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白藜芦醇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动物肠道健康关系着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免疫稳态,对维护肠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中,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功能,可以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保护动物肠道黏膜屏障,在动物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围绕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动物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调节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抗氧化 黏膜屏障 肠道健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理设置期刊出版周期与载文量的理性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目的]对《广东农业科学》“缩短出版周期-增加载文量-提升期刊影响”的办刊实践挫折进行反思,为科技期刊变更期刊出版周期、合理设置载文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东农业科学》与部分国内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优秀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华北农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和《南方农业学报》)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出版周期及载文量对期刊的影响.[结果]在稿源质量有保障的情况下,缩短刊期,适当增加载文量,对提升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有积极作用.[结论]当前“压缩载文量-做小分母-提高期刊影响因子”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减少载文量不一定能提升期刊影响力,建议将载文量重新纳入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以抑制过度压缩载文量的不良现象,积极推动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和科研成果的及时传播;结合在线优先出版、网络首发等渠道,进一步缩短论文发表时滞,可确保学术成果的首发权与快速传播,有效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出版周期 载文量 期刊影响力 稿源质量 办刊经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啶虫脒在茉莉花上的残留动态及膳食风险评估

现代农药 2020

摘要: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及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茉莉花[Jasminum sambac (L.) Ait]中啶虫脒的检测方法.在0.01~0.5 mg/kg添加范围内,茉莉花鲜样和干样中啶虫脒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0%~93.4%和82.0%~92.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6.5%和2.1%~5.5%,定量限均为0.01 mg/kg.结果显示,啶虫脒在茉莉花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t1/2)为1.5~1.8 d,施药7 d后采样检测,结果为啶虫脒在茉莉花鲜样和干样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不大于0.15 mg/kg和不大于0.11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安全间隔期时普通人群啶虫脒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925 mg/kg,风险概率即占日允许摄入量为21.0%,对一般人群的健康不存在高风险,拟推荐啶虫脒在茉莉花鲜样和干样上的最大残留量值(MRL)分别为0.5、0.3 mg/kg.

关键词: 啶虫脒 茉莉花 残留动态 膳食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药桑椹主要营养活性成分分析及体外抗炎作用

蚕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特有的药桑椹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新疆药桑椹鲜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并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以期为新疆药桑资源的食药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新疆药桑椹中的总可溶性固形物、灰分、可滴定酸、粗蛋白、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均高于粤椹大10桑椹,其中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对照粤椹大10的2.04倍,达到15.33%,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大于40%;新疆药桑椹中总多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均低于粤椹大10,而新疆药桑椹中总多糖含量是粤椹大10桑椹含量的1.76倍,达到6.60 mg/g.细胞试验结果表明,新疆药桑椹醇提物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明显降低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IL-1β、IL-6和TNF-α的量,其体外抗炎活性明显强于粤椹大10桑椹.

关键词: 新疆药桑 桑椹 营养成分 抗炎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鹰嘴蜜桃病虫害调查与防控策略

