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凝胶树脂(Toyopearl HW-40c)、正相硅胶、反相硅胶(ODS)、大孔树脂(MCI)等柱层析方法和制备液相,从胡椒科胡椒属华南胡椒(Piper austrosinense)的茎叶的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包括1个苯甲醛类衍生物(1),1个苯甲酸类衍生物(2)、2个苯丙素类成分(4和5)、2个黄酮苷(5和6)、2个生物碱(7和8)、2个倍半萜(9和10)、1个紫罗兰酮类(11)。运用波谱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醛(1),原儿茶酸(2),4-丙烯基儿茶酚(3),咖啡醛(4),青兰苷(5),野漆树苷(6),pipernonaline(7),吲哚-3-甲酸(8),4β,10β-二醇-香木兰烷(9)、(-)-丁香三环烷-2,9-二醇(10)、和(3S,5R,6S,7E)-3,5,6-三羟基-7-巨豆烯-9-酮(11)。其中,化合物5~11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8~11均首次从胡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改良的Ellman法测试了所有化合物对乙酰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7显示选择性抑制丁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9. 06±0. 32μM。其余化合物在30μM浓度下对乙酰和丁酰胆碱酯酶均不显示抑制活性。采用MTT法测试了所有化合物对肝癌细胞株(Hep G2)的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表明所有化合物在30μM浓度下对所测试的细胞株未显示细胞毒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荔枝品种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胚发生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球蜜荔'和'大丁香'2个荔枝品种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新球蜜荔'和'大丁香'接种在TD(MS+0.1 mg/L NAA+0.5 mg/L TDZ+0.1 g/L肌醇+0.4 g/L水解乳蛋白(LH)+100 m L/L椰汁+60 g/L蔗糖+10 g/L琼脂)培养基(XQTD和DDXTD)与'新球蜜荔'接种在TX(MS+0.1 mg/L NAA+5 mg/L ZT+0.1 g/L肌醇+0.4 g/L水解乳蛋白(LH)+100 ml/L椰汁+60 g/L蔗糖+10 g/L琼脂)培养基(XQTX)上各培养物体胚发生过程中细胞学变化。结果显示:XQTD从6 d开始变褐,9 d时观察到球状凸起,石蜡切片中观察到球形胚结构,12~21 d时观察到球形胚、心形胚和鱼雷形胚等不同形态体胚;而DDXTD从9 d开始逐渐变褐,15~21 d时石蜡切片中能看到少量的球形胚和心形胚。XQTX在第12 d时观察到有完整原形成层的球形胚,21 d时石蜡切片中观察到子叶形胚。2个荔枝品种的体胚发生过程中都观察到内起源和外起源两种起源方式,体胚发生均为单细胞起源,都经历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等相似的发育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牛樟在海南引种栽培及生长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在海南成功引种台湾牛樟,以获得适合当地种植、推广的优势树和栽培技术,对半年生台湾牛樟幼苗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台湾牛樟幼苗在3种不同郁闭度(郁闭度0、0.3、0.8)和3种基质类型(酸性砖红壤,椰糠+红壤,河沙+红壤)下的成活情况、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台湾牛樟一年3~4次抽稍,属中期生长型,嫩叶与新梢颜色呈棕红、浅绿相间,树体主干分叉生长。在郁闭度0.3条件下,幼苗成活率、保存率为最大值,分别是100%和93.3%;郁闭度0和0.3条件下,2年生台湾牛樟树高、地径、冠幅的总生长量较高,引种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郁闭度0.8黄桐林下套种表现最差;3种基质类型中幼苗成活保存率以"椰糠+红壤"基质最高。说明郁闭度是影响台湾牛樟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栽培基质具有促进其生长发育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皮白肉火龙果快繁体系的建立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皮白肉火龙果,又名麒麟果,为建立其快繁体系,本研究选取种子萌发长出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不同消毒时间、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及芽的诱导、增殖继代、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无水乙醇灭菌40 s后,再用5%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0 min,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97%。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最佳配方为1/2 MS+2.0 mg/L 6-BA+1.0 mg/L NAA,芽的诱导率最高可达97%;利用MS+2.0 mg/L 6-BA+3.0 mg/L NAA培养基进行增殖、继代培养的效果最佳,增值系数最高为4.6;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 IBA,可最大程度地促进根的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炭疽病菌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功能分析
