菖蒲的吸收作用仅分别占7.72%和8.55%,菖蒲净化系统中氮、磷的物理沉淀量显著高于凤眼莲组,分别达到35.26%和51.58%,但仍有57%和39%以上的氮和磷去向未知,推测可能与浮岛上生长的生物膜有关。研究结果可为选用凤眼莲和浮岛植物修复技术进行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提供借签和参考。

关键词: 菖蒲 凤眼莲 水质净化 植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的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是中国超级稻计划完成第一步目标的标志性品种,与其亲本籼稻9311和之前大面积种植的当家杂交籼稻汕优63相比,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近15年来累计种植面积遥居杂交稻首位。两优培九稻谷产量高的生物学基础是源于优良光合特性而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因此,研究其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有助于了解高产杂交稻生长优势的光合特征和利用探索性育种技术提高水稻光合性能,为杂交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多年较系统的研究发现,与9311和汕优63相比,两优培九在正常生长和衰老过程中,光能吸收、传递和转化效率及碳同化等方面均具有优势,Pn较高,光合性能优异。表现在对强光和弱光、UV-B辐射增强的适应性或耐受能力及抗衰老能力更强;具有多种抵御偏低或过高温度的策略,对不良温度的适应性或耐受能力更强;水分亏缺造成的伤害较轻;光合速率随施用氮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低氮或高氮条件下,均具有光合能力的比较优势;光合作用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土壤pH、盐胁迫等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更强。两优培九优异的光合性能与其光合机构和酶学基础有关,表现为叶绿体类囊体膜基粒数多、片层高而长、垛叠密集;叶绿素含量高,出现衰老特征晚,生育后期叶绿体衰败、叶绿素分解速度较慢;具有更高的Rubisco初始羧化活性、总羧化活性和活化率;C4光合途径酶活性较高,在低光强下仍有较高的碳同化效率,CO_2补偿点和光呼吸活性均较低;叶片的SOD、POD等抗氧化酶含量和活性均高,内源O2.-、H_2O_2含量低,抗膜脂过氧化能力较强。笔者认为,高产杂交稻育种要做到"遗传上有性状杂种优势,形态上有优良光合株型,功能上有优异光合性能"的遗传、形态和功能"三优"相结合;探究两优培九C4特性与高光合性能的联系和研究新的更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有助于加深对高产杂交稻光合生长优势的理解和探索针对性技术促进C4光合功能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光合生产以至于稻谷产量。

关键词: 两优培九 超级杂交稻 光合作用 生理学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氧灭菌对大棚内番茄和辣椒田间病害发生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明臭氧灭菌对大棚内番茄和辣椒田间病害发生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和辣椒为试材,采用新型臭氧发生器,研究增施不同浓度的臭氧对大棚内番茄和辣椒田间病害发生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增施臭氧能显著降低番茄和辣椒的田间病害发生率,同时能促进产量的增加。增施臭氧能显著提高番茄和辣椒的单果重、果实纵径和横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同时能显著增加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番茄果实的有机酸含量和糖酸比、辣椒果实的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论】综合考虑,使用这种新型的臭氧发生器,在番茄和辣椒大棚生产中,臭氧处理2的杀菌及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要由于臭氧处理1,即每天释放3 h臭氧效果最优。

关键词: 臭氧灭菌 番茄 辣椒 田间病害发生率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水稻苗期耐盐QTLs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挖掘水稻耐盐新基因,为水稻耐盐性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籼稻品种9311和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亲本培育的高代回交置换系为材料,在0.5%Na Cl盐胁迫条件下,以存活率为耐盐指标,对水稻苗期耐盐性QTL进行定位。采用QTL Ici Mapping v3.1软件对存活率进行QTL分析。【结果】在第3染色体相邻标记RM1350附近检测到1个苗期耐盐相关QTL(QSst3),所在遗传区间为113.2~132.8 c M,贡献率17.75%,加性效应10.9。【结论】来自供体亲本日本晴相应QTL使苗期耐盐性变强。

关键词: 水稻 苗期耐盐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 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