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181条记录
秦岭东缘龙池曼华山松径向生长对多源数据气候因子的响应

生态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球变暖影响着树木的结构和功能,反之影响着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的过渡带,作为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已有许多学者在该地区开展树轮气候学研究.基于秦岭东缘伏牛山龙池曼顶部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树轮宽度建立了不同年表,分析该地区树木生长对嵩县站器测气象数据(SX)和格点气象数据(CHN)的响应.结果表明:(1)树轮差值年表(RES)的统计参数优于标准年表(STD),含有较丰富的环境信息,适于树轮气候学研究;(2)RES年表与SX器测数据和CHN格点数据的相关分析结果都表明,龙池曼顶部华山松径向生长受上一年的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且对气温的响应高于降水,与上年 7-8 月和当年 1 月的平均气温以及上年 5 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上年 8 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3)CHN格点数据能更全面地揭示月平均最高温对华山松径向生长的影响,RES年表对两个数据集当年夏季(7-9月)的降水量都呈负相关,但达到显著负相关的月份有差异;(4)多源气候数据均表明该地区存在暖干化趋势,升温不利于华山松的生长.若未来暖干化持续,秦岭东缘龙池曼地区华山松生长会进一步受限,从而影响该地区的森林植被生产力和固碳潜力.

关键词: 华山松 多源气候数据 树轮宽度年表 气候响应 秦岭东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鲤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

水产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河鲤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鱼类,该类群经过长期的遗传改良后,其基因组上可能存在特定的选择信号,研究这些选择信号是筛选功能基因的重要策略之一.笔者对 2 个黄河鲤遗传改良群体(豫选黄河鲤新品系和福瑞鲤 2 号养殖群体)和 1 个未选育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共获得8 665 728个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分型数据,并采用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核苷酸多态性比值和跨群体复合似然比检验检测受到选择的基因组区域.取前 5%的位点作为受选择位点,选择在多种方法中检测到重叠的区域作为候选区域,并对其进行基因注释.结果显示,在黄河鲤基因组上广泛存在选择信号,与未选育群体相比,两个遗传改良群体分别有 1434 和 1333 个基因受到选择,豫选黄河鲤新品系群体中受选择的基因富集到了细胞发育、心肌收缩、细胞分化、蛋白质糖基化等相关通路上,福瑞鲤 2 号养殖群体的受选择基因则与胚胎骨关节发育、细胞膜融合、神经递质分泌有关.将两个遗传改良群体混合,与未选育群体相比,检测到 2037 个基因受到选择,包括 Fabp2、Acaca、Acsl、Cpt1基因等,这些基因显著富集在脂肪合成代谢相关的通路上,如甘油磷脂代谢、脂肪酸合成、脂肪酸代谢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选育群体中受选择的基因组区域具有特异性,同时检测出与脂肪酸合成代谢相关的重要基因在黄河鲤遗传改良群体中受到选择.试验结果为探索黄河鲤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并有助于促进黄河鲤的基因组选择育种应用.

关键词: 黄河鲤 遗传改良 重测序 选择信号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叶DNJ对肉兔生长性能、器官指数、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新西兰白兔生长性能、器官指数、抗氧化能力、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肠道炎症因子的影响。选用4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T0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T1组饲喂基础饲粮+1.4 g/kg桑叶DNJ,T2组饲喂基础饲粮+2.8 g/kg桑叶DNJ。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4 w。结果显示,与T0组相比,T2组兔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T1组和T2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2组血清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增加(P<0.05);T1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T0组相比,T2组兔血清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A (IgA)水平显著增加(P<0.05);T1组和T2组兔空肠连接黏附分子2 (JAM2)、连接黏附分子3 (JAM3)、黏蛋白4 (mucin4)、黏蛋白6 (mucin6)的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空肠toll样受体(TLR2)、Toll样受体(TLR4)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2组兔空肠跨膜蛋白-1 (Claudin1)和跨膜蛋白-2 (Claudin2)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2组兔空肠闭合蛋白(Occluding)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T1组(P<0.05)。与T0组相比,T1和T2组兔空肠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2.8 g/kg桑叶DNJ会对新西兰白兔的生长性能产生抑制作用,饲粮中添加1.4或2.8 g/kg桑叶DNJ可增强新西兰白兔的免疫性能、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关键词: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肉兔 生长性能 器官指数 抗氧化 肠道屏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比较的燕麦类似贮藏蛋白在小麦面团强度性状中的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面团强度是影响小麦加工应用的主要品质指标之一.为鉴定与面团强度性状相关的贮藏蛋白编码基因,本研究以高相对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完全相同的 2 个品种(郑麦 366:高面团强度品种;郑麦 366 杂交后代品种郑麦 369:低面团强度品种)为研究材料,比较开花后 14 d、21 d、28 d的贮藏蛋白编码基因表达差异,评估基因编码蛋白的面团强度贡献值,以及面粉的巯基含量差异等.结果表明,在 25 个显著差异表达的贮藏蛋白编码基因中,无高相对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低相对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其中郑麦 366 显著上调表达基因 14 个,包含8 个燕麦类似蛋白编码基因和 6 个醇溶蛋白编码基因;显著下调表达基因 11 个,包括 10 个醇溶蛋白编码基因和 1个燕麦类似蛋白编码基因.贮藏蛋白面团强度评价模型的评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编码的燕麦类似贮藏蛋白对面团强度性状的贡献值不低于优质麦谷蛋白亚基,暗示燕麦类似贮藏蛋白可能也是影响面团强度性状的重要蛋白质类型.