环境昆虫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广东省连平县鹰嘴蜜桃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于2015-2016年对连平县鹰嘴蜜桃病虫害的发生为害进行了系统调查.记录发现11种病害和13种虫害,其中为害严重的病害有果腐病、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炭疽病、果肉海绵组织病害5种;害虫有天牛、桑白蚧、蚜虫和桔小实蝇4种.在系统调查病虫害为害程度的基础上,对几种重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作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 鹰嘴蜜桃 病虫害 调查 防控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水虻堆肥促畜禽粪便分解的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粪便越来越多,传统的处理方法不能高效地处理大批量的畜禽粪便.黑水虻堆肥是一种处理畜禽粪便的新型环保方法,能快速降低粪便中的有害物质水平、气味排放水平并减少畜禽粪便的干物质.目前国内外对黑水虻堆肥处理粪便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是以增加黑水虻幼虫生物量为主,以分解粪便为目的研究较少.介绍了畜禽粪便的特点以及传统畜禽粪便的方法,从控制黑水虻幼虫接种量、根据粪便类型调整粪便用量、黑水虻与细菌共转化粪便、调控粪便处理环境条件4个方面归纳利用黑水虻堆肥促畜禽粪便分解的方法,以期为生产实际畜禽粪便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黑水虻 堆肥 无害化处理 环保 粪便分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支撑县域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东源县"院县合作"为例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探索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支撑县域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对破解广东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东源县"院县合作"为例,在院县共建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地方工作平台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入手,以规划引领,以全产业链服务为手段,推动科技资源和人才"进企入村",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技支撑"的政产研科技合作模式.在院地企科技合作的推动下,东源县农业产业发展科技水平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特色品牌竞争力得到提高,农村科技特派员作用更加凸显以及政产研科技合作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开创了科技支撑整县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局面.针对当前"院县合作"仍存在院县各方力量尚未充分调动、农技推广力量尚未形成优势互补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仍然滞后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平台作用、提升基层农技推广能力,深化政产研合作、培强培优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源集聚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科技支撑 全产业链服务 政产研合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糙米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技术及其在加工中变化研究进展

中国粮油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糙米富含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还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血糖、降血脂等保健功效.糙米全谷物食品发展前景广阔,糙米的食用品质和市场接受程度与其特殊的挥发性风味息息相关.糙米香气清淡,目前主要通过各种加工处理来增强风味.综述了糙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和风味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发芽、高压、挤压膨化和烘烤处理对糙米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的影响,以期为糙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准确分析与评价和为糙米全谷物食品的研发提供有关风味调控的参考.

关键词: 糙米 挥发性风味物质 分析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BmNPV家蚕新品种粤蚕11号的育成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选育适于广东蚕区饲养的抗BmNPV家蚕新品种,为BmNPV病易发季节提供稳产性能好的家蚕品种.[方法]通过累代病原胁迫、航空诱变的方法创制抗性家蚕种质,再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分别育成中系品种和日系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组合的组配,以广东省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进行实验室品比、抗BmNPV能力检测和连续2年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育成中系家蚕品种芙抗、春5N和日系家蚕品种航7、7532N,并组配获得四元杂交组合芙抗·春5N*航7·7532N,命名为粤蚕11号.该品种对BmNPV的抗性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实验室共同鉴定试验中的综合表现为:龄期经过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当,生命力强,虫蛹率97.58%,全茧量1.712 g,茧层量0.369 g,茧层率21.55%,万蚕收茧量16.874 kg、万蚕茧层量3.636 kg,一粒茧丝长942 m、解舒率80.15%,茧丝纤度2.568 dtex、净度93.5分.[结论]粤蚕11号发育、眠起齐一,对BmNPV具较强抗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是一个易繁易养、综合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于2019年10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适宜在广东蚕区全年饲养.

关键词: BmNPV抗性 耐高温多湿 家蚕 新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隔年交替结果对砂糖橘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效益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隔年交替结果对砂糖橘树体生长结果的影响,为省力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6年生枳砧砂糖橘结果树为对象,应用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调查植株生长量和产量,分析果实品质与经济效益.[结果]广东砂糖橘采用隔年交替结果技术,结果年(2016年、2018年)平均株产分别为43.3、57.4 kg,显著高于传统栽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总酸含量分别为13.2%、12.26%和0.51%,均高于传统栽培.隔年交替结果技术明显提高了果实商品率,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生产成本比传统栽培方法少10.80%.单位产量、产值均低于传统栽培,纯利润比传统栽培增加不显著,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在广东砂糖橘的应用没表现出明显效果.[结论]通过砂糖橘隔年交替结果试验启示,密植郁闭砂糖橘园通过合理间伐和开天窗压顶等回缩修剪,新种园推广合理疏植,保持砂糖橘果园的树冠矮化、通风透光良好,可显著提高产量、果实品质和果实商品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园经济效益.

关键词: 砂糖橘 隔年交替结果 短截修剪 果实品质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