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氮肥运筹对玉米叶片光合速率、比叶重和SPAD值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叶片光合速率(Pn)、比叶重(SLW)和SPAD值的变化研究表明,吐丝期追施氮肥有助于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延缓后期光合速率的下降。玉米高密度群体比叶重降低。生育前期氮肥施用比例高的处理,后期SLW下降快;吐丝期氮肥施用比例高的处理,生育后期SLW较其他处理有一定优势,并且在高密度下优势更明显。

关键词: 玉米 氮肥运筹 光合速率 比叶重 SPAD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困境——以吉林省为例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表现出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无疑在城市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精英"的外流,同样会对作为流出地的农村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后,农村更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文中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农业后备军建设,建立健全促进高素质劳动力从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劳动力转移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不同肥力黑土玉米平衡施肥研究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吉林省黑土区3种不同肥力土壤上研究平衡施肥效果。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玉米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其增产顺序为低肥力黑土>中肥力黑土>高肥力黑土。高肥力黑土施肥适宜用量分别为N145kg/hm2、P2O546kg/hm2、K2O90kg/hm2;中肥力黑土施肥适宜用量分别为N90kg/hm2、P2O569kg/hm2、K2O60kg/hm2;低肥力黑土施肥适宜用量分别为N200kg/hm2、P2O592kg/hm2、K2O30kg/hm2。氮肥对玉米的增产增收效果最好,是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玉米子粒吸收的养分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玉米 黑土 平衡施肥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催乳素受体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部分精液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SSCP方法对种公牛群体的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所有外显子及5′UTR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显子1及外显子8分别检测到了2种等位基因A、B和C、D,其中A、C为群体中优势基因,其他外显子及5′UTR没有遗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第1外显子位点AA型鲜精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AB型(P=0.012),第8外显子位点CD型冻精活力显著高于CC型和DD型(P=0.004)。初步推断PRLR为影响种公牛繁殖性状的一个候选基因。

关键词: 种公牛 催乳素受体 生产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碱对小鼠生长及热应激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45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只小鼠。对照组1为正常日粮组,对照组2在对照组1的日粮中减去蛋氨酸,试验组在对照组2的日粮基础上添加甜菜碱。生长试验结束后,在烈日下暴晒4h,造成热应激。结果表明:试验组在试验开始1周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与对照组2差异显著;2周,试验组体质量显著高于2个对照组;3周,试验组体质量仍高于2个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试验组肝中粗脂肪显著低于2个对照组,同时蛋白高于对照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血糖显著低于2个对照组,总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尿素氮和白蛋白无差异。脏器指数除了心脏指数显著高于2个对照组外,其他均无差异。

关键词: 甜菜碱 体质量 血液生化 脏器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科研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思考

会计之友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时科研单位基础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科研单位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如何有效地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和降低基建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科研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科研单位 基建 财务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胞外多糖植物乳杆菌C88发酵条件优化

中国乳品工业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发酵条件(初始pH值、温度和碳源)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菌株生长和胞外多糖多糖产生的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0,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为48 h。碳源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果糖为促进菌株生长和胞外多糖产生的最适合碳源。在优化发酵条件下(初始pH值7.0,发酵温度37℃和添加2%果糖作为碳源),植物乳杆菌C88活菌数在培养24 h时接近达到109 mL-1,胞外多糖产量从29.86 mg/L提高到40.96 mg/L(均为质量浓度)。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胞外多糖 发酵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玉米生产省域尺度上比较优势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从播种面积指数、单产指数、效益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角度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吉林玉米播种面积指数和单产指数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02~2006年5年平均分别位于全国第1位和第4位;效益指数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2002~2006年5年平均位于全国第14位;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02~2006年5年平均位于全国第4位。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播种面积指数 单产指数 效益指数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玉米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春地区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时序动态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春地区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具有很高的物种丰富度,物种数多达220种,分别隶属于2纲、15目、110科。其中天敌103种、害虫66种、中性昆虫51种。运用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群落时间格局进行了研究。最优分割将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发展期、鼎盛期和衰退期,结合群落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等群落特征值对最优分割结果进行了解释。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证实各亚群在节肢动物群落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不同作用,中性昆虫与害虫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上的互补,而天敌对害虫有明显的跟随现象,各类群在维持群落稳定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大豆 节肢动物群落 时序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品种志分析吉林省大豆八十五年来育种方法及农艺特性演变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品种志和选育报告(1923~2007年)分析了吉林省大豆育种方法和大豆农艺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年代推移,育种方法由系统选育、杂交选育又增加了引种、优势育种、花粉管通道育种和诱变选育技术。农艺性状方面,不同年代品种的株高、节数变幅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略有增加;百粒重随着年代推移一直呈增加趋势;结荚习性表现为亚有限型品种比例增加,无限型和有限型比例下降,并且亚有限品种近些年占据主导地位;叶形表现为圆叶品种比例下降,尖叶品种逐渐增加;品种耐密性有下降趋势。

关键词: 大豆 育种方法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