关键词: 小麦 燕麦类似贮藏蛋白 面团强度 自由巯基 转录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籽粒氮含量遗传位点挖掘及候选基因预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籽粒氮含量与品质紧密相关,其遗传机制的解析对玉米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52份玉米自交系为关联群体,利用贝叶斯信息与连锁不平衡迭代嵌套式模型(BLINK,bayesian-information and linkage-disequilibrium iteratively nested keyway)、固定随机循环概率模型(FarmCPU,fixed and random model circulating probability unification)、一般线性模型(GLM,general linear model)、混合线性模型(MLM,mixed linear model)、多位点混合线性模型(MLMM,multiple loci mixed model)和逐步排它性混合线性模型(SUPER,settlement of MLM under progressively exclusive relationship)等方法分别对其籽粒氮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到13个与籽粒氮含量显著关联的SNP(P<3.64E-07)o BLINK、FarmCPU、GLM、MLM、MLMM和SUPER方法分别检测到6个、3个、7个、4个、2个和4个SNP位点.其中,S3 8879213在5种方法中均能检测到,S9_146173702在4种方法中均能检测到,S5 114774030和S7_182217338在3种方法中均能检测到,S1_10906326和S1_177528813在2种方法中均能检测到.共挖掘25个相关候选基因,其中Zm00001eb275080和Zm00001eb330700可能是影响玉米籽粒氮含量的重要候选基因.

关键词: 玉米 籽粒 氮含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凡纳滨对虾不同养殖模式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不同养殖模式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凡纳滨对虾主养模式和鱼-虾混养模式中水体、底泥以及虾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无论是物种的多样性水平还是丰富性水平,均是底泥>水>虾肠道,主养池塘底泥和虾肠道样品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性均高于混养池塘。不同样品微生物群落的菌群分布于59个门,其中10个门的丰度>1%,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属于绝对优势菌群,在混养池塘和主养池塘中均>10%。主养池塘的微生物标志物共有8个类群,分别为双歧杆菌目(Bifidobacteriales)、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混养池塘的微生物标志物共有18个类群,分别为蓝色芽殖杆菌属(Gemmobacter)、外硫红螺菌科(Ectothiorhodospiraceae)、外硫红螺菌属(Ectothiorhodospira)等。通过功能预测及其相对丰度比较,发现主养模式在这些代谢通路中基因注释的相对丰度值均高于混养模式。以上研究表明,在凡纳滨对虾主养模式中添加的益生菌,有效提高了水体、虾肠道和底泥的微生物多样性,塑造了更健康、多元化、功能更强大的微生物群落,提高了养殖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力和能量利用效率,更有利于虾体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微生物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河南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中国水产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黄河河南段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23年5月、2023年10月和2024年2月对黄河河南段15个点位进行了3次浮游生物采样,并对样品中的浮游生物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从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及生物多样性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15个点位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34种(属),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蓝藻门次之;浮游动物共检出4大类66种(属),其中轮虫种类最多,原生动物次之。浮游植物的丰度值变化范围为6.02×10~4~11.71×10~6 cells/L,均值为10.92×10~5 cells/L,生物量为0.06~5.83 mg/L,均值为0.66 mg/L;浮游动物丰度变化范围为3~2180 ind/L,均值为164.03 ind/L,生物量为0.001~3.363 mg/L,均值为0.33 mg/L。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浮游植物密度5月与10月有显著差异(P<0.05),与2月差异不显著(P>0.05),浮游动物密度5月与10月、2月有显著差异(P<0.05)。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5月与10月、2月有显著差异(P<0.05)。小球藻属(Chlorella)、绿球藻属(Chlorocaccam)、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衣藻属(Chlamydomonas)、卵囊藻属(Oocystis)、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小环藻属(Cyclotella)、脆杆藻属(Fragilaria)为浮游植物不同时期的共同优势种;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盖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girodi)、象鼻溞属(Bosmina)、秀体溞属(Diaphanosoma)、溞属(Daphnia)、猛水蚤属(Harpacticoida)、桡足类无节幼体为浮游动物不同时期的共同优势种。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范围为0.66~4.38,均值为2.70;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1.32~4.68,均值为2.70;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16~0.97,均值为0.63。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范围为0.50~3.02,均值为1.70;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0.32~2.33,均值为1.14;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39~1,均值为0.84。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标准,黄河河南段近期水质级别为轻度污染。