《果树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与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致病力的关系,以便为该病害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n-Fusion~?HD Cloning Kit技术构建Cgglt1敲除载体,转化杧果炭疽病菌原生质体,对获得的敲除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获得敲除载体p Cgglt1GH1和敲除突变体△Cgglt1,表型测定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Cgglt1菌落颜色变浅、生长速率略下降、产孢量显著下降、孢子萌发加快但不能形成附着胞,对pH的适应性有所改变,对杧果叶片的致病力显著下降。【结论】Cgglt1基因调控C.gloeosporioide菌落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率、附着胞的形成、对pH的敏感性及对杧果叶片的致病力。
关键词: 杧果 胶孢炭疽菌 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 敲除 表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南美叶疫病的国际检疫形势与研究动态
《中国植保导刊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橡胶南美叶疫病菌(SALB)是亚太区域各国重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可严重影响橡胶生产。考虑到与SPS协议要求对接,《亚太植保协定》1999年修订版拟删除原文本中对SALB相关橡胶产品的进口限制内容,但各成员国对此未达成一致意见。为对SALB的检疫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亚太区相关国家派员赴巴西疫区开展了SALB识别、诊断及防控的研讨与实训。通过实地考察,笔者认为巴西当地SALB发生情况仍较严重,目前对该病尚无较好的防控手段,建议国内相关机构加强对该病的调查监测与检疫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保存剂HY/NH_3对天然橡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应用化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独含有NH_3、HY的天然橡胶作为对照样,与含有复合保存剂HY/NH_3的天然橡胶进行性能比较,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天然橡胶结构,橡胶加工分析仪测定其加工性能,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测其交联密度,研究复合保存剂HY/NH_3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Y/NH_3几乎不影响生胶结构;在应变、温度扫描环境下,NY-1的弹性模量G’最大,损耗因子tanδ最小,NY-3居中;在频率扫描环境下,NY-3的弹性模量G’最大,损耗因子tanδ居中,NY-1的弹性模量G’居中,损耗因子tanδ最小;三种扫描环境下,NY-2的弹性模量G’均最小,损耗因子tanδ均最大;老化前,复合保存剂样品的总交联密度小于NH_3、HY样品的总交联密度;老化后,所有样品的总交联密度均变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406放线菌对茄子、圣女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5406放线菌(Streptomycesm microflavus)又称细黄链霉菌、泾阳链霉菌,因其具有解钾、解磷、抗病、促生等功能,曾被用作生防菌和肥料,但对其功能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为了深入研究5406的促生作用及其在茄科植物上的应用,本研究以茄子和圣女果为研究对象,研究5406发酵液及粉剂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406放线菌发酵液和粉剂对茄子和圣女果种子萌发影响很小,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包括对根系发展、根部及地上部重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幼苗根尖细胞生长都有极大的刺激作用,但5406的使用剂量有一定的范围,浓度过高时反而有抑制作用。本研究将对5406应用于茄子和圣女果的生产实践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5406放线菌 泾阳链霉菌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茄子 圣女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大棚哈密瓜规范化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优良17号哈密瓜商品性好、瓜甜质脆,深受市场欢迎,近些年在海南的种植面积每年达650 hm~2(9 750亩)。本文结合优良17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出海南滨海沙地简易大棚哈密瓜规范化栽培技术。海南光热资源丰富,冬春季节尤其适合种植哈密瓜。据海南省农业厅统计,2017年秋季至2018年春季海南大棚哈密瓜栽培面积达1万hm~2(15万亩)。海南哈密瓜以设施栽培为主,采用顶棚全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Mlo9基因的功能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lo基因是一种负向调控植物防卫机制的基因。为了解巴西橡胶树HbMlo9基因的功能,通过基因表达分析,探究HbMlo9基因在橡胶树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机械损伤、干旱、白粉菌、脱落酸(ABA)、乙烯利(ETH)、茉莉酸(MeJA)和过氧化氢(H_2O_2)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bMlo9基因主要在树皮和花中表达,在胶乳和树叶中表达量较低。在处理早期机械伤害会诱导该基因显著上调表达。在干旱处理下该基因表现出复杂的应答模式。白粉菌侵染不能诱导HbMlo9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ABA、ETH、MeJA和H_2O_2处理早期,该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随后显著下调。这说明HbMlo9基因参与橡胶树的激素信号传导以及逆境响应过程,但不参与抗白粉病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