关键词: 黄河河南段 浮游生物 丰度 生物量 群落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花粉饼干研制及品质分析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核桃花粉在饼干中的较优配比,分析了核桃花粉的总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等。以饼干的质构、延展因子、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探究了核桃花粉、山茶油、水和泡打粉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核桃花粉饼干的配方。结果表明,核桃花粉富含膳食纤维含量高达18.6 g/100 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达2.48 g/100 g。核桃花粉饼干的较优配方为:核桃花粉添加量3.5%,山茶油添加量14%,水添加量24%,泡打粉添加量3%。此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核桃花粉功能性饼干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核桃花粉 膳食纤维 饼干 质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伴大豆球蛋白诱导杂交黄颡鱼肠道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的建立

水生生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旨在利用β-伴大豆球蛋白构建黄颡鱼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模型.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黄颡鱼肠道上皮细胞,通过细胞形态、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18)免疫荧光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法鉴定.利用不同浓度β-伴大豆球蛋白刺激24h后,RT-qPCR检测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筛选最合适刺激浓度.在此浓度下分别刺激黄颡鱼肠道上皮细胞0、12h、24h和36h,使用RT-qPCR、CCK8、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相关指标,筛选最适刺激时间.结果表明:(1)成功分离培养黄颡鱼肠道上皮细胞,细胞呈铺路石状,CK-18和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2)成功筛选到4 mg/mL β-伴大豆球蛋白为最佳刺激浓度.在该浓度下,除grp78、jnk、il-10、atf6外,内质网应激、自噬、凋亡、炎症等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最高(P<0.05);成功筛选24h为最适刺激时间.4 mg/mL β-伴大豆球蛋白刺激细胞24h显著降低细胞活力,同时引起内质网显著肿胀,GRP78、LC3、Caspase3蛋白表达和Tunel信号显著升高(P<0.01),perk、atf6、beclin1、lc3a、bcl2、caspase3、caspase9和il-12mRNA表达水平显著最高(P<0.05).综上,实验成功分离得到黄颡鱼肠道上皮细胞,构建了黄颡鱼肠道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未折叠反应信号通路在黄颡鱼豆粕诱导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β-伴大豆球蛋白 肠道上皮细胞 内质网应激 黄颡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野生桑黄菌的分离鉴定及活性成分分析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采自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的野生桑黄为试材,采用形态学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及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该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同时,对比了桑树桑黄、杨树桑黄及粗毛纤孔菌3种子实体中多糖、黄酮、多酚及皂苷4种活性成分含量,以期丰富桑树桑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该菌为桑黄孔菌属的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在纯培养条件下,该菌的最适温度为26~28℃,最适生长pH为6,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和胰蛋白胨.桑树桑黄、杨树桑黄及粗毛纤孔菌3种桑黄的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桑树桑黄中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粗毛纤孔菌中多糖和皂苷含量最高.综上所述,采自河南省的野生桑黄为桑树桑黄,且该菌在桑黄类真菌中具备较高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 桑树桑黄 分子鉴定 活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